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裁员促使商业机密岌岌可危 |
|
http://cn.newmaker.com
12/16/2008 12:41:00 PM
佳工机电网
|
|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仍在咆哮,并已经从金融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据报道,次贷危机正在快速向经济危机转变,并将对全球的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美国众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美国三大汽车巨头讨要“救命钱”未果后,资本市场迅速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打入“可能破产”之列。银行业也同样难逃厄运,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11月25日发布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全美约8500家商业银行和吸储机构中,有171家被列入“问题银行”名单,远高于第二季度的117家。这也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数字。
不难看出,实体经济正在面临严重的受挫局面,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实体经济个体的企业,该如何抉择、如何生存、如何发展,显然已成为他们不得不正视的重要战略问题。
离职人员使商业机密外泄
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衰退,致使很多企业和机构开始实施裁员来“御寒”。一时间,裁员风波似乎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发不可收拾。
10月6日,全球电子商务巨头eBay正式宣布裁员10%,约1500名员工; 10月30日,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传出裁员1200人的消息; 此间又有消息称国内视频网站土豆网的投资人也开始着手开源节流,并内部宣布将裁员20%。
事实上,近期裁员的企业还远不止这些。对于大多数企业用户而言,裁员是控制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无奈选择。但在企业实施裁员措施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一个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由离职人员带来的商业机密外泄问题。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半数的员工承认在离职时会带走原公司的资料。而且,在这种恶劣环境的逼迫下,有些员工会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将公司的商业机密出卖给竞争对手。更有甚者,为报复企业的裁员行为,将客户信息、技术文档、设计图纸、财务报表等商业机密删除或恶意破坏。除了员工,各大企业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抢占市场份额,恶意挖人、商业窃密等事件屡见不鲜。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本是中国的一句成语,而此刻则恰是美国金融危机对各大企业影响的真实写照。北京思智泰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昊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企业正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对外,需要抵挡住金融风暴的威胁; 对内,需要规避离职人员带走商业机密的风险。”我们不禁要问,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企业,该如何转危为安呢?
信息安全投资彰显价值
毫无疑问,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之下,要想安然地度过这个“冬天”,各大企业必须得适时调整策略,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商业机密的保护。在此过程中,对于信息安全产品的投资是不容忽视的。刘昊宇指出: “信息安全投资将带给企业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从管理角度来讲,可实现管理效率的蜕变,通过加强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节省运营开支; 二是协助企业实现业务模式上的蜕变,这种蜕变意味着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具体来讲,这两大优势与企业的整个IT管理、信息安全的措施紧密相关。管理上的蜕变,意味着对企业生产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业务模式蜕变来分析,企业讲创新,需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必然涉及到机密信息的保密问题。在目前这种混乱的局势下,企业在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保密管理,将存在严重的信息泄密威胁,这将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况且,信息安全属于“危机投资”,如果等到商业机密失窃后才意识到其价值,显然为时已晚。企业应当运用前瞻性的眼光,选择合适的安全服务商来为商业机密保驾护航。
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安全服务商也在求生存、求发展,一场行业洗牌在所难免。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谁能巩固自己的现金流,更好地稳定核心人才,更有效地提高信息化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谁就能在这次危机大潮中化危为安、脱颖而出。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