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不可或缺 |
|
http://cn.newmaker.com
3/29/2010 2:12:00 PM
中国工业报
|
|
记者 赵三明
近来,由丰田汽车召回等一系列事件所引发的问题唤起业界反思,一个长期被认为是质量无可挑剔、生产管理精益求精的企业都出现了重大的质量缺陷,那么其他企业甚至乎我们整个的汽车行业是不是也要以此为戒而查遗补缺、寻找我们的不足呢?
从国家层面上建立“中国车”认证制度
日前,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了使正处于快速膨胀中的中国汽车工业能够及时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汽车产品的质量建设,特地印发了《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强调,作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整个行业所存在的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弱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公司总裁王凤英所提的议案中,提出中国汽车在走向强国的过程中,国家应该有相对配套的鼓励政策,制订中国汽车产业的品牌战略。她提出要从产品入手,从法规入手,使中国汽车产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并明确提出了应实施“中国车认证企业目录”的认证管理体系。
其实,从近两年我国汽车企业在各个出口市场时所面临的各种窘境,尤其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所遭受各种针对中国企业的特别措施中能够发现,在以国家为基点的利益博弈中,能够公开拿得出来的手段就是技术法规,而建立在技术法规背后的则是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
出口遇阻与诚信缺失
实际上,从两三年以前起,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就已经连连遇阻。2008年7月1日,自中国乘用车企业在俄罗斯设厂遇阻后,中国商用车又面临需达到55项质量标准认证(原来只需通过11项检测即可)才可出口到俄罗斯的困境。其实当时中国车企所遇到的问题现在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因为当时俄罗斯对进口车型实行了欧Ⅲ体系质量认证,在没有足够时间进行相应认证的情况下,中国车企原本享受的简化手续优惠等待遇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国在俄罗斯以及其他不少国家出口遇阻表面看起来是遭到了突然袭击,但细分析起来,难道不是我们长期在低标准下的粗放式生产所遗留的弊病吗?如果当初没有那么多的“小打小闹”甚至是“灰色通关”等投机式的不规范运作,如果真是高质量、高标准的产品,怎么会一下子市场就瘫痪了呢?
不光是出口市场,在国内,无论是汽车生产制造环节还是流通环节,在执行标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缺信问题早就是困扰中国汽车继续前行的障碍了。比如,汽车产品型式认证与生产一致性的差异造成上线检测车型与实际销售车型判若两极;一些地方的汽车灯光检测为什么总也不合格,甚至是刚被现场调试合格之后再上检测线却仍然过不了关;为什么在丰田章男向全世界鞠躬道歉的身影还仿佛历历在目时,我们的个别车企却规避召回而悄悄进行着换件维修。我们的舆论已经相当克制了,在如此缺信甚至就是欺诈的情况下,我们的“喉舌”出词却令人惊讶地“文明”起来。
在关注“大事”的同时,有一件“小事”同样吸引了笔者的眼球。江苏一家乡镇企业为了能使自己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近期举办了ISO/TS16949培训班。他们采用案例分析、情景仿真等接近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员有了现实的体验和有针对性的体会,在自家场院中摆起了国际竞争的“棋盘”,这是不是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大有可为?
标准体系在汽车走向强国的过程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已经基本完成的一轮国际汽车产业转移中,中国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已经学会了如何自己生产汽车,并且建立起了自己强大的汽车工业体系。但中国汽车工业在强大的同时,一些主要的标准体系却仍然是参考或照搬别人的,这非常不利于自身产品发展。
对于标准的适应历来都是双向的:对于自家的产品走出去,你要达到国际通行的标准,又要达到对方国的特殊要求;而对于自家的标准,则要适度自我抬高标准,制订适应自己而又能挡住别人轻易进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
记者刚刚从韩国参观采访归来,该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都是山区,道路中的坡道占了很大部分。如果不算车辆本身的因素,在韩国的道路交通环境下,每辆车的平均油耗应该高出中国很多。因此,韩国人的汽车综合油耗限值应该不会是在一马平川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要更多考虑坡路所占的比例。
国内负责制定汽车行业标准的相关专家早就提出,为支撑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耗油、排放、安全标准,应该依据在中国道路和交通环境下的实测数据,摸索并制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标准。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新车评价体系C-NCAP就把对后排乘员和燃油耗的因素列入观察和数据累积,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立即用于规则之中,这就体现了预立先谋的原则。
去年,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部件标准相关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在以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代用燃料汽车相关标准为研究内容的该课题研究中,针对基础标准、安全标准、性能评价以及通用性和互换性等标准领域,参考国外相关资料,结合国内研发情况及产品水平所展开的标准化研究,已经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与基础设施方面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将形成相关标准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并将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形成有力的支撑。
记者近日刚刚采访过一家著名德国研发公司的总经理,他的一句话给记者留下较深的印象———“你们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可以完全一致地朝着一个方向走,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上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在走。
从近期的汽车产销报表统计看,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已经连续几个月占有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曾表示,中国有望在十年后发展成为世界汽车强国。他认为,现在全世界最好的汽车制造厂都在中国,不出十年,建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也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可以相信,在生产体系和研发体系强大的同时,中国的标准体系也能在走向汽车强国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