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大众在华零部件供应七成不合格引起业内高度关注 |
|
http://cn.newmaker.com
4/29/2008 12:31: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大众汽车在华零部件供应商75%不合格”引起业内高度关注。日前,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中国区总经理WolfgangR.Wagner在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说出了一席话,引起了业内轩然大波。 汽车产业内关注的视角再次投向表现平淡但内里复杂的零部件产业。
“中国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整体水平和国外有差距。需要尖端技术的领域根本没有竞争力,只是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上才可以竞争一下。”业内汽车专家钟师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道,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政府出面组织零部件产业的高新技术攻关,以改变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落后的局面。
大众在华零部件供应商75%不合格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中国区总经理WolfgangR.Wagn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为德国大众等汽车厂家配套的中国供应企业,其配套的零部件仅25%能达到A级水平,另75%的比例为B、C级,即不合格。
我们随即联系大众在中国的两个子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上海大众公关部部长顾涣表示消息中所说的B、C级都不合格并不正确的。A、B、C只是我们根据不同企业对零部件质量的控制能力给提供商划分的等级。A级是免检,B和C级需要不定期抽检。
有媒体披露,分级的说法并不能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业毫无问题。大众汽车公司的数据显示,在其全球采购中中国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在全球排倒数第二。
WolfgangR.Wagner对媒体的一句发言引人深思,“很抱歉说出这个残酷的事实。”他透露,这75%得以通行,是因为供应商与公司销售部门良好的私人关系。
国内汽车专家贾新光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企业零部件采购宜集中化,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标。而中国汽车每个部门都有单独采购的权力,这样腐败的机会就增多了。
国内零部件生产商生存堪忧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曾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结出3个症结,分别为研发能力不强;规模小,无序竞争严重,行业整体效率低下;零部件厂与整车厂未能建立长期协作。
据统计,2006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7家整车厂需要的汽车零部件总值为130亿元,而7家整车厂在本地只采购了40家“邻居”的汽车零部件,总值仅27亿元。
事实上,东风本田也很着急:公司所需要的空调系统、刹车系统等功能部件无处寻找。本土配套能力、质量不足依然是主机厂的心头之痛。
在此前提下,外资零部件企业就赶搭上了汽车制造高速增长的快车,而本土零部件企业只能干干看着。
“跟外资比,我们的优势就是价格低。一旦外资实现本土化生产,我们优势全无,只能等死。”襄樊一家零部件生产企业张经理这样对记者说道。
专家: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
“弥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整体技术含量较低、研发能力欠缺、企业规模小等短板,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国内零部件企业联合协作,找准市场空间,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迅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在关键领域协同攻关,力争取得突破。”国内汽车专家钟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他同时提出,车企业要树立带动中资零部件企业发展的责任意识,通过积极探索共同发展的“整零关系模式”,实现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合作共赢的目标。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