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汽车电子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汽车电子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日台汽车电子企业应看准ECFA商机,联手进军大陆汽车市场
http://cn.newmaker.com 1/31/2012 10:04:00 AM  日经BP社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汽车电子展厅
车灯, 遥控发射器, 汽车娱乐系统, TPMS胎压监测, 汽车防盗器, ...
2011年,中国大陆以突破1900万辆的汽车销量继续保持车辆销售和生产世界第一,到2015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34亿美元。自从中国大陆与台湾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略称:ECFA)于2011年1月实施以来,两岸间的经济和贸易活动日趋活跃,而且,通过“两岸搭桥专案”,面对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台湾ICT(信息通信技术)行业与中国汽车电子行业之间的交流得到了促进。

另一方面,受到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的影响,日本的支柱产业——汽车电子部件的供应链断裂,鉴于日本企业有意在亚洲寻找后备据点,日本与台湾在2011年7月签署了投资协定。由于2011年10月泰国发生了大规模洪灾,在那以后,日本企业加快了向海外寻求生产基地的步伐。

如今,日本、台湾、中国大陆三个地区之间的合作和分工备受关注。为此,本文将对ECFA生效后三者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合作机会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1)中国大陆汽车电子产业的成长力与市场潜力

在中国大陆,ICT(信息通信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电子)也非常受重视。其原因包括潜在市场规模庞大、符合十二五规划的应用模式的发展等。

(a)2015年有望达到240亿美元的中国大陆汽车电子市场的魅力

在中国大陆,汽车销量正在以每年100万辆的势头增长。2011年的汽车销量突破1900万辆,中国继续坐上了汽车的生产和销售两方面世界第一的宝座。

以北京、上海及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为中心,利用车载ICT产品和服务应对交通堵塞的动向开始扩大。因此,对于汽车导航仪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包括运输部门的管理和派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强化在内,商用车辆也在追求更高的附加值。

而且,在新能源车(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刚刚在世界上推出之时,所有用户都希望掌握车体情况、实现最优行驶。80%的新能源车车主会在行驶中通过仪表对供电、车用系统的稳定性、堵车情况、充电场所等进行确认,因此新系统有必要实现数据显示的电子化。举例来说,如果数据能够在汽车的显示装置与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上同步显示,信息就能容易地传达给驾驶员。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EK的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规模为164.7亿美元,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234.3亿美元(图1) 。


图1: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预测
纵轴的单位为100万美元。出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EK(2011年12月)

(b)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完善,通过车联网战略等促进汽车电子市场发展

继2009年的购车奖励政策之后,中国在2010年又推出了减免购置税、向农村普及汽车、换购补贴等三项政策。2011年,新能源电动汽车成为了购买新车的奖励对象。新能源车购车奖励主要应用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在大中城市,为了普及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等节能及新能源车,地方政府提供了购车补贴。

县级以上城市的地方政府实施了在公共交通机构、租赁、公务、环境卫生、邮政、机场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并且建设了电动汽车高速充电网络,以及停车场等公共场所的共用充电设施。

2010~2011年,中国通过推行“二十城千辆计划”,选择五座城市,向个人购车提供补贴。北京、重庆、长春、武汉、深圳等地也通过颁布地方政策等方式实施了奖励。深圳市为每辆车提供5万元的补贴。在重庆市,长安汽车2011年售出了1100辆新能源车,其中100辆为私家车。重庆市为每辆车提供3.6万元的补贴,并免除每辆车3年的通行费,共计6900元。借助中国政府的上述新能源车发展政策,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正在茁壮成长。

另外,十二五规划中的“新能源车产业、新能源产业、最新信息技术”也旨在强化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车联网”(汽车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的重大计划,汽车电子、ICT、软件解决方案受到集中扶持,获得了资金。在中国大陆,十二五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产业策划和技术标准正促进着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的全面发展。

(2)台湾企业在汽车电子产业中展现的特长和优势

在过去,台湾的汽车配件企业一直是与整车厂商一起在大陆设厂,例如中华汽车(台湾企业)与东南汽车(中国大陆汽车企业),裕隆汽车(台湾企业)与风神汽车(中国大陆汽车企业)。之后,还有很多配件企业加入了日资的丰田和本田,美资的福特汽车(Ford Motor)和通用汽车(GM)。除此之外,台湾厂商还拥有与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地的汽车企业合作的经验。六和机械、东阳、正新、大亿、永彰、松川、全兴、士电、台全、建生,和大等台湾配件企业在中国大陆也有长年的合作经验。

另一方面,台湾的中坚电子企业也与国际性汽车企业和汽车电子企业构建了合作关系。台达电、光宝集团(敦阳)、日月光集团(环隆电)、车王电、系统科技、广达集团(鼎天)、群联集团(群华)、联电集团(丞信)、奇美精密、台积电、京元电、盛群、峰鼎、华晶科、永彰机电、华夏科技、同致电子、徽创、中华电信、远传等企业除了与汽车电子产品领域相关企业保持合作之外,很多企业还得到了国际汽车企业的认可。

