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测/认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UL创新非穿刺测试真实模拟电池内短路,把关手机安全 |
|
http://cn.newmaker.com
7/19/2011 10:09:00 AM
佳工机电网
|
|
现代人手机不离身,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重视。为此产品安全测试及认证服务供应商UL,日前发表锂电池的安全议题白皮书,针对应用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的锂电池进行安全研究,并指出多数电子产品的安全关键就在于锂电池,其又特别与电池的内部短路有关。
UL表示,该公司成功开发出突破性的测试方法──“钝针挤压内短路测试”,能更真实地模拟电池局部性内短路时发热的状态,在非穿透电池壳体的情况下控制电路内短路程度,大幅提升锂电池安全测试的正确性,为消费者严格把关手机的安全。
据统计,目前台湾的手机用户有2,784万户,普及率高达120%,相当于每个人拥有1.2支手机,拥有手机的人口密度堪称全球之最。而近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预估未来移动上网用户数可望从80万大幅增加至120万户,现代人对于手机的依赖将有增无减。
在人们高度仰赖手机通讯后,却频传手机爆炸、自燃伤人,甚至导致死亡的事件,其中最常被质疑的,就是锂电池的安全性。根据Energy Trend报告指出,目前手机与笔电的电池主流为锂电池,锂电池出货量随消费性产品逐年成长,手机及笔电的锂电池更于2010年分别突破30亿颗及25亿颗大关。
根据UL分析,内部短路为锂电池安全测试中发现最为棘手的问题。造成的原因包含内容物杂质渗入、产品材料老化、电池设计不良到外在环境条件如高温、震动、掉落,挤压、过度充电等。虽然内短路发生机率不高,但严重性却居电池意外之首。
为此国际标准发展组织皆投入相关研究,期望藉由内短路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改良,更准确评估电池的耐受力。UL成功研发的“钝针挤压内短路测试”,即改良传统“穿刺测试”无法精确模拟局部性内短路的缺点,能在不刺穿电池的情况下准确量测并控制电路内短路程度。
UL的创新测试方法可在不穿透电池外壳的情况下进行,利用钢材质钝针工具在电池中心以0.1mm/s慢速压刺,同时侦测电池开路电压和温度的变化,让测试符合实际使用情形。同时,藉由仪器全自动化操作控制表层短路的范围,使测试结果不受人为因素干扰,提高再现性,有助于建立标准化安全测试程序。
UL未来还将进一步透过“材料分析”与“失效模式分析”的技术改良实验方法,持续提升锂电池测试的精确度。
|
对 产品检测/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产品检测/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