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电力设备展区 > 中小型发电机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中小型发电机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改革开放30年 哈电集团收获着光荣与梦想
http://cn.newmaker.com 11/27/2008 9:51:00 AM  中国工业报
改革开放30年 哈电集团收获着光荣与梦想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集团”)这个共和国装备制造业的长子,近年来,在董事长宫晶的带领下,在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风起云涌,重大项目实现多个第一,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的第一任期的经营业绩考核“绩效进步特别奖”、中国企业500强第173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89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142名、中国企业纳税200佳第142名(排名摘自中国企业联合会2008年公布结果)……一步步收获着光荣与梦想。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无不浸透着哈电人的智慧和心血。让我们借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追溯哈电集团的成长轨迹。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30年前,面对“10年浩劫”造成的经济凋弊、思想僵化的艰难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毅然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之路。从此,古老的中国开始迈出了历史性变化的第一步。“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中国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洋看世界。哈电集团从此也迎来了走向更加繁荣发展的明媚春天。

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从居民收入的增加到全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30年来,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硕果举世惊叹,国家GDP总量,由1978年的3600多亿元增至2007年的24万多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000多亿元激增到2007年的5万多亿元。中国社会追求的总体目标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现在进一步开拓了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中华民族以更自信和成熟的心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潮流。30年来,哈电集团,这个在共和国成立伊始创建、伴随着共和国的繁荣发展壮大起来的、我国现代化工业最具代表性的国有企业,目睹了这个巨变的全过程,并且以自己的辉煌业绩,展示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变。

哈电集团这个代表当今装备制造业最高水平之一的、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特大型骨干企业之一,它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体现企业自身能力的提升,更代表着国家制造水平的赶超,是国家经济技术实力和国防实力的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仅为184万千瓦,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由于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出于战略考虑,国家做出重工业转移的重大决策。1951年6月6日,在哈尔滨原来赛马场的旧址上,共和国第一个电站设备制造基地开始破土兴建,并相继扩大规模,之后又启动了5项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哈电集团就是在国家“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项沿革发展而来。至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舰船动力装置、电力驱动装置研究、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是中央管理的53家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

哈电集团创建之初,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全面引进了其高、中压火电机组和中、小容量水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形成了从5万~10万千瓦高压及超高压火电机组和10万等级以下水电机组为主导产品、年产量达100万千瓦左右的生产能力,自主制造完成了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电机组和第一套2.5万千瓦火电机组;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开发设计并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新安江7.25万千瓦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开创了国内发电设备自主设计制造的先河。与前苏联的关系破裂后,受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方针的指引下,企业进入了封闭的自我发展阶段。

走过50年代的仿制、60年代的自我发展的阶段,哈电集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生产了一大批重要产品,为我国奠定了具有一定规模、相对比较完整的发电设备工业基础,在新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发展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页。“文革”10年,中国工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哈电集团不可避免地遭受了这场浩劫,进步的脚步放慢,甚至停滞。

1978年,是开创历史新篇章的一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是中国历史的标志点,是实现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哈电集团也与祖国同步,从此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改革开放的30年,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改革开放的30年,赋予了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无限生机。改革开放的30年,哈电集团也从早期仿制的狭谷走上了自主研发的康庄大道,实现了做强、做大的奋斗目标。

30年驻足回眸,开放,让哈电集团举目天殊,蓄势待发

作为中国最早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哈电集团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负起了“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振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历史使命。30年来,哈电恪守使命,履行着共和国长子的职责。30年来,哈电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技术领先和产业进步方面,很好的发挥了中央企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之路,带动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新跨越,实现了发电设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国家电力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哈电集团大胆走出去,加大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瞄准上容量、上等级的目标,引进并掌握了欧美一些跨国公司先进的30万千瓦、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三大主机技术,10万千瓦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CFB);以及70万千瓦大型混流式水电技术等。在与世界跨国公司广泛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合作制造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如当时国内最高水头的鲁布革15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当时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国内推力负荷第一的水口电站20万千瓦高水头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转轮直径分别位居当时世界第三和第四位的五强溪和岩滩水轮发电机组;当时国内运行单机容量最大的二滩电站5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6500兆伏安冲击式发电机填补了我国在该项技术领域的空白;试制完成我国首台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