近几年来,台湾的智能汽车上,从车载导航仪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一应俱全,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死角侦测系统(BSD)、车道维持系统(LKS)、瞌睡预警系统(DDS)、适应性大灯系统(AFS)、停车引导系统(PGS)等电子信息通信系统也在促进着台湾汽车电子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这些致力于发展车用节能、经济、环保、多功能等新服务的台湾电子和ICT企业为了跟上未来的生态运动的趋势,如今正在探索在汽车电子产业中与中国大陆及日本合作的机会。

(关于世界汽车电子供应链中的台湾相关企业请参照表1。另外,台湾汽车电子企业的简称和正式名称请参照文末表格)


表1:世界汽车电子产业供应链中的台湾企业
出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EK(2011年12月)

(3)签署ECFA后,台湾向大陆出口汽车配件实施零关税,促进两岸合作

中国能够通过欧美型、日韩型、中国型的供应链,分别向各国供应汽车配件,并且与各国的整车企业拥有合作关系。在欧美型供应链中,配件企业的独立性强,但与整车汽车企业维持着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日韩型供应链中,配件企业隶属于整车企业,独立性差,仅与唯一的汽车企业稳定地进行交易。在中国型供应链中,整车企业与配件供应商的关系不固定,配件企业处于劣势。

中国虽然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但国产产品价格低,技术附加值也比较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如今就连跨国大型企业都在推行低成本战略,日本的丰田等企业正在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百万日元等级车型。最近曾经出现了1年降价53次的纪录,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变得非常重要。国产产品单靠低价格已经无法维持优势,在今后,价格与品质提升的均衡发展十分必要。

另一方面,台湾与欧、美、日汽车企业合作的历史长达40余年,按时交货和品质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国际各大企业的认可。台湾的汽车市场虽然每年只有约35万辆的规模,但汇聚了世界上全部的车型。台湾的人均汽车保有情况为3.46人一辆。而且,台湾的ICT使用率高,台北市全境都可以通过WiFi上网。行驶的环境也变化多样。台湾人在挑选汽车时非常讲究,无论是本土品牌裕隆纳智捷,还是海外的丰田、本田、日产汽车、三菱汽车、通用汽车、福特、德国戴姆勒的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德国宝马,都需要对汽车电子产品进行强化。

从2012年开始,汽车配件被列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关税早期收获(Early Harvest)计划,保险杠、齿轮箱部件、车轮、车用照明等产品将实现零关税。这样一来,台湾配件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力有望得到加强。最近,台湾某车用照明企业取得了广汽飞雅特的订单,预定从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向其供应4000套产品。对于还没有列入清单的汽车配件和汽车电子产品,两岸估计也将根据其重要性,在2012年探讨将其列入下期清单的可能性。虽然汽车电子产品最初并不属于降低关税的对象,但出于对该产业发展的期盼,两岸通过双方的补充战略,强化了高层互访,借此增强了了汽车电子装置企业的合作意愿。

(4)日台通过长期合作进军大陆车联网的提议

汽车电子产品是汽车智能化的晴雨表。中国大陆虽说是汽车销售大国,但汽车电子产业整体实力不足,而且企业规模、自主创新、技术水平、市场开拓经验方面还没有形成日本和台湾产业集群那样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因为台湾经济部实施的智能汽车奖励政策,一些名声显赫的生产数字消费产品的ICT企业也有意向车载ICT产品和服务转型。随着两岸签署ECFA后的补充战略的实施,双方互访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台湾ICT企业与中国大陆整车及车用系统企业合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可以说,台湾拥有能够实现汽车电子产品差异化的优秀电子、IT、通信产业。ECFA实施后,产品开发和应用的机会有所增加。而且,台湾的桃园、台中、苗栗、台南、高雄拥有完善的电子产业基础,除了传统汽车之外,还在逐步形成电动汽车及其配件产业集群。总而言之,台湾在汽车配件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并且在欧美市场上也拥有销售经验。

在台中,机械产业、机床产业、汽车配件产业的企业云集,拥有高效的工厂管理能力和维持高品质的灵活生产管理能力。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山科学研究院、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资讯工业策进会、交通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成功大学等台湾主要学术研究机构都在台湾经济部的委托下进行着智能汽车等方面的研究。除此之外,这些企业还在通过国际交流,与美国PATH、伟世通(Visteon)、密歇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展着相关计划。

(a)开展发挥台湾企业与日本企业优势的合作

中国大陆没有汽车电子产业的本土品牌公司,也没有售后服务体系。绝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为国外企业OEM(贴牌生产)的状态,有待于在今后打开局面。

而台湾的汽车电子产业正在从车体电子、驾驶信息、安全辅助产品逐渐向汽车核心控制系统等相关电子产品升级,实现了智能汽车、高速公路交通系统(ITS)、周边环境及新服务模式的结合。今后,要想从汽车顶级企业的价值链出发创造商机,提高国际竞争力,得到中国大陆汽车企业的采用将成为必要条件。

