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培训/工业设计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经济催生了世界航运市场的繁荣 |
|
http://cn.newmaker.com
7/11/2005 10:04:00 PM
人民日报
|
|
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由208艘船舶和2.78万人组成的远洋船队七下西洋,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当时的中国,也凭借着在船舶建造、天文航海、气象预测等方面的领先技术,成为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航海大国。
如今,改革开放的新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胸怀和气概,重新向航海大国大步迈进。2004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船队总运力在世界船队总排位中名列第四,集装箱船队总量居世界第五位;在全球十大港口中我国就占据了5个……
海运生产力快速发展
2004年,我国外贸货物量的90.6%由海运完成,其中我国海运进口铁矿石2.1亿吨,约占全球进口量的30%;水路进口原油1.1亿吨,较2003年增长21.5%,占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90%。此外,在北煤南运、西煤东调中,60%以上的运量也由“铁水联运”方式承担。
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苏新刚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运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对船舶运力结构、港口泊位结构、企业结构、运输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我国海运事业已经基本适应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的需求,为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和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新刚说,我国海运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1430个港口,3.4万个生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44个,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1.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6160万标箱。
二是船舶运力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04年底,全国拥有远洋运输船舶2071艘,净载重量3258.99万吨,载客量1.40万客位,集装箱箱位57.98万TEU。
三是船舶运力结构和港口码头泊位结构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建立以技术和船龄为标准,以市场调节为手段的新型运力调控方式,促进了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2004年,中远集团集装箱运力居世界第九位,中海集团集装箱运力居世界第十位。目前,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8500箱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舶、30万吨级油轮、20万立方米的LNG船舶正陆续加盟我国船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群初具规模,一批专业化大型原油、铁矿石、煤炭码头和主要干线港能够接纳第四代以上集装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的建成,以及老港区的功能调整和老旧码头的技术改造,促进了港口泊位结构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企业结构和运输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为提高综合运输效率,1997年交通部选择两家大型外国航运公司在我国开展集装箱运输服务试点。2001年,中远集团、中外运集团、中海集团先后成立物流公司,并初步建立了覆盖国际国内的服务网络,各主要港口也相继建立起港口物流园区和完善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大型骨干航运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船队规模约占全国的1/2;港口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提高,上海港等8个港口吞吐量超过亿吨。
市场体制逐步完善
“我国海运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海运市场对内、对外开放的推动。”苏新刚介绍说,近年来,《海商法》、《港口法》和一批法律、法规的出台,为水运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法制保障。在对内开放方面,目前,海运市场准入由严格的审批制逐步转变为登记制;运价完全放开,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调整;全面放开海运服务业市场,鼓励各类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
在对外开放方面,率先进行中外合资、独资设立航运企业、集装箱运输服务企业试点;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特许设立五家中外合资船运公司从事国内港口之间的化工品运输;允许外商按照中国法律投资港口码头建设,并在成片开发的区域内开展装卸经营活动;符合技术和海事有关规定的外国船舶,均可开辟挂靠我国港口的班轮和非班轮航线;符合国际海运条例规定,外国企业均可在我国开展无船承运业务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进出我国的国际班轮航线基本上由中国公司执行,如今,外商在我国设立的各类海运、港口、服务企业和代表处已达700多家,其中,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前20位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在我国都设立了独资、合资公司或办事机构。在我国2100多个近洋航班和279个远洋航班中,境外航运公司分别占有44%和71%的份额,可以说,我国港口准入的开放程度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开放水平。
海运市场的对外开放,为我国海运业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提供了可能。目前,国内大多数集装箱码头采用了中外合资的经营方式,信息化程度和集装箱装卸效率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盐田港为例,目前,一个泊位年装卸集装箱100万箱,远远高于欧美三四十万箱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到国外设立的各类企业代表机构也超过了500家,我国船舶已挂靠世界100多个主要海运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个港口,进出口海运量更是占到全球海运总量的1/5。
向海运强国迈进
“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运大国、港口大国、造船大国,今后的目标是要尽快成为航运强国、港口强国、造船强国”。苏新刚认为,本世纪头20年中国GDP年均7%以上的增长、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蓬勃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格局下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都决定了我国海运事业一定会大发展。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上海港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干线港、主枢纽港深水集装箱泊位、超大型矿石接卸泊位、超大型原油接卸泊位、大型煤炭泊位。加快长江口、珠江口航道及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建设。继续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物流、集装箱、滚装、旅游运输,提高港口泊位大型化、机械化水平,加快船舶大型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和安全管理水平。扩大海运市场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提高海运市场国际化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输和建设企业集团,参与国际竞争。此外,还要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努力建设节约型水运。
据统计,目前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出口集装箱来自中国。中国经济催生了世界航运市场的繁荣,为世界航运业注入了活力,中国成为海运强国已不再遥远。
|
对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 有何见解?请到 服务/培训/工业设计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