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培训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要让“知识蓝领”越来越吃香 |
|
http://cn.newmaker.com
1/24/2008 5:27: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炼钢炉炉长郑久强参加工作18年来,参与技改项目10多个,创综合经济效益上亿元。他总结出“三计算、两控制、四观察”炼钢方法,首创了低合金钢冶炼操作法,摸索出焊条钢冶炼“两步脱氧法”等,被同行誉为“华夏第一炼钢工”,并作为产业工人的代表出席了党的十七大。日前,他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道出心声:我为自己是一名技术工人而自豪,也深信“知识蓝领”会越来越吃香。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往,我们有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简单地认为只要科学技术发达了,生产力就发达了。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的尖端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经济发展形势喜人,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柱经济尚未形成规模,经济发展的外在依赖性仍然较强。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到10%,全国出口量中57%来自外资企业,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4%;中国企业研究和开发的支出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加工贸易平均利润率只有3%至5%,大部分利润被握有知识产权的外商拿走了。
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表明,“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含义,不仅指尖端科技和实用技术的发展水平,更包括把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否则,即使尖端科技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也并不代表现实生产力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不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经济基础,不代表“中国制造”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要实现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除了更加尊重创新、尊重知识,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外,还必须“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段时期以来,受社会上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重专业管理人才、轻一线技能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热衷于当公务员、当学者、当艺术家,愿意进写字楼当“白领”,而不愿意进车间当工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严重脱节,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技工荒”。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及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级技能人才紧缺现象愈发凸显,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步伐。
发展自主创新型经济,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并跻身国际一流水平,除了自身拥有核心技术外,关键还在于我们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只有让一线工人熟练地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能,才能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知识蓝领”越来越吃香,让技术型人才感到学技术有奔头、懂技术有甜头,不仅会增强企业技术工人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同时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生产一线,通过技术成才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此,把人才发展战略向生产一线倾斜,尊重“知识蓝领”、培养“知识蓝领”刻不容缓。(知识产权报评论员)
|
对 职业教育、培训 有何见解?请到 职业教育、培训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