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胶机/密炼机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橡机:大国地位开始确立 |
|
http://cn.newmaker.com
9/24/2005 7:46: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最近3年来,中国橡机工业生产连年飙升,销售扶摇直上,呈现井喷式发展之势。中国橡机正在世界东方崛起,并开始确立大国地位。
全行业井喷式发展
中国橡机工业2000年和2001年销售额均为22亿元;2002年增长到24亿元,比上年增长9.1%;2003年大增至43.5亿元,比上年增长81.3%;2004年一举达到60.9亿元,比上年增长40%。3年销售额翻了近一番半。
中国橡机出口额过去一直处于1000万美元上下的年均水平,2000年为1200万美元;2001年增长到1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2002年达2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3%;2003年急增到35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2004年又大幅攀升至6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4%。出口额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由5年前的4.4%迅速提升到8.1%,创历史最好成绩。目前,世界轮胎三巨头和10强企业均在纷纷订购中国橡机产品。
中国橡机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已由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的12%,提升到2003年的20%、2004年的26%,目前已占世界橡机市场份额的1/4以上,从在国际市场默默无闻到现在开始确立世界橡机生产大国地位。
目前,中国橡机企业已有3家进入世界橡机10强行列。桂林橡机厂、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明华橡自控公司分别以0.67亿美元、0.59亿美元和0.51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居世界第6、第8和第10位。
中国橡机工业的崛起,令世界橡机重要传媒、每年发布全球橡机企业排行榜的欧洲橡胶杂志(ERJ)惊叹不已,并开始探究中国飞速发展的奥秘,重新预测世界橡机未来形势及中国橡机工业发展对全球的影响。
崛起源于八大效应
中国橡机工业之所以在进入新世纪后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源于八大效应。
———企业改制多元化的激励效应。国内橡机行业原来由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现在90%实行了公司制,1/3集团化,1/10股票上市,企业规模日趋大型化,竞争力不断提升。
———产业链的快速拉动效应。首先来自橡胶消耗量占70%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其次来自占橡胶消耗量10%以上的建筑业年年以两位数增长,从而使中国橡胶消耗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首位,4年增长61.9%,在全球所占份额由15%提升到20%。2004年,中国轮胎产量增至2.39亿条,4年增长97.5%,占世界总量的近20%;摩托车胎0.75亿条,占全球的3/4;自行车胎4.1亿条,占全球的80%,年增速达到5%~10%。
———外资技术引入的推进效应。近几年,“三资”橡机企业发展极快,已达10多家,涉及许多高端产品,估计销售额已占全国总额的1/5左右。日本神户制钢、荷兰VMI已落户中国,前者产品80%出口,后者销售额占其总额的1/4;排名世界第19位的上海精元机械,销售额甚至超过了其台湾总部工厂;工业橡胶制品用注塑成型硫化机大多为上海西码伟力、宁波东毓、深圳佳鑫、绍兴精诚、安徽盘石等外资企业统治;大型密炼机、轮胎硫化机也是引进德国WP和美国NRM技术生产的,通过消化吸收和创新达到国际水平,受到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轮胎巨头青睐。
———国产化的进口替代效应。中国每年进口各种橡机约1亿~4亿美元。国家对此制定了国产化政策,有效提高了研制水平,增强了创新能力,目前已出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设备如挤出机、成型机等,不仅减少了进口,而且还开始大量出口。
———科技进步效应。把高端橡机产品列入高科技发展项目,出现了青岛高校软控、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等产学研结合橡机研发生产基地。还有一批像天津赛象、桂林翔宇等科技型企业,以及以科技为主导的专业化生产厂,如桂林橡机、三明华橡自控等。不少企业都是靠研发橡机新品来提高竞争力和实现经济增长。
———配套协作效应。在企业多元化的同时,橡机由大而全、小而全转为专业协作生产,配套由原来计划指定变为市场竞争;零部件从本厂、本地配套供应转向全国和国外,实行择优选购,从而大大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
———制造厂与用户紧密结合效应。制造厂与用户的结合,使双方由单一的供需关系发展成为合作开发、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厂际关系,从而促进了质量的提高、经营的改善、生产的增加。像双星橡塑机械、高校软控等都是这样快速发展的。
———国家资本民营化效应。民营企业得到国家和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国有企业转制,使民营企业发展如虎添翼。
做强之路还很长。
然而,中国要成为世界橡机强国,今后的路还很长。
首先,中国橡机企业多元化的机制尚不完善,不少深层次矛盾还有待继续解决,国际竞争和抗风险能力还不强。
其次,中国橡机企业主要固守在国内,还没有1家走出去建立跨国企业,实行全球化战略。这同国外橡机企业一半以上销售利润从境外获得形成明显反差。
第三,出口比例还很低,中国橡机还没有在庞大的国际市场真正确立自己的地位,而国内市场却成为众多国外橡机厂家逐鹿的大市场。
第四,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开发新品还不多。像轮胎新概念自动化设备等世界尖端橡机技术尚未掌握,生产附加值低,主要靠低价格进入市场,企业效益普遍低下。
第五,持续快速发展存在许多变数,对此还缺少有力措施和应变能力。井喷式发展形势不可能一直持续,橡机企业还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长思远虑。
|
对 炼胶机/密炼机 有何见解?请到 炼胶机/密炼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