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谁的救赎:中欧光伏贸易或将开战 |
|
http://cn.newmaker.com
10/20/2009 1:49:00 PM
中国工业报记者 高扬
|
|
这是一场尚未“拔剑”的中欧贸易摩擦。
8月底,德国太阳能企业Conergy与SolarWorld联合该国多家组件厂商,游说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欲对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要求其政府阻止可再生能源投资商购买中国货。
两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光伏企业获得了政府“不正当”的补贴。
当中美“肉鸡”与“轮胎”交战正酣之际,这种国外贸易保护的“黑手”又悄悄地伸向了中国的朝阳产业之一———光伏。
惊弓之鸟
Conergy首席执行官阿莫尔日前表示:“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已接近倾销边缘,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资助,这样的价格水平是无法维持生产的。欧盟应该提高进口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太阳能产业。”
SolarWorld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阿斯贝克称,中国财政部出台“给予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50%补助”的政策是对光伏企业的直接补贴。
上述两段话中提到的“政府补贴”是指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台的旨在促进国内光伏应用的“金太阳工程”和“太阳能屋顶计划”。
但9月24日,常州天合光能总裁办总监吴华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这两项政策尚未具体实施,企业还没有领到相关“补贴”。
最新消息显示,公布稍早的“太阳能屋顶计划”有望于近日下发首批预算资金。但无论是项目规模还是资金预算都比之前业界的预期小了很多。
“此次将先下达70%的资金,共计8.9亿元,共有111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总规模为91兆瓦。”业内专家表示,“当初仅江苏省就声称有400兆瓦项目需要申请,看来似乎要先拿一小部分试试‘水温’”。
然而经过部分媒体一番“宣传”,远在欧洲的德国企业坐不住了。“就像是惊弓之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李梓森如是说。
存在误解
“其实,中国的补贴政策是面向在国内投资的光伏电站项目,不是直接补给光伏电池和组件生厂商的。”吴华的话语里带着一些委屈。
江苏省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魏启东也表示,“如果指控理由是‘金太阳’和‘太阳能屋顶’的话就比较荒谬了”。他补充说,最近美国FIRSTSOLAR公司在内蒙古的巨型光伏电站,理论上也是可以享受财政补贴的。
吴华还告诉记者,“由于我国组件生产企业整体或部分参与了一些光伏电站项目,所以德国人以为这个补贴是给了光伏企业,这的的确确是个误解”。
而且,假如按照德国方面的逻辑,中国巨额补贴光伏项目,将会更多地促使中国光伏企业就地销售组件,而不是出口,更不会对欧洲的市场构成威胁。
吴华还认为,目前没有补贴光伏很难实现商业化,更不必谈达到平价电力以替代常规能源的终极目标。何况,德国在产业化初期也是通过政府的大量补贴成长起来的。
李梓森告诉记者,德国官方目前并未就此正式提出反倾销调查,现在只是一种现象和议论。而且,只是个别企业的行为,也不能够代表整个德国光伏行业。
果然,欧中太阳能促进会近日也对中国媒体表示,德国这些企业不了解实情,中国的补贴就算实行也只是针对在国内的光电应用项目,跟出口没有关系。
那么,这一控诉只有另外一种解释———找“借口”来打压中国光伏产业。
意在别处
这样的推测并非无理。
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向其国内某太阳能公司提供的一份报告称,在光电产品方面,德国企业已经遇到了来自中国的挑战。
“挑战不仅来自产品价格的低廉,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这一点出乎意料。”德国太阳能经济协会主席卡斯坦·奎尼西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后表示。
《法兰克福汇报》9月20日刊发的文章中说,太阳能工业给德国创造了工作岗位,促进了经济增长,德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产品生产国。但是在2008年,中国企业却占据了世界的领导地位,中国生产的太阳能产品数量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世界上10个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中,中国就占了4个。
该文章分析指出,“太阳能工业的教训是深刻的,因为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在其他行业发生。中国竞争者的动力来自多方面:征服欲、爱国情怀、企业精神、强有力的政治支持和快速增长的科研能力,再加上低廉的成本和被低估的货币价值,中国产品出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显然,在德国人眼里,中国的光伏企业俨然已经成为其最具威胁的竞争者之一。同时,德国一些政客及学者近日多次呼吁政府加强新能源的投入,确保德国的领先地位。
身陷困境
然而,欧洲光伏企业因为金融危机损失惨重已是不争事实。
此次提出控诉的德国Solarworld公司,在7月份发布消息称,其上半年的销售量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时行业内的整体价格骤降了四分之一。
就在8月13日,德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Q-Cells关闭了位于其总部泰尔汉姆的生产线,并裁减了大约500多个工作岗位。
另有数据显示,2008年底到目前,欧洲已有10家以上500兆瓦到1000兆瓦级的光伏企业相继倒闭。
更有意思的是,欧洲很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变相求生,在中国或者中国台湾地区采购电池片,然后贴牌销售。
“作为一个主要的指控中国倾销的厂家,德国SolarWorld公司目前很大一部分产品由中国一家主要厂商提供,他们应该清楚到底是否存在‘倾销’。”天合光能首席运营官邹西原日前透露。
在他看来,德国企业的困境是,前几年硅料低价时没有注意控制过高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而中国公司则在竞争中加强了制造成本的管控。
“总体来讲,中国光伏组件价格比国外低20%到30%。在本身成本较高的前提下,德国大部分企业在硅料等方面都习惯签订长单,然而随着硅料现货不断跳水,其生产成本被进一步抬高。”9月23日,一位国内知名光伏企业内部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应对之策
WTO《反倾销协议》规定,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倾销存在;损害存在;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国际反倾销。
在吴华看来,从价格上说,中国的光伏电池生产成本肯定要比德国低,而且我们的产品也并未采取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方式去抢占德国市场;另外,目前中国光伏电池的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同时,产品品质也排名全球第二,也不存在以次充好、损害德国市场的情况。
9月10日,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协调下,无锡尚德、天合光能等中国多家光伏企业的高层齐聚北京,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反击德企针对“中国光伏组件低价倾销”的指控。
9月18日,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峰会在无锡举行,应对光伏反倾销成为热点话题。记者获悉,国内光伏领域的主要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再次商讨了应对之策。
据媒体报道,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导下,日前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反倾销工作组,成员包括中国光伏产业各生产链环节的主要企业代表。该小组计划于11月实施与欧洲光伏产业的互访和沟通计划,并由无锡尚德董事会主席兼CEO施正荣领衔。
与此同时,知情者向记者透露,德国方面正在与我国商务部进行接触。业内预测,假如欧盟最终决定实施反倾销调查,将对我国刚刚走在复苏途中的光伏产业造成致命打击。
这是首次中欧光伏贸易战的开始还是结束?
“我们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但我们更重要的是实现合作共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18日的峰会如是说。
|
对 太阳能发电 有何见解?请到 太阳能发电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