进入21世纪,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迎来了新的空前的发展机遇,哈电集团也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这一时期哈电集团瞄准高效、环保等国际领先技术,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力度,先后引进9FA重型燃机及蒸汽-燃气联合循环机组制造技术、60万千瓦超临界火力发电三大主机技术、60万及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力发电三大主机技术、30万千瓦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技术,以及高压加热器、除氧器、冷凝器技术、湿法脱硫和脱硝技术等等。合作生产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70万千瓦三峡左岸机组;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沁北60万千瓦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玉环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形成两个系列的10万~30万千瓦等级CFB环保锅炉,占据着国内50%以上的市场,并出口国外,保持了在清洁煤燃烧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制造完成了65万千瓦秦山核电汽轮机、发电机;试制成功国产首台100万千瓦核电站汽水分离再热器;制造完成了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山西大同60万千瓦空冷汽轮机;合作制造了5台4.5万千瓦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完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等等。

30年来,哈电集团以其雄厚的实力和博大的胸怀,在发电设备高端领域不断前行。从容量20万千瓦跃升到100万千瓦等级,结束了中国的发电机组在高能耗、小容量低谷的徘徊;从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到超超临界等高参数的疾速跃进,哈电集团掌握了当今世界最先进、最节能、最环保的发电设备技术;从常规火电机组到核电机组的跨越,哈电集团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技术封锁,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可以独立建造核电站的国家。30年来,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哈电集团深深体味了“曲栏幽榭”的“寒窘”味道,更看到了广阔“郊原”的浩荡春色。企业要发展,就要拓宽视野,要走出去,融入市场,适应市场;企业要发展,更要自强不息,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30年来,哈电集团以自己踏实、卓有成效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奇迹。走出去的哈电集团举目天殊,走出去的哈电集团让世界刮目相看。

30年细数风流,创新,打造了哈电集团的国际品牌,与强者共舞

作为中央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引领中国电力装备的发展方向、举起振兴民族工业的飘扬旗帜,是哈电集团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30年来,在不断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哈电集团提升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着中国电力装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发电设备制造的舞台上,哈电集团与强者同台竞技。

首获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最高荣誉。1980年底,哈电集团成功制造出当时我国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后又相继完成了12套。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设计、自主制造的大型水电机组,在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机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质量金牌,这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获得的最高荣誉。葛洲坝12.5万千瓦水电机组的成功研制,为后来的三峡巨型机组的制造做了技术和人才上的储备,当时机组研制的负责人梁维燕先生后来光荣地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引领中国电力装备发展的起跑。在成功消化、吸收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30万千瓦、6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套技术的基础上,哈电集团于1986年底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套亚临界60万千瓦发电机组,该机组于1988年12月在安徽平圩电厂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历史。该技术在1991年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成果奖。当年李鹏总理“平圩不平常,单机甲中华”的题词,是对哈电集团发电设备产品的最好评价。

作为国家863计划中引进超超临界机组技术的依托工程,华能玉环电厂规划装机容量为4×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是国内第一个单机容量达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的电厂,哈电集团义不容辞地站在了引领中国电力装备发展的起跑线上,仅用了29个月时间(是目前世界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建设最短的)成功制造出我国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这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引进消化开发已取得成功。该机组的制造完成创出了多项“全国之最”:国内单机容量最大、运行参数最高、机组发电煤耗最低、技术含量最高,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燃煤发电机组。在机组性能方面,热效率高达45%,比亚临界机组提高5%~6%,比超临界机组提高2%,单位发电煤耗为272.9克/千瓦时,比超临界机组低7克~11克/千瓦时;机组设计采用低NOX燃烧器及先进燃烧技术,NOX 排放更低。哈电集团此项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在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中,哈电集团首台套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成套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国电泰州1号于12月4日22时一次通过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标志着哈电集团已经具备成套生产大容量、高参数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能力。

争当推广清洁能源应用的先锋。在引进、消化核电技术的过程中,先后为岭澳核电站、秦山一期、巴基斯坦恰希玛一期项目提供了汽水分离再热器、650MW汽轮发电机组、主泵电机等主设备。其后,哈电集团以掌握并不断创新优化的亚临界60万千瓦等级汽轮机技术在市场中赢得了主动。首台机组于2002年2月6日在秦山核电联营公司二期核电站实现核蒸汽冲转并网成功,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行。经考核,哈电集团研制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两台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重要性能指标均达到并优于设计值,创造了中国核装置发电连续安全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纪录。该机组是哈电集团以自己力量为主研制的中国首台最大容量核电汽轮机,它的成功,不仅表明我国自主研制大型压水堆核电汽轮机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通过该机的设计、制造,哈电集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核电质保体系,为设计、制造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哈电集团的成功令世界震惊,哈电集团的成功赢得了市场的信赖,哈电集团的成功更打造了自己引以自豪的国际品牌。

