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皮革/制鞋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缝制机械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 |
|
http://cn.newmaker.com
7/15/2010 6:15:00 PM
中国工业报
|
|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 田民裕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由于金融危机重创,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的某些数据指标虽不能如期完成,但是在调整结构、加快机电一体化进程方面成效显著,行业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而言,“十一五”既是调整期,又是蓄势期,也是全面转型升级的准备期,实现行业新发展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经济运行先扬后抑
“十一五”时期,我国缝制机械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激烈波动,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前高后低、先扬后抑的格局。
前两年(2006~2007),在“十五”快速增长的惯性驱动下,产能规模达到了阶段性的峰值;后两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压力,行业在2008年深度下滑的基础上,2009年再受重挫。行业自2008年1月起连续20个月负增长,产值持续走低,产量整体回落,出口大幅下降,处于谷底的2009年1月与2007年3月相比,行业工业总产值降幅达80%。这两年的行业整体经济规模回落至“十五”中期的水平,全行业企业经历了一段艰辛的调整期,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然而,全行业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终于迎来了经济企稳向好的曙光。以行业97家骨干整机生产企业为例,2009年10~12月工业总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22.3%、21.3%和31.1%。尤其是今年一季度,行业各项经济指标均较上年增长50%以上。预期2010年,行业经济将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
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
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不仅冲击了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冲击了我们长期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全行业深刻地认识到,过去那种依靠量的扩张和低价竞争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危机促使广大企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从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注重效率、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开始走上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一是深化企业管理和品牌创新,如标准公司启动“战略-品牌-营销”管理咨询项目,以战略明确公司发展方向,以品牌夯实公司发展基石,以营销增强公司发展动力,从而清晰了公司的发展机遇、产业布局和增长路径。公司在去年年初行业低迷、不少人对行业前景迷茫的情况下,独家赞助首届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表现出了公司对行业发展的坚定信心和长远战略。又如,继中捷公司连续五年赞助“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后,新杰克公司继而成为“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的战略合作伙伴,表明了企业希望通过以下游需求为导向来实现公司转型升级的深谋远虑。还有中捷公司,在行业调整时期专注强化企业管理基础,启动ERP和企业长效激励机制项目等等。
二是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去年,行业处于艰难的调整期,但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年”主题工作的推动下,各企业仍然加大了研发投入和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强了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例如,富山公司投资建设高水准的企业研发中心;汇宝公司在各企业大幅裁员的时候逆势而上,大举招聘技术研发人才,充实企业的研发力量;鲍麦克斯公司近两年来的R&D(研发)投入都达到了15%,与行业运行最好的年份持平。去年,全行业(不包括国外品牌企业)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19项,同比增长23.8%,达历史最高水平。北京兴大豪公司等7企业获得了全国轻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4项。
三是产业链共赢的经营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很多企业把供应商、经销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如新杰克公司为供应商开展精益生产培训、为经销商开展技术和维修工培训,在现金流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不断缩短对供应商的付款周期。危机也使得行业对规范市场秩序的要求更为强烈,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值得欣慰的是,危机没有摧毁行业发展的信心,反而通过市场的倒逼机制使行业走上了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09年行业最显著和可喜的变化就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企业普遍加大了自主研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产品的机电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电脑直驱控制技术除广泛应用于平缝机外,在包缝机、绷缝机上的应用还走在了日本企业的前面;高水平的西服开袋机、圆头锁眼机、门襟机、上袖机等缝制单元开发速度加快,一些产品还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各类裁剪、熨烫、电脑绣花、激光雕切、吊挂及后整理设备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在处于行业低潮时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2009),成为了展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丰硕成果的大舞台。在获得CISMA2009优秀新产品奖的82个产品中,不乏自动贴袋机、全自动门襟机及全自动真皮裁床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及广阔市场潜力的产品。可以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已经结束了过去主要靠引进仿制、高难度产品不能生产的历史,从此迈向了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行业整合重组拉开序幕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为行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要抓住这个机遇,则需要我们的企业具有良好的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实力,需要我们的企业家具有战略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近年来,行业有识之士一直在苦苦探索行业整合重组、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但遗憾的是,除上工申贝收购德国杜克普、新飞跃在政府主导下重组以外,行业在这方面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但就在行业发展最艰辛的2009年,坚冰终于得以打破,新杰克公司一举收购德国艾斯特奔马和拓卡公司,填补了公司在缝前设备上的空白,为公司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标准公司、和鹰公司整合国际资源,成立了欧洲公司、日本公司。更让人欣喜的是,行业最早的国有上市企业上工申贝和首家民营上市企业中捷股份,不久前联合发布公告,签署《关于缝纫机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拉开了国内企业强强联手、资源整合的序幕。
除此之外,在产业链上各种战略合作方式的探索和尝试,标志着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作为世界缝制机械行业中最重要的生力军,正在通过结构调整快速壮大,向世界强国的目标发起有力的冲击。
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仍待解决
“十一五”期间,我国缝制机械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发展与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要求和强国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行业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摆脱数量型增长方式,行业生产集中度较低,发展的内生增长活力还显不足;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企业R&D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企业还处在跟随模仿阶段,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市场秩序、诚信经营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低价竞争、赊账竞销、假冒伪劣、虚假宣传屡禁不止,现代行业商贸体系尚未建立;行业综合竞争力不强,风险控制和预警机制尚不完善,企业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才匮乏。
这些核心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行业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因此,“十二五”将是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深化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是推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关键期。
|
对 服装/皮革/制鞋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服装/皮革/制鞋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