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市场停滞导致太阳能电池厂商调整战略 |
|
http://cn.newmaker.com
6/25/2009 12:31:00 PM
日经BP社
|
|
随着新应用的开拓及硅原料价格的下跌,太阳能电池成为人类生活的良好选择。但另一方面,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停滞也给各太阳能电池厂商带来了冲击。
大型太阳能电池厂商2008年第四季度的销售业绩纷纷下滑。产量居首的德国Q-Cells SE,其2008年第四季度的销售额比上季度减少9%,降至3亿1940万欧元 注)。因此,该公司提出了与中国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从事太阳能电池系统业务的新战略。在日本,夏普的太阳能电池业务比上季度减少26%,降至378亿日元。
注) 2008年的年产量方面,Q-Cells为574.2MW、居首位,First Solar为503.6MW、排在第二位,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为497.5MW、排在第三位。
对新入厂商的影响则更大。在太阳能电池浪潮中曾经有大量企业步入的中国,“中小太阳能电池企业不断销声匿迹”(多位太阳能电池人士)。瞄准未来国内市场而参与太阳能电池业务的印度企业也推迟了开始生产时间和增产计划(注)。2007年成立的印度Jupiter SolarPower原计划2008年11月开始生产太阳能电池单元。但是,因市场停滞,目前已经推迟到2009年2月开始营业。并且,原定2010年的增产计划也推迟到了2011年。
注) 2007年涉足太阳能电池的印度巨大企业集团瑞来斯实业也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2012年的模块增产计划。
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遭受巨大打击
太阳能电池厂商中,从事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的厂商则受到了市场停滞和硅材料价格下滑的双重打击。
过去,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厂商一直强调制造成本低。原因是与因硅材料暴涨、价格降不下来的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相比,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的硅用量少,不容易受到影响。但是,这种情况因硅材料价格的下跌而被颠覆。分析师也指出,随着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下滑,“薄膜硅型无法竞争取胜”。
尤其是2009年还是中韩新厂商相继开始量产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的第一年。新厂商大多采用完全委托制造厂商构建生产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这种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准备工作在2009年已经完成,生产时间也不约而同地相互重合。
其中,计划启动年产2GW的大型工厂的是中国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计划2009年第三季度启动南昌的生产线,2009年内启动苏州的生产线。2009年底两工厂合计的生产能力为260MW。该公司采用的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韩国最先开始生产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的是钢铁厂商KISCO的太阳能电池部门(通称Getwatt)。该公司采用韩国周星工程(Jusung Engineering)等的制造装置构筑了年产能20MW的生产线,2008年已开始生产。继Getwatt之后,韩国Alti-Solar也于2009年3月开始生产。该公司利用的是日本爱发科公司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初构建的生产线的年产能为25MW。
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在转换效率上不及结晶硅型太阳能电池。但是,凭借薄膜硅型太阳能电对于温度上升输出功率的下降较少的特点,在有些地区的年发电量反而占优。薄膜硅型太阳能电池厂商计划强调这一点,在竞争中取胜。
市场停滞和硅材料价格下跌严重颠覆以往的业务前提。太阳能电池厂商在新条件下,正紧急调整战略。
|
对 太阳能发电 有何见解?请到 太阳能发电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