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东芝重组LSI业务,尖端工艺产品向无厂模式转换 |
|
http://cn.newmaker.com
2/15/2011 9:17:00 AM
日经BP社
|
|
东芝开始着手重组悬而未决的系统LSI业务。2011年1月1日将该业务部拆分为以尖端工艺SoC(System On A Chip)为中心的“逻辑LSI业务部”,以及从事模拟IC及CMOS传感器等业务的“模拟图形IC业务部”。拆分的目的是加快决策速度并有效运用经营资源。
从事ASIC及ASSP业务的逻辑LSI业务部将把40nm工艺逻辑LSI的一部分以及32nm以后工艺的逻辑LSI委托给韩国三星电子等代工厂商生产。生产“Cell”处理器及图像处理用LSI“RSX”的长崎半导体制造公司(长崎工厂)300mm生产线将出售给索尼,300mm晶圆生产基地将向大分工厂集中 注1)。
注1)长崎半导体制造公司是东芝、索尼及索尼计算机娱乐(SCE)于2008年3月在索尼子公司索尼半导体九州的长崎技术中心内设立的合资公司。出资比例为东芝60%,索尼和SCE各20%。东芝在该合资公司设立时以大约900亿日元从索尼收购了该中心的300mm生产线,租借给了合资公司。此次索尼将回购该生产线。与此同时,三公司的合资关系也将随之解除。
模拟图形IC业务部将致力于图像处理用模拟IC及CMOS传感器等业务。这些产品将由大分工厂等继续生产。
为打破系统LSI低迷状况的对策
东芝在2008年秋季的雷曼事件以后,一直在推进系统LSI业务结构改革。具体而言,就是精减所致力的产品以及重组后工序基地等。不过,尽管采取了这些对策,LSI业务仍未摆脱低迷。
在这种情况下,东芝开始推进可谓业务结构改革“核心”的前工序无厂化。在尖端工艺的逻辑LSI方面,将专门从事设计,而生产则委托给代工厂商完成。采取的方向与2009~2010年向尖端工艺产品的无厂化转向的富士通半导体及瑞萨电子相同。
生产委托对象“包括三星在内有多家”(东芝)。除三星外,美国GLOBALFOUNDRIES及台积电(TSMC)也是候选厂商。首先将于2011年度上半年将40nm工艺的低功率版LSI委托给三星生产。而45nm工艺以前和40nm工艺的一部分逻辑LSI则由大分工厂继续进行内部生产。
东芝选择在NAND闪存业务上为竞争对手的三星作为尖端工艺逻辑LSI的生产委托对象,其原因有几点。首先,两公司曾经在以美国IBM为中心的联盟中共同开发过面向逻辑LSI的CMOS工艺,制造工艺的亲和性较高。其次,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在NAND闪存领域的竞争,“东芝熟知三星在半导体量产技术方面的实力”(日本国内LSI厂商的技术人员)。
虽然GLOBALFOUNDRIES被视为东芝生产委托对象的最有力候补,在微处理器方面拥有丰富的量产经验,但业内认为该公司在SoC等方面实力不详。估计东芝判断将生产全面委托给该公司的话存在危险。
Cell从外部采购
随着对尖端工艺逻辑LSI采取生产委托措施,东芝将把长崎工厂的300mm生产线出售给索尼,不再自己生产液晶电视等所配备的Cell。该处理器今后估计将从IBM以及在长崎工厂继续生产的索尼采购。长崎工厂的300mm生产线将导入支持45nm工艺的制造设备,由索尼继续生产直至该工艺的Cell。但目前尚无对32nm以后工艺进行微细化投资的计划。
索尼将把此次收购的300mm生产线用于扩大CMOS传感器的生产能力。该生产线的一部分将转为面向CMOS传感器的生产,生产线的收购和转产等投资约为1000亿日元。加上2010年9月宣布的、对熊本工厂的约400亿日元的投资,将使CCD和CMOS传感器按300mm晶圆换算的总产能在今后1年多时间内实现倍增。计划在2012年3月底之前将2010年12月时的2万5000片/月扩大至约5万片/月。(记者:大下 淳一)
|
对 集成电路 有何见解?请到 集成电路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