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原材料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国内钢厂为何不愿“减产保价” |
|
http://cn.newmaker.com
8/10/2005 11:42:00 AM
佳工机电网
|
|
国际钢价在今年一季度高位攀升后,从4月中旬开始下跌,5-6月跌幅加大。6月末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到135.6点,比2004年9月末161.2点的最高价位,下降25.6点,降幅15.88%。为应对价格下降局面,减产成为境外钢厂的主动选择。今年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同比增长7.6%,但除我国之外,世界其他地区的钢产量仅增0.6%,我国增长达28.3%。目前,全球已宣布的二、三季度减产量至少有400万吨,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米塔尔集团计划将北美、欧洲和全球其他地区(包括阿尔及利亚、哈萨克斯坦和南非)钢厂的3季度产量削减100万吨,阿塞洛集团计划在3季度继续限产,并将薄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2季度的水平,即80%。今年上半年,阿塞洛集团已经将钢材产量削减了180万吨。 同时,其他企业也纷纷减少三季度的产量,如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减产20万吨,新日铁减产30万吨,英荷合资Corus公司减产16万吨/月,德国Salzgitter公司减产5万吨,保加利亚薄板企业Kremikovtzi减产8万吨,相当于实际产能的20%。
反观国内,未见任何一家钢厂采取实质性的减产举措。对此,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目前生产钢材仍有较高利润,厂家宁可降价也不愿减产,这只反映了事物的表象。
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正是国内外钢铁市场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国内外钢厂采取不同的企业行为。按照“贝恩分类法”,如果行业集中度CR4(前四名最大公司产量占全行业产量的比率)小于30%, 则该行业为竞争型;如果CR4≥30%则该行业为寡头垄断型,65%75%为极高寡头垄断型。
2004年,主要国家钢铁工业集中度CR4为:巴西99.0%,韩国88.3%,日本73.2%,印度67.7%,美国61.1%,俄罗斯69.2%。因此说,国际钢铁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甚至是高集中寡头垄断型、极高寡头垄断型。
寡头垄断市场特征是,少数具有垄断地位的生产者起着支配作用,每个寡头生产者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又是非常接近的可替代性产品,因而当每个寡头生产者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时,都会因为影响到整个市场而使其他生产者的利益也受到影响,利益受到影响的其他生产者就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这些对策措施的实施,反过来又会影响首先做出决策的生产者的利益,形成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市场中那些弱小企业受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成本等因素制约,在价格决策中是没有影响力的,只能自愿或被迫跟随寡头定价。另外,由于大量投资、专利权垄断和产业内原有企业的协调行为等因素,进入壁垒很高,新企业很难进入该产业。
价格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市场竞争手段,寡头垄断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价格竞争。但是,在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 由于寡头厂商实力相当,某个生产者运用价格竞争手段以后,很可能会引起其他生产者的报复,反而使自己遭受到更大的损失,因而价格竞争不能成为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主要竞争手段。为避免价格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寡头们通常通过协商或暗中勾结等手段来协调价格,以控制市场,获得垄断利润。其主要手段为,生产相似产品的独立企业为了控制市场,以口头或文字协定方式联合起来以提高价格、限制产量,获取最大利润。当前国际钢材市场从历史高位向下调整,面对国际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下降的局面,米塔尔、阿塞洛、新日铁等世界钢铁寡头们默契地(或者秘密协定)纷纷减少产量来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尽可能支撑国际市场价格,获得更大利润,减产保价在寡头垄断市场中一个合理的市场行为。
2004年中国钢铁工业集中度CR4仅为15.7%,钢铁市场是垄断竞争市场(当然,个别钢材品种市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如电工钢、管线钢等)。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有大量的钢铁企业,每家占的市场份额都很小,国内单个企业(如宝钢)不像国外钢铁垄断巨头一样对市场有很强的驾驭能力。钢厂对市场可以施加有限的影响,是钢材市场价格的影响者,但不能决定相互勾结,控制市场价格。由于企业数量多,使得企业之间很难达成价格协议,即使达成了价格协议,也无法保证所有企业严格遵守,价格竞争是垄断竞争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方式。这意味着,面对市场变化,钢厂宁愿调整出厂价格也不肯轻易做出减产、让出市场份额的决定。1999—2001年间的国内钢铁市场已经演示过这一市场行为。由于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钢铁行业徘徊在亏损边缘,2000年、2001年国家冶金局再三要求钢铁工业减产10%,把钢产量控制在1.1亿吨,然而实际结果是非但没有减产,而且继续增产,1999年钢产量1.23亿吨,比上年增长7.64%,2000年1.28年亿吨,增长4.17%,2001年1.52亿吨,增长18%。因此说,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限产保价”在国内缺乏可操作性,至于“行业自律价”也是行不通的。
|
对 工业原材料 有何见解?请到 工业原材料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