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输电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分析 |
|
http://cn.newmaker.com
6/15/2009 9:55:00 PM
佳工机电网
|
|
电网智能化的收益
●减少电网固定资产投资支出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通过智能电表与分时电价手段的结合,可抑制电力高峰负荷需求增长,减少和延缓电网投资;通过设备状态监测,可实现对设备更好的管理和维护,延长设备寿命,延迟设备投资;通过对设备状态和用户负荷情况的详细掌握,可提高电网投资和改造的针对性、合理性。
●减少电网运行费用
自动计量管理能帮助电网企业缩短电费回收时间,减少窃电损失,减少客服成本;远程资产监控能够避免设备出现事故维修和更换;移动作业能有效地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减少作业人员和费用。
●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网络实时重构,保证电力设施运行在额定范围内,减少停电发生;故障发生时,快速检测、定位和隔离故障,并指导作业人员快速确定停电原因,恢复供电,缩短停电时间。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智能电网,梳理和完善业务流程;提高资产运维和管理水平,逐步从传统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过渡;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华东电网公司于200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智能电网的可行性研究,并规划了从2008年至2030年的“三步走”战略,即:在2010年初步建成电网高级调度中心,2020年全面建成具有初步智能特性的数字化电网,2030年真正建成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
2009年2月,作为华北公司智能化电网建设的一部分——华北电网稳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程发电控制系统在京通过专家组的验收。
我们预计我国智能电网将在地区实行试点,然后在全国实行推广。与美国的智能电网不同,我国的智能电网将主要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干电网。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研究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和投资规划,国家电网也在积极准备建设智能电网。预计今年将会出台我国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
相关受益上市公司
智能电网的发展对于相关行业的设备及软件类公司具有较大影响。从上市公司中,主要的影响在于:特高压、电力电子、智能电表及电力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主要是指电力二次设备。电力二次设备是对电力一次设备监控、保护的自动化系统及其设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一次设备,相对一次设备市场需求存在一定滞后效应。其产品主要包括四大类: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等四类产品。根据历史数据,各类产品在电力行业所占市场份额分别约为变电站自动化60%,电网调度自动化15%,配电自动化10%,电站自动化15%。由于电网运行要求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电网又是一个垄断行业,电力自动化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国内的电力自动化行业处于寡头垄断状态,几个大的电力自动化企业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
在配电自动化领域,由于还处于试点阶段,目前仍没有绝对领先的公司,许继电气等几家公司市场占有率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配网市场容量很大,但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的盈利能力较低。
二次设备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少数企业占据市场主要市场份额,行业特别是在行业的高端竞争较少,电力自动化行业盈利能力较为稳定,毛利率和净利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信息技术将是智能电网实施的保障
国家电网、近日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并初步披露了其建设时间表,说明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安全可靠稳健智能强壮的能源发生、配送、控制的平台将是一个国家立足世界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我国的“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就是坚强化和智能化,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具备良好的抗打击能力、良好的对应自然灾害的能力、良好的电力负载能力和传输效率、良好的扩展性及兼容性,以及能够具备对此电网进行整体监控和区域监控能力。
信息技术是国家电网的战略目标的实施的必要保障。“智能电网”的实施,需要各种尖端技术的融合,而这些技术如何在此平台上进行融合,将成为检验各国的综合技术能力的竞技场。在此其中,信息技术将是 “智能电网”的实施的重要保障,其实质意义已经超越“供电网络”本身。
可以预期,“智能电网”将对集成电路技术、软件技术、新型元器件技术、电子材料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存储技术、数字音视频技术、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测量仪器技术、电子专用设备制造技术、导航、遥测、遥控、遥感技术领域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推动我国在这些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智能电网”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信息类上市公司构成利好。我们认为,“智能电网”将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相关信息类上市公司构成长期利好,世界各国在“智能电网”领域进行竞赛的同时,我国二级市场的相关的信息类上市公司又遇到一次良好的产业机遇,同时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而具备核心技术积累和突破的上市公司能够最大化地受益于此次竞赛。
|
对 配电输电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配电输电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