凭借着这样的技术优势与良好信誉,在2007年,哈电集团取得了为世界首座装备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浙江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研制两台125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合同,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上首个进军三代核电领域的汽轮机制造企业。同年,又被确定为AP1000蒸发器承制单位和核主泵电机国内惟一承制单位。至此,哈电集团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三代核电市场首批设备供应商,在核电技术发展的征途上,哈电集团又迈出了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一步。2008年6月,国内惟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安装和自主调试的恰希玛核电站二期工程蒸汽发生器竣工庆典仪式,在哈电集团的生产车间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哈电集团已完全具备自主生产核电蒸汽发生器能力,成功挺进核岛主设备领域并打入国际市场。恰希玛项目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哈电集团核岛主设备业绩的新突破,树立了哈电集团核电发展新的里程碑,对进一步扩大国内外核电市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捍卫了哈电集团在国内外核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开创我国巨型水轮机组制造的新纪元。改革开放以来,更值得骄傲的是哈电集团创造了闻名全国的“三峡模式”,这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一个成功的典范,得到了国家领导及有关权威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有关领导在国家科技大会上把哈电集团依托三峡工程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中国企业的典型给予了高度赞扬。在承揽左岸8台分包任务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哈电集团向国外合作伙伴派出了最强的技术力量,全过程参与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在消化吸收的同时,针对引进技术在转轮稳定性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重大技术创新,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峡右岸机组水轮机转轮,用6年时间完成了从分包商向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角色转变。在其后独立承揽设计制造的三峡右岸机组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哈电集团又大胆创新,把自主研发的空冷技术应用到巨型水轮发电机上,成功地制造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开创了我国巨型水轮机组制造的新纪元。这一自主开发的空冷技术在巨型水轮发电机组上的成功应用,使哈电集团相继签约了龙滩、小湾、拉西瓦、构皮滩等30台70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制造合同,几乎包揽了这一时期国内所有空冷技术巨型水轮发电机的制造任务。

2008年8月28日,在北京奥运盛会胜利闭幕之际,带着奥运成功的巨大喜悦,哈电集团又迎来了一件盛事,成功签订了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合同,总额高达44.27亿元。这是我国水电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先生表示,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招标采购,充分利用了三峡机组国产化的成果,进一步推进了大型水电设备的国产化进程。这次采购的机组单机容量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溪洛渡电站18台机组单机容量为77万千瓦,向家坝电站8台机组单机容量为80万千瓦,而目前世界上已投入运行的最大水电机组只有哈电集团为三峡研制的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机组。哈电集团将再一次挑战自我,向另一个新的世界高峰冲击。三峡总公司再一次选择了哈电,这既是对哈电集团的信任,更是鼓励和期望,哈电集团有信心、有能力续写辉煌,为业主提供更优秀的机组,为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带领中国发电设备制造的品牌走向世界。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为了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哈电集团组建了全资子公司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994年在香港H股上市)。1983年,哈电集团在巴基斯坦成功建设了古杜电厂,实现了中国重型装备首次商业出口,迈出了哈电集团产品走向世界的第一步。2001年,哈电集团签署了“苏丹吉利2×206B联合循环电站工程EPC总承包合同”,这是中国公司在非洲承建的第一个大型交钥匙电站工程项目,该项目的顺利完工,获得苏丹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苏丹总统巴希尔先生在苏丹吉利一期工程竣工典礼上动情地说:“是谁给苏丹人民带来了光明?是中国哈电集团的朋友!感谢你们!”麦络维项目是哈电集团承建的第一个大型专业输变电项目,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单个工程线路最长的项目,同时也实现了中国500kV输变电设备出口零的突破。该项目是麦罗维大坝项目的配套项目,是苏丹北部地区的主干电网,它将从根本上解决苏丹的用电短缺问题,被苏丹人民称为“苏丹的三峡工程”。一流的技术和良好的信誉,让哈电集团打开了非洲市场,相继又承接了苏丹吉利二期、三期工程等众多项目。因在苏丹吉利二期工程的出色表现,2007年4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苏丹工程项目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三年前,来自非洲的刚果(金)代表团访问中国,商讨进口中国水电站的项目时,刚果(金)方面指名要求购买哈电集团的水电机组。原来在此之前,哈电集团承建过一座被刚果(金)人称为“毛泽东电站”的水电站。刚果内战爆发后,该电站的工人全部撤离,一年多之后,当人们回到这座长久无人值守的电站时,惊奇地发现机组运转一切正常。从此,“哈电制造”这个中国发电设备制造的知名品牌,在刚果(金)人心目中就成了质量可靠、值得信赖的代名词。

