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抓七大技改区 有色工业科技创新侧重共性技术 |
|
http://cn.newmaker.com
4/29/2009 10:24:00 PM
中国工业报
|
|
“要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力度,推动技术进步。”这是《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的要求。由于采掘、冶炼和加工工艺复杂,并具有工业链长等特点,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创新关注度相对较高。而在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战线上工作多年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洪国看来,2009年是有色金属科技发展的关键一年,落实在科技方面的工作将比较多。在采访中,他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最近关于如何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来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会议开了不少,国家和业内都希望以这次危机为契机,推动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
部分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会长康义在参加全国有色金属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时表示,30年来,有色金属辉煌最明显的标志是实现了技术进步。通过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有色金属工业研究开发成功了一大批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并运用于生产,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明显增强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竞争能力。
在矿山的开采方面,数字化采矿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冶炼方面,铝冶炼技术进步最快;铜、镍闪速熔炼技术,铜、铅、锡富氧溶池熔炼新技术,经过引进、消化、创新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氧气低吹炼铅、炼铜新工艺自主研发成功,铁闪锌矿氧浸出新工艺研发成功。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铜、铅、锌、镍的冶炼技术水平。
在加工方面,铜、铝加工技术与装备取得了突破性进步。如自主研制成功世界首台万吨级油压双驱动铝材挤压机,生产出的350km/h列车铝型材实现了车体材料的国产化,高精度内螺纹铜管材已占领欧美市场,改变了长期依靠进口的局面等。
在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的同时,近几年来,金属工业的节能减排也取得了显著效果,粗铜冶炼综合能耗和铝锭综合电耗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于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008年有色金属行业节能近100万吨标煤。
尚存七大技改区
“围绕有色工业节能减排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色行业有七项重大技术需求。”张洪国指出,这七大技改区是:铜、铝、铅、锌、镍等冶炼重大节能减排技术,高性能铜、铝、钛先进材料加工、高性能硬质合金及核电用锆材制备关键技术,地质找矿、资源高效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余热利用、三废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再生金属高效回收利用技术,有色金属采、选、冶、加工设备制备技术,新材料制造技术。
有色金属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关联度大,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产业。近年来,有色行业的技术进步虽然成效显著,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尚不能满足电子信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对高性能新材料的需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主任赵波告诉记者,在航空用中厚板、高档印刷用铝板、无氧铜材、框架材料等铜、铝、钛深加工产品等方面,我国仍处于中低档水平。2008年,我国高档铝材的进口量达55万吨,高档铜板、带、箔的进口量达50万吨。虽然我国在铜冶炼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多,但在某些特殊用途高精细、高精度铜加工材的研制和生产方面,与国际水平仍有一定距离。
除此之外,有色金属工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克服和解决制约其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及高技术产品开发等重大问题。
张洪国表示,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主要是:大矿少、中小矿多,富矿少、贫矿多,单一矿少、复杂共生矿多,露天矿少、难采地下矿多。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安全隐患也比较严重。据相关机构统计,我国的金属回收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20%,因此科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行业发展肩负三大使命
“到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要降低到20%以下。”张洪国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按照行业科技规划要求,有色工业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专家和研究团队,且主要产品核心技术、装备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悉,规划的具体目标是:到2020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单位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提高到35%左右;硫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0%;有色金属新材料满足国内需要;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20%以下。
目前,影响有色金属工业长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能源消耗总量快速增长,初级产品能力过剩,高端产品短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张洪国表示,今后5~10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着解决矿产资源短缺矛盾,搞好节能减排工作,解决国民经济及尖端科学对有色金属材料需求等三大历史使命。为实现上述三大任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据悉,今年有色协会将重点围绕铝电解重大节能技术、连续炼铜(铅)技术、闪速一步炼铅(铜、镍)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铜、铝、镁、钛、硬质合金等高端产品的开发,积极组织行业科技攻关,力争取得明显突破。
行业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明确
张洪国指出,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发展战略重点是:优先发展资源、能源、环境共性技术,解决行业重大瓶颈问题;把握未来有色金属新材料的发展趋势,把掌握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作为迎头赶上的重点;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工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技术保障。二是要发挥综合性的行业协会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中的参谋作用,为国家科技计划制订与实施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对有色行业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各项科技计划中相继安排了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和镁合金、铝加工等项目,有力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但由于有色金属行业种类多、产业链长且市场需求增长相对较快,国家科技经费用于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资金强度明显不足且比较分散。
为此,张洪国建议围绕制约行业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瓶颈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大对行业重大、关键性、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详见相关链接)。
另外,自工业部门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协会在统筹全国优势资源上发挥了应有作用。但是,随着地方、区域及其他投资主体的参与,项目组织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这就在客观上限制了协会难以从国家的高度组织和开展重点科技项目的研究工作。
对此,张洪国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组织科技项目立项实施过程中,加大行业协会的参与力度,在项目的立项评审、管理、验收等环节,吸收行业专家参与,以便项目能够真正体现国家利益和实际需要。希望能利用机械、钢铁、有色、煤炭、化工、建材等综合性工业协会在科技工作管理体系中的良好基础和行业管理优势,为其提供稳定的渠道,将其选择、推荐的行业共性技术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
对 有色金属 有何见解?请到 有色金属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