在日本,新服务系统模块广泛应用于新车型、通信平台的整合,已经建成了优质且智能的驾驶环境,这在全球已经是众所周知。如果能够发挥三方各自的优势,合作就有望取得成功。如果能够通过两岸、日台合作,开拓中国大陆本地的汽车电子产业,创建新的服务模式,和智能汽车一起向海外各国出口,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就会得到提升,在全球分工之中,亚洲就能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同时还可以为环保和节能做出贡献。

(b)在短期和中期内,配合日本企业的需求,把汽车电子系统与设备的联动作为契机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环保和能源意识提升的同时,日本对于亚洲这一备用基地也愈发重视。长年与中国大陆和日本合作的台湾正期待着在汽车电子产业上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可以进行合作的系统和技术项目设想如下:

1.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商机和实用性兼备的系统,包括死角侦测系统、倒车/停车图像引导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自动停车系统、车用图像传感器等。

2. 商业用运输部门管理:车辆使用管理、车辆派遣、车辆燃料消耗管理、车辆定位、追踪系统等。

3. 电动汽车电力电子系统:马达驱动控制系统、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动力控制和管理系统等。

4. 车载装置和系统:车载导航仪系统、车检通知系统、车用照明系统、车用仪表显示系统等,除了利用无线通信和GPS技术实时提供路况、天气信息、堵车时的避让路线信息之外,还能够通知乘客当前的位置,防止驾驶员故意绕远。国际航电(Garmin)、宇达电通(Mio)、研华、康讯、中华电信、台湾大哥大、远传电信、裕隆(华创)等台湾著名品牌公司都在提供相关服务。

5. 新能源车和电能管理系统:台湾在车辆的电能管理系统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台达电、台全电机、光阳机车、三阳机车、中华汽车过去都曾开发过电能管理系统。台积电、京元电、鸿海等台湾当地IC企业也在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车用IC产品,台达电、华创、富元等企业则在开发车用电气模块和系统的相关技术。

(c)中长期目标是凭借车载ICT全面进军大陆车联网

2011年6月,“2011两岸物联网商机论坛”在台北召开,得到了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福建、成都、浙江的政府人员及企业的参与。除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山东省政府参事室、福建省信息化局、广东省政府物联网行动计划之外,还有中国联合网路通信、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重庆数字城市科技等应用端企业参加。上海建成的智能公路交通系统主要是利用车联网(汽车信息网络)进行车辆追踪、空车管理、过程监控等,不仅有助于酝酿物联网商机,还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子读取器、个人导航仪等设备。如今,上海正在通过完善车联网,使其与空车管理、调度等更多的服务连结。

台湾从过去推动RFID、WSN到现在的i236计划、智慧惠台湾计划,在物联网应用产业(利用物流信息网络的产业)中积累了经验和发展能量。能够通过智能公路交通系统、车辆图像识别、路况数据收集、天候侦测器、施工车辆GPS、都市交控中心数据等,向驾驶者和交通管理中心告知转向信息和行驶时间。台湾在物联网(物流信息网络)技术上已经构筑了相当的基础,这正是两岸创造车联网(汽车信息网络)商机的新契机。

中国大陆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同等级车型需要追求差异化。台湾的汽车电子产业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用多媒体娱乐产品领域受到了关注,华创车电、永彰机电、纳智捷、环隆电、敦扬、同致、辉创、车王电、建生、台达电等台湾企业的产品性价比非常之高。

签署ECFA之后,部分汽车配件被列入了早期收获清单,下期清单也备受期待。在这种局面下,台湾的车载ICT企业在2011年积极与中国大陆汽车企业进行交流和协商,共同促进了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台湾不仅拥有技术实力和产品整合能力,还拥有子系统产品和模块产品供应能力。如果能够与拥有庞大系统平台和潜在客户群的中国大陆合作,就能在开拓海外市场中占据有利的先导地位。(特约撰稿人:游启聪,工研院IEK副主任、董事长特别助理,石育贤,工研院IEK研究员、台湾亚太产业分析专业协进会产业顾问)


补充资料:台湾汽车电子企业的简称和正式名称
正文中简称的正式名称(中文及英文名称)如下。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汽车电子的新闻:
·[图]罗德与施瓦茨联手NOFFZ合作开发用于汽车成像雷达的CATR(紧缩场)生产测试系统 1/10/2022
·[图]罗德与施瓦茨和罗森伯格成功验证基于OPEN 联盟 TC9测试规范的MultiGBASE-T1一致性测试 11/28/2020
·[图]斯巴鲁新一代EyeSight®驾驶员辅助平台选用安森美半导体图像感知技术 9/25/2020
·UltraSoC推出CAN Sentinel增强汽车的网络安全性 2/25/2020
·UltraSoC获日本NSITEXE公司选用来开发汽车技术 10/8/2019
·Telechips选择PowerVR GPU开发车用芯片 6/23/2019
·西门子收购 COMSA,进一步扩大在汽车电气系统设计领域的领导地位 12/6/2018
·2014年汽车电子产值将同比增7%超2000亿美元 1/23/2014
·江森自控为雪铁龙DS5 开发抬头显示屏及组合仪表 1/30/2012
·汽车软件面临安全性挑战 1/30/2012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汽车电子展厅 > 汽车电子新闻

对 汽车电子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电子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