2006年4月,哈电集团与澳大利亚HRL公司正式签署400MW褐煤电厂开发项目合作协议,这是哈电集团的产品首次打入发达国家。2008年5月,哈电集团正式签订俄罗斯特罗伊茨克2台66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三大主机供货合同,合同价值约14.5亿元人民币。中国大型发电设备项目首次打入俄罗斯市场。除了体现出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外,更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当年依托前苏联技术起步的中国电站设备制造业,已经拉开了产品反向出口俄罗斯的序幕,实现了由建厂初期引进前苏联汽轮机制造技术到向俄罗斯提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大容量汽轮机的转变。

哈电集团离不开世界,世界需要哈电集团。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哈电集团工程总承包建设已经具备了经营火电站、水电站、联合循环电站工程的总承包和设备的成套业务,具备了承建与电站相关的输变电设施和公用设施的能力,并且获得ISO9001及美国FMRC认证,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电站建设公司之一。1983年以来,哈电集团先后在国内外以工程总承包和设备总成套的方式承建了20多个电站工程项目,总装机6658MW,产品遍布世界20多个国家。

新机遇带来新挑战,新挑战催生新思维,新思维引领新产品,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新市场带动新趋势,新趋势引导新世界。这是哈电人领悟出的“思路决定出路”的真谛所在,这也是涌动在哈电人心潮中的激情动力。30年来,哈电集团将一座座发电机组镶嵌在祖国的锦秀山河上,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发射着不竭的光源。30年来,哈电集团在合作中积累,在积累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打造着国际品牌。30年来,哈电集团用踏实、卓有成效的努力,在共和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矗立起了一座座丰碑。

30年抚今追昔,发展,让哈电集团今非昔比,信心百倍阔步向前

日月轮回,时光荏苒,改革开放已走过30个春秋。站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蓦然回首,改革开放的30年,哈电集团走过的是科技不断创新的30年,是改革不断深化的30年,是管理不断进步的30年,是市场不断扩大的30年,是职工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的30年。

30年来,哈电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哈电集团的组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成果。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加快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水平和能力,适应发电设备市场成套的需要,在国家的支持与鼓励下,由原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绝缘材料厂、阿城继电器厂组建了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从此,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哈电集团迈出了前进的步伐。在“主业精、辅业兴”的思想指导下,相继在1995年成立了哈尔滨进出口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了哈尔滨动力科贸股份公司,1998年成立了三利亚有限公司,同年完成了对佳木斯电机厂兼并,2002年成立了哈电秦皇岛重型装备公司,2006年成立了哈电交直流公司,2007年成立了哈电阀门公司,2008年又开始筹备成立哈电集团风电公司。30年来,按照哈电集团的发展战略,不断延伸着自己的产业链条,拓宽着企业的发展路径,如今已经形成了“多电并举、齐头共进”的良好格局。

30年来,哈电集团的机制不断创新。20世纪90年代期间,经国务院、原机械工业部和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电集团在国内率先进行体制改革,将生产经营主体组建成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公司(下属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1994年在香港联交所H股上市,之后又两次成功增发。将原“三大动力厂”的生活、后勤等服务部门,分别组建成哈尔滨哈电实业开发总公司、哈尔滨哈锅实业开发总公司、哈尔滨哈汽实业开发总公司、哈尔滨三联实业开发总公司,隶属于哈电集团。1998年完成了对哈尔滨绝缘材料厂的改制工作,成立了哈尔滨庆缘电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完成了对阿城继电器厂的股份制改组工作,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深交所A股上市。

2003年完成了哈电消防大队重组,这是哈电集团真正打破了几十年来各成员企业生活后勤服务系统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打破传统封闭结构进行资产重组的有益尝试,是哈电集团资产重组工作上的历史性跨越。同年,实施了各成员企业职工医院自负盈亏、独立核算。2005年整合了各成员企业的技校,并正式通过国家劳动部专家评估组的验收,批准成立哈电集团高级技工学校。按照国家“859号文件”的精神,哈电集团着力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工作。截至目前,共分离29个单位,分离三类资产26532万元,安置富余人员2594人。2006年,完成了哈电集团范围内12所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和4个公安机构的移交工作。2007年,对重新确立行业的龙头地位的佳木斯电机厂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

