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正在迈入石油装备制造的国际标准化之路” |
|
http://cn.newmaker.com
12/18/2008 11:38:00 AM
佳工机电网
|
|
“中国正在迈入石油装备制造的国际标准化之路”,前不久,在国内首次举办的石油石化装备标准化国际研讨会上,一位外国专家如是说。他的观点在会场引起共鸣,因为这句话正好概括了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工作的进行时状态。
国际化之路如何走,怎样走好,成为石油装备制造业必须勇敢面对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国际化号角已经吹响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这是商业运行几百年来的经典总结。
标准被称为技术制度,它是先进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浓缩,代表着一个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也给予这个企业话语权。其实,不仅对于企业,对于行业和国家,标准有着同样重要作用。
近年来,标准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带动技术发展的作用日渐明显,特别是在石油装备制造领域。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石油装备年出口量已达到40多亿美元,而标准已经成为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战略的桥梁和重要技术支撑。业内专家认为,今后随着石油装备出口量的逐年增加,以及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的增长,标准在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国际化步伐中发挥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基于这样的认识,2001年,石油装备的国际标准化战略由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吹响了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标准国际化的号角,而“国际标准本土化和本土标准国际化”是这一国际化战略的两个行动方向,即“引进来”和“走出去”。
截至2008年6月,我国共制定发布石油装备标准493项,基本形成了覆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等专业领域的石油装备标准体系。而现有石油装备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179项,采用标准数占现有标准数的36.3%。
同时,采标工作重点已由美国石油学会的API标准向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标准转移,后者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以往我国采用的API标准占所有采标项目的71.5%,ISO标准只占21.2%。而近年来,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加大了采用ISO标准的力度,2008年计划采用的ISO国际标准就有45项。
这些都表明,国际标准本土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石油装备制造标准“引进来”工作在有序前行。
国际化脚步的前世今生
著名的ISO/TC67第28届年会于10月底在北京举行。ISO/TC67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设备材料及海上结构技术委员会。这次年会在中国举行,恰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中国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30年,极具历史意义。
开放的中国在国际石油石化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应该为国际技术制度发挥更大作用。这一点在随后举行的全国石油装备制造标准国际化论坛上得到证实。作为ISO/TC67年会的一个部分,石油装备制造标准化论坛吸引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界人士。在会议上,中国加快实施石油装备标准国际化成为各方人士的共识。
ISO/TC67管道输送系统分技术委员会主席JanOudeHengel说:“中国建设了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希望中国很快加入我们的组织,和我们分享管道输送系统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这个分技术委员会已经有25个国家成为参与成员。
在这次会议上,关于抽油杆和管线管的两个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你们可以将自己的东西申请形成国际标准。”ISO组织的专家建议。
“这可能会成为我国首批进入国际标准的提案。”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郭军这样评价,他说:“我国今年已经成为ISO的常任理事国,而由中国发起提出的国际标准却寥寥无几。石油石化行业在国际标准化的进程中是走在前列的,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国际标准化的一个行业。”
其实,我国石油装备标准化之路从一开始就带有国际化影子。早在1948年,史久光先生第一次将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标准带回国内,由玉门油矿机械厂参照试行,开创了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业标准化的新纪元。截至目前,与石油装备有关的104项国际标准,我国采用了38项,采标率为36.5%。而我国的目标是,“十一五”末或“十二五”初,石油钻采设备与工具对口国际标准化采标率达90%以上。
走出去,即日启程
如果说,标准“引进来”方面我国有着扎实的历史根基,也有着良好的发展规划,那么在标准“走出去”方面,我国则无可借鉴的经验,更无具体的时间表。“据我所知,目前我国在石油装备制造领域的先进标准还未被ISO组织采用过。”郭军表示。
这并不代表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一无是处”。游梁式抽油机、石油钻机的顶部驱动装置、电动潜油泵等都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产品。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在物探、测井、钻井和采油装备方面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
研讨会上,中国海油北京研究中心何保生的发言引起了4名中外专家的提问,他谈的是中海油自主研发的海洋模块钻机。“这么好的东西,我建议你们申请为国际标准。”一位外方专家说。自1988年API发布的“最小自持式平台钻机系统规范”废止后,海洋模块钻机再也没有新的通用国际标准发布。
“我们的技术和标准还有需要加强、完善的地方,而且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我们还是小学生,还需要不断学习。”何保生解释,而外方专家这样回答:“你们不要谦虚,要勇敢一些。”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还显得颇为生涩,这种自我限制和束缚影响了装备标准走出去的步伐。不过经过国际性会议的交流与碰撞,相信石油装备标准国际化之路会更加顺畅。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介绍:“目前我们正组织相关企业编写国际标准提案,为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做好技术准备。”这些提案包括《石油钻井用顶部驱动装置》、《石油钻机用电气设备规范》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装备技术标准,共有10多项。
中国已经站在了石油装备制造国际标准化的舞台上,而这将是一个好的开端。
国际标准: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重要的是参与到ISO、API等国际标准制定进程当中,这样才能提出自己的需求,国际标准才能满足你,为你服务。”卡塔尔石油公司莫亚德A·阿扎维的这种观点,解释了石油装备制造标准国际化的因由。
标准国际化,更是分享技术,提高石油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过程。
近年来,我国石油工业在引进国际标准,积极贯彻国际标准方面进步迅速,这对石油装备制造技术的提高和装备出口发挥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积极自我创新,在物探、钻井、管输等装备制造方面积累了诸多先进技术,有一些甚至是国际领先水平。如何让这些标准“走出去”,成为国际化标准,也是标准国际化的重要工作。对这种标准的“走出去”,ISO组织持欢迎态度。这是因为,数十年来,ISO正是靠着这种“集各家之所长”的机制,引领着国际石油工业的技术进步。
让我们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开放的心态、更开明的机制来推动石油装备制造标准国际化的步伐。
|
对 石油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石油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