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炉/冶金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王军:“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 |
|
http://cn.newmaker.com
5/13/2008 12:02:00 PM
中国工业报
|
|
在技术创新上,普通工人和技术工程师,并没有明显界限。在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来自宝钢分公司热轧厂的首席操作师王军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军获奖的“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包含12项专利、6项技术秘密,打破了依赖进口或仿制外国产品的局面。与进口设备相比,改进后的支承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可以多次修复使用且无需多次添加润滑剂,既可节约成本又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3年创效1.6亿元
“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起源于宝钢2050热轧薄板线的一个国产化科研攻关项目。当时,由于剪切线矫直机支承辊的密封性不够好,每次更换支承辊或添加油脂后,都会形成油污板,导致产品被降级处理,使用成本高且无法修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宝钢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国产化攻关,实现了支承辊的国内生产,但对支承辊密封结构的防尘和防泄漏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由于有关技术人员工作调动,宝钢中板及厚板线支承辊的国产化攻关一直未能进行。在与设备的长期接触中,勤于动脑的王军发现引进设备再先进,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目睹几百吨的带油污钢板只能降级处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王军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在负责设备维护后,王军就开始对矫直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研。他在原有国产化攻关成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板线装置的不同需求,以及生产条件的变更情况,对该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攻关。经过上百次反复设计和研究,历经无数个不眠之夜,王军创新并完善了“高强度全密封热轧矫直机支承辊技术”。2003年,支承辊的防油污率终于达到100%,从此告别了油污板时代。
与进口设备相比,改进后的支承辊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可以多次修复使用且无需多次添加润滑剂,既可降低成本,又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宝钢创造了数额惊人的效益。近三年来,该技术先后在马钢、益钢不锈钢、SKF等企业转让推广,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6亿元。王军用创新证明了一个新时代技能型、知识型工人的身价。
原支承辊一次性使用3~6个月就要报废,成本高、利用率低。而“高强度全密封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的实施使得支承辊在单元全密封使用周期内不需要再加油脂,减少大量油脂消耗;原来一套支承辊价值300万~400万元,现在一套新研发的支承辊仅需30万~40万元,修复备件成本更低,只有一半左右。以薄板线矫直机支承辊为例,其额定动载荷提高到原来的1.45倍、使用寿命由6个月提高到36个月,彻底杜绝油污板,实现了支承辊可修复再利用。
该项技术提高了我国支承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了精整带钢的板形及表面质量,实现了行业技术跨越和技术进步,在降低成本和打造自主核心技术方面提升了我国钢铁行业精整矫直机支承辊技术水平。
小岗位也有大舞台
从一名极其普通的岗位辅助工,逐渐成长为新时代优秀的智能型工人,王军的事例表明一个道理:在科学上,不管是科技人员,还是普通工人,只要不畏劳苦,同样能创出不平凡的业绩。
王军起点不高。高考落榜后,1987年进入宝钢总厂技工学校,两年后,成为一名热轧生产线上的机械钳工手。可以说王军是一名普通工人,然而他完成的科研成果却不“普通”。
“用心就会带来创新,小岗位也有大舞台。”在王军的手中,已有50多项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局的受理和授权。这位辅助工种岗位上的一线工人,也为宝钢创造了数额惊人的效益。
近两年,王军个人创新成果在质和量方面都有着飞跃。2006和2007年,王军在宝钢分公司个人创新业绩排行榜上分别取得第一、第二的好成绩。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热轧厂许多人走上了岗位创新道路,个别优秀的还加入了创新协会,成为热轧厂推动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近三年来,热轧厂创新成果始终名列宝钢分公司前茅,去年,还有5名创新协会成员进入宝钢分公司个人创新业绩排行榜前10名。
如今,王军仍是车间里那个熟悉的身影,兢兢业业地继续着他的技术革新。只不过,现在这位经验丰富的“王师傅”会带上新进车间不久的年轻人,与他们共同分享创新路上的各种滋味。
创新需要机制保障
“今天我以宝钢为荣,明天宝钢将以我为荣。”“没有宝钢给予的创新舞台,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绩。”这是获奖者的肺腑之言。
“成绩的背后是宝钢创新文化在闪光。”宝钢集团企业文化部有关人士介绍说,宝钢形成了一整套首席技术专家、首席技工双渠道培养制度,完整的培养创新人才、鼓励创新的措施和机制,开放宽容的环境给了不同层次的英才施展才干的舞台。在宝钢,孔利明、韩明明、王军,这些上海工人发明家的名字家喻户晓。
“创新不是技术人员的专利,我们每个一线工人都有潜力,都能够去创造发明。”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欢迎王军和另一位获奖者凯旋归来的座谈会上表示,“如果未来不能拥有一批重大专有技术和独创技术,中国的钢铁工业还会长期受制于人。目前,宝钢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国际钢铁巨头兼并如火如荼,宝钢在国内的兼并重组却频遭阻力;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大型钢厂,在产品和技术上开始有与宝钢齐头并进之势。因此,宝钢要想继续领先,就必须在规模和技术上双管齐下,从精品战略上升到‘精品+规模’战略。而提高宝钢综合竞争力,实现钢铁产量从3000万吨向5000万吨的飞跃,则需要一大批兢兢业业埋头创新的人才。”据悉,宝钢2007年取得专利1077项,技术发明专利434项,审定技术秘密2178项。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点评
王军创新并完善了“高强度全密封热轧矫直机支承辊技术”,实现了防尘和防泄漏功能,不仅完全杜绝了油污板,还同步实现了支承辊油脂添加的免维护,提升支承辊寿命1倍以上,实现了支承辊的可修复性,有效提高支承辊额定载荷达1.45倍,具有很高的刚性、强度和长寿命。
这项技术在降低成本和自主核心技术方面提升了我国钢铁行业相关技术水平,经宝钢分公司应用,实现年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效益与投入比达到近30倍,获得12项专利和6项技术秘密,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一系列技术具备了快速更换、防尘效果和密封性能好的特点。通过改变支承辊材料和支承辊的结构,大幅提高支承辊的额定动载荷;通过改变原有支承辊密封形式,杜绝支承辊油脂泄漏对钢板表面污染的同时,实现支承辊油脂免维护管理;通过采用支承辊单元组件的形式,确保支承辊整体刚性和精度;通过对支承辊在不同支承辊座上对外径、游隙和安装孔的合理选配,保证良好的接触状况,优化了接触应力分布。本技术还为厚板厂的宽厚板强度和冷轧厂的汽车板板形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
对 炼钢炉/冶金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炼钢炉/冶金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