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地过程中,员工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员工的精神面貌在不断地改变,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更加充分地发挥。

30年来,哈电集团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伴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哈电集团的装备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目前,已装备有各种科研、试验、加工、检测等主要设备6000多台。其中精、大、稀设备千余台。如320吨转子高速动平衡装置、高水头水力试验台、3000吨推力轴承试验台、4兆电子伏特直线加速器、8000吨油压机,及一大批数控多功能镗铣床加工中心等。为了制造百万千瓦级核电、大型燃机及大型水电设备,建设了秦皇岛大件出海口基地。目前,哈电集团关键装备和制造能力均保持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际发电设备领域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强综合实力的著名厂商。

30年来,哈电集团的运营质量不断提高。春浓自有花开时。自2000年以来,哈电集团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主要经济指标跨越式攀升,连续多年创历史最好水平。发电设备产量从2000年的395.4万千瓦到2006年2704.6万千瓦,年均增长率64.8%;主营业务收入从2000年45.5亿元到2006年308.7亿元,年均增长率55.9%;利润总额从2000年4074万元到2006年13.9亿元,年均增长率84%;从业劳动生产率从2000年的平均每人2.63万元到2006年的平均每人16.7万元,年均增长率45.8%。2007年,企业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创利能力继续显著提高,预计实现发电设备产量3006.8万千瓦、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90亿元、利润总额22亿元、正式合同签约额完成520亿元。

2000年以来完成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发电设备产量超过了过去51年的总和,实现了国企再创辉煌的宿愿。从建厂到2007年底,56年间,哈电集团工业总产值总量是1176亿元,2000年以来完成788亿元,占总完成量的67%;销售收入总量1268亿元,2000年以来完成858亿元,占68%。发电设备总产量15404万千瓦,2000年以来完成8458万千瓦,占55%。

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管理企业中推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哈电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从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入手,自树目标、自加压力,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建立了责任落实和传递压力的机制,层层分解落实业绩考核目标。在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哈电集团内部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修订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使得业绩考核更有针对性,更具独立性,更能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真实经营业绩。业绩考核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大大增强了企业内在动力,加快了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促进哈电集团的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在2004年~2006年第一任期业绩考核中,是哈电集团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三年,利润总额为13.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9倍,年均递增221.5%;发电设备产量从2003年613万千瓦跃升到2006年的2705万千瓦,增长了4.2倍;主营业务收入从58.6亿元提高到308.6亿元,增长了3.4倍,第一任期的经营业绩考核取得佳绩,荣获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的“绩效进步特别奖”。

30年来,哈电集团实践着“为中国经济注力,为人类生活增光”的宗旨。30年来,哈电集团精心打造着中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的巨型航母。30年来,在改革开放风霜雪雨的洗礼和浪高云涌的搏击中,哈电集团用自己殷实的智慧与劳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哈电集团收获着光荣与梦想。

30年,让哈电集团走向了成熟。30年,让哈电集团积累了硕果。30年,让哈电集团沉淀了自信。30年,让世界认识了哈电集团。放眼未来,“中国最好,世界一流”依然是哈电集团不变的目标,哈电集团将继续张开自主创新的风帆,承载着振兴中国民族工业的豪迈信念,阔步向前。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中小型发电机展厅
柴油发电机组, 汽油发电机, 燃气发电机组, 移动电站, ...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中小型发电机的新闻:
·[图]Crestchic助力China Ship Building Corporation进行船载发电机测试 3/15/2018
·阿尔斯通获国内三家核电站供应应急柴油机组合同 4/6/2010
·重庆能源集团建长江漂浮物发电厂 11/27/2008
·清能华福公司获得50台1.5MW风力发电变流器订单 11/24/2008
·[图]苏巧思:中国是阿尔斯通全球战略核心 11/19/2008
·[图]辉煌30年:消化吸收发电设备比肩国外先进 11/19/2008
·东芝水电设备有限公司将在华投资1.7亿元以扩大生产规模 11/17/2008
·百万超超机组领跑 东方电气紧盯高端市场 11/13/2008
·世界风力发电机制造巨头选择SIMPACK 11/11/2008
·盯紧世界前沿 上海电气重装设备制造硕果累累 11/11/2008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电力设备展区 > 中小型发电机展厅 > 中小型发电机新闻

对 中小型发电机 有何见解?请到
中小型发电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