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粉末冶金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钢铁业飓风真的要来了! |
|
http://cn.newmaker.com
1/31/2004 11:10:00 AM
佳工新科技
|
|
钢铁新政
12月19日,一个安排钢铁行业发展命运的高层内部座谈会在广州悄然举行。
建国以来第一个《钢铁产业政策》在这里酝酿出台。
端坐在桌子周围的,有宝钢、鞍钢、太钢及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公司等行业大佬,也有冶金工业规划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钢铁协会等政策科研、协会机构,广东省政府主管领导受邀与会,会议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讨论一个共同话题,即如何完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
“这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次召集我们研讨该产业政策,各方面的利益代表都邀请到了。”一位与会的代表对本报记者透露,大家都慷慨陈辞。
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已经起草完毕,将于近期向有关单位和社会征求意见。
“一些地方政府给一些钢铁企业不该给的条件,如免费给予土地等,同时钢铁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钢铁产业污染严重,及生产和消费出现失衡等问题突出,是起草该产业政策的主要背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项目部王龙运先生说——王所在的单位是此次《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起草人之一。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核心内容包括政策目标、产业技术政策、产业规划政策、布局调整政策、企业组织结构政策、行业准入政策、贸易政策等。该官员表示,制定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目的是,进一步规范钢铁投资程序,指导全国钢铁企业的投资行为,做到投资有章可循,以制止钢铁工业盲目发展的局面,全面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的整体素质,从行政法规的角度对钢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依据。
有专家称,此次《钢铁产业政策》制订,主要针对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的情况,“抑制当前钢铁行业投资过热的一项政策手段”。
一场飓风行动将从国家发改委刮向全国。
谁制造过剩投资?
国家发改委认定,钢铁行业的投资过热已愈演愈烈。
数字一比就触目惊心。
去年以来,钢铁工业新一轮投资势已燎原。200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9%;今年上半年,钢铁工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3.8%,照此测算,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600亿元。
钢产量从建国初期的16万吨增加到1亿吨用了47年,从1亿吨再增长到2亿吨,只用了7年的时间,但“根据调查,从2亿吨增长到3亿吨,可能会用不到三年”。国家发改委在调查中得出数字,到2005年全国形成总的生产能力将分别为:铁3.1亿吨,钢3.3亿吨,分别比2003年增长0.9亿吨和0.8亿吨,如没有大的波动,我国钢产量增加第三个1亿吨将只用3年时间。
但市场需求却落在了后面。根据调查预测,2005年钢材实际需求量2.5亿吨(扣除重复材),折合钢需求量为2.7亿吨;2010年,钢材实际需求量3.1吨,折合钢需求量3.3亿吨。此举意味着,2005年形成的钢铁能力就能满足2010年的市场需求,钢铁工业投资已超前5年,说明我国钢铁工业能力近年增长过快,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趋势。
国家发改委主持制订该产业政策的有关官员表示,我国钢铁工业产能扩张过快,供需趋于失衡,结构性矛盾很突出。
地方的投机冲动是导火索。“政府行为多于市场行为,造成了供需失衡。”太原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陈川平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讳言地指出。
陈川平董事长感叹,现在实际情况是,县里在开办钢铁企业,地区也在搞,省里也要发展,国家又扶持钢铁行业,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重复建设比较严重,对资源、土地、环境、资金等都造成了压力。“有多少是企业自身选择?是否对市场、产品等作了充分研究后而作出的决策?”
他认为,在钢铁行业过热的背后,是各级政府的行政行为,使国家大量资金投入进去,也同时导致大量银行债务存在潜在危险。
但也有投资钢铁的民营企业家认为,过不过热,应由市场来判定,并由企业承担投资后果。
发改委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的投资管理、外贸、环保、土地、银行等部门不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以外商投资鼓励类等各种名义大规模批准新建炼铁炼钢项目,随意给予企业各种不合理的优惠政策,银行盲目给予违规审批的钢铁项目贷款,低价出让土地、未征先用违法用地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现有企业不顾资源、环境和市场容量普遍扩大产能;新涉足钢铁领域企业数量增加过快。
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项目资源消耗高、装备水平低、产品档次不高、环保排放不达标或根本就没有建设环保设施,严重污染环境,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国家对此早有警戒。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一官员表示,“针对一个时期以来钢铁工业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国务院领导多次做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认真研究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问题”。
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几个重大问题的意见》。今年11月中旬,发改委主任马凯亲自主持召开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钢铁协会参加的钢铁工业座谈会,研究钢铁发展形势和宏观调控,对国家尽快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加强对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的紧迫性达成共识。国务院领导在情况报告上明确批示:要抓紧研究拟定钢铁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规划、指导和调控。
该发改委官员称,目前发改委正在抓紧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编制钢铁工业规划。但各地的热情还不听招呼———而《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在此次研讨后,到何时候能正式出台尚未定夺。
制止钢铁工业盲目发展
发改委只好先出“猛药”救急。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该产业政策未出台之前,又要遏止当前钢铁工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家发改委寻求另一个解决方案,即通过发布《关于制止钢铁工业盲目发展若干规定的通知》实施。
近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向国务院上报了该通知(代拟稿),建议国务院批转各部门、各地参照执行。据本报记者获取的该通知,其核心从加强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土地管理和改进银行信贷等多方面“围追堵截”:
严格市场准入管理,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
国家发改委通知要求,为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实现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暂定钢铁投资建设项目最低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得批准建设。对按规定程序批准并开工建设的项目,要按照上述原则积极进行调整。现有生产企业也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装备水平逐步达到标准。当前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和各地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和独立炼铁厂、炼钢厂的项目,确有必要的,须经过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准入标准充分论证和综合平衡后报国务院审批。严禁各级政府将项目化整为零、越权、违规审批钢铁项目。钢铁项目涉及资源、能源、运输、土地、淡水等重要外部条件,需要国家综合平衡,对于新建和扩大能力的外商投资钢铁类项目也需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停建停产。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加强对现有钢铁生产企业按环保标准的监督检查。定期发布环保不达标钢铁生产企业名单。对达不到排放标准或超过排污总量指标的钢铁生产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未按法定程序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在建的一律停建,投产的一律停产。
加强土地管理。新建、扩建(改建)钢铁企业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涉及占用农用地和农民集体土地的,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履行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审批手续。
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贷款。人民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加强“窗口”指导,商业银行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信贷审核,区别情况,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各项市场准入条件的钢铁企业和建设项目,继续给予积极支持;对于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未按规定程序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得贷款,已发生贷款的要采取停贷、收贷等方式予以纠正。
进行全国大清理。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特别是近几年钢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要在近期内对已建、在建、拟建钢铁项目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未经审批、违规或越权审批的项目,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用地(含各类开发区已征用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审批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关对引进设备不予免税,工商管理部门不予登记,质检部门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证监会不得批准项目上市、扩股、配股,电力部门不得供电。
这次清理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改委(计委)、经贸委(经委)会同土地、环保、金融、质检等有关部门进行清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各地上报的清理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处理意见。
飓风真的要来了。
|
对 钢铁/粉末冶金 有何见解?请到 钢铁/粉末冶金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