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制造业信息化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协同市场规模赶超ERP |
|
http://cn.newmaker.com
10/9/2005 12:48:00 PM
佳工机电网
|
|
从2003年开始,全球范围协同软件已成为用户应用软件采购的最大热点,到2005年全球协同软件市场的营业额将达近500亿美元,到2006年其市场规模将赶超ERP。另一家咨询机构IDC的数值则相对保守,但其报告也指出,2007年协同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02年的45亿美元扩增到130亿美元,增长率为65%。
61年前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的开始,这个战役也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协同作战,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了协同的价值和意义。61年后的今天我们沐浴着和平的阳光,但是我们转身发现在激烈的商场中跟战场一样的残酷,那么我们今天的企业同样面临着如何协同应变,面对市场变化的难题。
IT历史上一直有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新兴概念的企业在泥潭中不断摸爬滚打,将市场局部展开,最后由大公司将其成熟完善,并逐步转变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协同软件市场也正在书写这个相同的故事。两年前,软件厂商推广协同产品时,简直如同牛入泥潭,以致有人曾经抱怨:“要做的事情难度太高,技术层面太广,概念太新。”一时之间,如何进行行业启蒙、如何实现赢利等问题成了协同软件厂商心头难以挥去的困扰。
协同战车
对于协同软件的前景,咨询机构一直不吝赞誉之辞。Gartnergroup称,从2003年开始,全球范围协同软件已成为用户应用软件采购的最大热点,到2005年全球协同软件市场的营业额将达近500亿美元,到2006年其市场规模将赶超ERP。另一家咨询机构IDC的数值则相对保守,但其报告也指出,2007年协同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02年的45亿美元扩增到130亿美元,增长率为65%。这些乐观的预测对处于赢利迷雾中的中国软件企业来说是一种诱惑。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介入这一领域,协同软件已经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起来。在新兴行业崛起的过程中,只有先发制人才最有可能获得成功,因此各公司均表现得非常活跃。但是,和厂商们积极的表现相反,协同市场一直不温不火。由于缺乏重量级的厂商和重量级的产品,与成熟的产品化模式相比,目前多数软件厂商大多还在走项目型运作模式,因此产品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即使具备,市场的容纳程度也很低。产品的不成熟造成了客户在选择的时候没有太多的依据,只能边走边瞧。
或许是为了避免OA时代的悲剧,协同软件厂商开始追逐软件的产品化。计世资讯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2年到2008年,产品化协同软件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2.2%;早期,市场以定制型软件为主导,但到2008年,产品化软件的增长将超过定制化软件。
“如果产品不能做到通用性,协同市场永远就只能如散兵游勇,不可能壮大”,浪潮软件总裁王柏华说。目前,国内协同软件市场相对比较零散,绝大多数市场由项目性企业所主导,项目是短期低成本交付需求的结果,是安全较高的商业模式。
2003年,浪潮在山东联通的信息系统项目中首次开发协同软件,尝到甜头的浪潮随后开始向这一领域进军,为了摆脱项目服务的怪圈,浪潮软件成立了协同产品部。2004年,浪潮推出了新一代协同工作平台DCWork。随着浪潮软件加入“协同战车”,一些重量级国外IT厂商也开始登台亮相。2004年年底,微软在全球发布了OfficeSystem,以集成和协同为最大亮点,并加强了对XML的支持力度。不久前微软还发布消息称,将于本年完成对协同软件公司GrooveNetworks的收购。此外,IBM也发布了基于协同概念的“IBMWorkplace”软件策略,对协同软件市场一样兴趣盎然的还有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等等。
协同之梦
协同软件从2001年开始启动,2002年对外宣布,2003年推出产品,2004年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宣传和推广之后,目前几乎在IT业内遍地开花。透析协同软件市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除了专业从事协同软件的慧点科技、点击科技和金和公司等厂商以外,其他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半路转向此领域的厂商,还有很多是做ERP起家的。
在这么拥挤的协同领域,协同软件想不鹤立鸡群都难。但是协同软件相对于其他软件而言,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要想开发出真正符合协同理念的平台化产品,实现刚柔相济的一体化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没有多年在行业的积累是难以达到的。”有专家这样指出。
计世资讯分析师王书贵针对目前协同软件产品出现的种种的概念特别指出,协同包括四个主要的元素:人、信息、流程以及应用。其中核心是人的协同,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此外还包括信息的协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流程的协同,完成相关流程的无缝衔接;应用的协同,达到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优化整合。信息、流程和应用的协同都是为实现人的高效协同而服务的。围绕“人、信息、商业逻辑、流程”四大核心要素,基于此基础上的协同软件的应用主要体现于企业内、企业间及至整个行业应用,重在挖掘交易全过程的全新价值。
