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FMS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日发精机:定位中高端远离价格战 |
|
http://cn.newmaker.com
5/13/2008 4:36:00 PM
中国工业报
|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日前在视察第五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时指出:数控机床在过去五年取得了长足进步。
在数控机床产业大步前进的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显然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但是,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本次展会上高调亮相的浙江日发数码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进军机床行业中民营企业的典型代表。
“抄底”机床
日发精机就是日发控股集团旗下一虎。日发集团的成长是超常规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过十几年的纵横驰骋,一个启动资金不足100万元,人数不足百人的企业,奇迹般地演变成拥有10亿元资产、800多名员工,并以卓越管理、科技创新、体贴服务、优良业绩著称于业界的集团公司。
日发精机总经理陆平山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1992年日发控股开始布局纺机,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成功。日发纺机在采购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竟然不能买到满足要求的设备,只能转而购买台湾友嘉的产品。其时正逢机床行业发展低谷期。
此消息反映到日发集团董事长吴捷那里,吴捷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天赐良机,当即决定上马机床。当时,国内机床行业正处在极为萧条和压抑的阶段。由于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需求市场上迅猛增长的中高档数控机床几乎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则更多地拥挤在低端的普通机床市场中苦苦挣扎。而立志“以振兴民族机床工业为己任”的日发精机正是在这个时候介入了机床制造领域。
由于机床行业当时极不景气,大量优秀人才没有出路,日发精机从聘请人才到寻找协作供应商都非常顺利。
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民营企业灵活的管理机制和快速的市场响应在此显露无遗。日发精机在低谷时进入,有业内人士曾笑言:日发精机抄了机床行业的底。
高端突围
国家发改委指出:机床行业产能“过剩”,大量普通机床生产能力能否尽快转化成先进的数控机床产能将是机床行业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市场产能出现过剩时,企业为求生存往往陷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中,无暇顾及研发能力,进而出现“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利润少—产品研发投入少”的恶性循环。据了解,目前机床行业大约半数以上的企业身陷恶性竞争的泥沼。“机床企业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应该利用当前的大好形势加强自主研发,才能在下一轮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副主任李冬茹说。
日发精机作为行业后来者,绕开了价格战泥沼。通过集团注资,在拥有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后,该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专业生产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向全世界采购机床附件,并引进德国、日本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开发机床产品。
昔日的机床使用大户浙江日发数码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1995年开始进军机床行业,10年之后的2005年,日发精机的一批加工中心出口到日本的丰田工机,国内加工中心出口到日本,日发精机是第一家。
陆平山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原材料大幅涨价的环境下,本来利润就不高的机床行业日子并不好过,日发精机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生产成本上升了20%左右。他认为,在这种状况下,如果不走高端路线、搞差异竞争,必然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日发精机是本着“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理念,将自己的服务对象锁定于中高端的细分市场。因此,从最初他们就完全放弃了普通机床市场和低档数控机床市场,而集中精力于中高档数控机床的服务能力培育。
目前,该公司的产品主要由RF系列数控车床、RF系列立式加工中心、RF系列卧式加工中心、RF系列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四大系列构成。
据统计,自投产以来共有2000多台日发牌数控车床以及加工中心进入包括军工、航天、汽车等近20个行业的使用部门,销售收入以30%以上的年均速度持续增长。在日发精机高层看来,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并非日发精机追求的目标,只有经营质量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据介绍,在日发精机,每新增一名职工,就意味着要增加100万元的年销售产值。目前,只有152名职工的日发精机,人均年销售额已经接近110万元。这在国内机床行业或许并不多见。
|
对 加工中心/FMS 有何见解?请到 加工中心/FMS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