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数字解读知识产权 |
|
http://cn.newmaker.com
5/24/2008 10:42:00 AM
佳工机电网
|
|
看似枯燥的数字,恰是精确解读的一把金钥匙。让我们顺着这一串串数字,进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核心,感受其一路跨越的足迹。
美日:卓然领先
15.61万:2007年,全球各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的专利注册数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5.61万项,其中,美国以5.228万项高居专利注册榜首位,日本则位居次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全球化和现代化悄然袭来。作为重要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国家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管理。
美国、日本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上,已经取得较大的领先优势。这种领先优势,已经深刻凸显在国家综合实力上,世界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两个国家恰恰也是美国和日本。在美国、日本的发展进程中,两国均提出知识产权立国的国家战略。
业内专家认为,知识产权带来的价值提升,会在未来表现得更为明显。有数据显示,2006年仅日本专利收支盈余就高达46亿美元。
另外,在美、日等知识产权强国,企业已经成为全社会自主创新的主体,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先锋力量。精工爱普生集团董事长花冈清二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为基础进行创新,是所有企业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唯一途径。
据了解,作为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最为领先的企业之一,精工爱普生知识产权本部拥有近400位专业职员,其分支机构更是遍及各个事业部的核心部门。精工爱普生的专利检索能力甚至超越了日本政府知识产权的最高机构———“特许厅”。
如今,中国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但显而易见的是,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绝非一蹴而就的速成工程,需要体系建设的全方位推进,其中,专业人才就是关键的一环。目前,日本70多所大学中均已增设知识产权法律课程,并开设了知识产权研究生专业。10年内,日本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人员数量将达到12万人。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正在实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并加强与国际领先企业的交流合作。精工爱普生知识产权本部部长上柳雅誉,就曾数次亲赴中国宣讲。在他的眼中,企业内部知识产权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因为知识产权是智力劳动创造的结果,要发展知识产权事业,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大批合格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评估、交易、咨询、诉讼和专利检索等实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发展知识产权事业不仅要在科研院校中增加知识产权法律课程,开设相关的专业,更要在企业中建立完善的培训和奖励机制。
中国:发展迅速
70.8万:200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量达70.8万件,连续第6年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国注册商标总量,也已达到303.8万件。
418.9万:截至2008年3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受理专利申请已逾418.9万件。权威资料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专利法》实施到2007年底,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8%和25.4%。
中国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和质量逐年大幅度提升。一直以来,中国都被视为知识产权等一系列软实力上的落后者。谁能想到,中国会在知识产权领域,与“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这样激动人心的荣誉紧密相连?更鼓舞人心的是,中国知识产权事业近年还呈现“加速跑”的喜人态势。随着《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审议通过,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开始步入发展的高速路,并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颁布第一部知识产权法以来,经过不断修订完善相关立法,中国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最健全的国家之一。
过去20年里,中国政府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制度,达到了日本、韩国需花费30年~40年才能建立起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目前,《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通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新法律预计将在今年通过人大审议,届时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又将获得大幅度提升。
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和保护能力的不断完善和提高,近年来,国际社会针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误解和质疑已越来越少,中国正在赢得跨国公司及国际投资者的信任和尊敬。
另外,在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中国企业正在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登上舞台。在前不久召开的“2008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上,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标杆企业———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董事长花冈清二,对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也表达了诚挚敬意。
从1980年到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整个进程。与举世瞩目的改革成就相比,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同样取得巨大发展。尽管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隐忧和障碍,但整体的铿锵迈进之势已是无可阻挡。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布实施,中国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进一步突出。只要我们充分借鉴国际领先经验,以自主创新为旗帜,务实进取,再接再厉,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必将迎来新的里程碑。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