协同软件的专业厂商,慧点科技的副总裁吕翊先生在记者采访中也强调,协同软件解决的是办公业务,ERP解决的是生产和制造的问题,这个时候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决策层,更多的是需要跨越在这两条链之间,需要了解的是企业内部方方面面的信息,而这些都需要这两条链上的相关的业务领域和业务应用去产生。“协同办公能实现什么呢?首先是完全的移动性,是无缝的网络连接,支持各种网络,宽带可以,VPN可以,窄带也可以,甚至断断续续也可以。与传统的ERP有什么区别呢?传统的ERP是刚性的一种结构,以行为和驱动为中心,是固定流程,先有流程再有IT,再有人,再把人放在不同的流程上作为结点,无非有的是固定的资源,有的是人力资源而已,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是围绕数据库的,所有的交易离不开数据库,非常固定结构化的,而且注重实体上的资产。但是协同是刚柔并济,刚性和柔性完美的结合,整个过程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一切要实现动态,要实现实时,必须发挥人的最大主动性,以人为中心,以市场变化为驱动,兼顾流程和非流程,刚柔并济是协同所实现的,而且注意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点击科技的总裁王志东在谈及于此的时候也给予了特别说明。
不论是专业厂商也好,还是ERP起家的管理软件厂商也罢,IT厂商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共同打造协同软件市场的春天。在这当中,不利因素之中也同样有着有利的因素,因为协同强调的是敏捷反应和灵活适应,是柔性的;ERP则是强调企业流程重组和再造,是刚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软件与ERP类管理软件完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融合在一起就能做到刚柔相济。
协同之旅
协同,作为一种系统理念的产生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如今协同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化领域的概念,是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类,是一个可以单独划分出来的市场。从前期的酝酿,到今天的万众瞩目,针对现在的协同软件市场,更有人提出了“诺曼底登陆”。协同软件发展到现在,它的市场成熟度到底如何呢?“对于诺曼底登陆这个观点,我觉得我应该是能认同的。”慧点科技的副总裁吕翊表达了相同的看法。“协同软件是企业搞信息化的第一个业务应用,所以很多的企业都会在尝试信息化的同时引入这个系统。我认为市场的发展趋势是稳步向上增长的,现在有一点就是围绕于此的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在中低端。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作为协同厂商,你是不是有相应的解决方案、相应的产品,适合中低端的营销,适合企业起步阶段的使用习惯和模式,这往往也成了一个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当然,大家在业务方面各有侧重,IT服务商和不同类型的客户构成了协同市场这块蛋糕,我觉得这个蛋糕会越来越大,这是随着大家对IT认识的成长和需求决定的。”
“目前,国内协同办公软件市场已经很成熟。协同是网络化的趋势,是不同的两个人以组织的形式保持协作,协调双方的工作内容。其实协同不只体现在办公自动化方面,协同存在于方方面面,因此金和率先提出了协同办公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网络协同办公系统——金和IOA、网络协同客户管理系统——金和ICRM、网络协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金和IHRM。许多使用了金和协同办公软件的企业用户实现了6倍的业绩增长,说明协同办公软件应用不应该被企业忽视。”金和公司的栾润峰总裁也直截了当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此外栾总还介绍,协同办公的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协同办公软件厂商也在逐步成熟,这是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市场,只要存在利润,都会引发许多人进入这个市场。众多的IT厂商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更多企业的参与将会推动协同办公软件市场的发展。数年前国内协同软件市场的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究其原因,虽然受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但是人气不旺无疑是其中的一大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IT厂商介入这个领域,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协同软件市场开始迅速升温,用户对协同应用的认识和需求也在日益提高,而一些重量级IT厂商的介入,则又在无形之中加快了协同市场的井喷态势。当协同软件这种“诺曼底登陆”令业界人士感到欣慰的同时,不免也有少人开始感叹:经过市场的洗礼变革之后,最后有谁能够笑傲江湖?
|
对 ERP/制造业信息化 有何见解?请到 ERP/制造业信息化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