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照明产品市场 |
|
http://cn.newmaker.com
1/19/2008 5:26:00 PM
中国工业报
|
|
2007年我国照明行业的发展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是企业猛增到1万多家,从业人数100多万,市场潜力巨大。
另一方面,真正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并不多,手工作坊和手工生产现象普遍,增加了行业秩序的规范难度,而产品的良莠不齐,对照明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只有星星没有月亮
照明行业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技术含量比较低;二是投资不大,准入门槛不高;三是款式变化太快,企业越大,应付这种趋势的困难越大。
实际上这就对企业形成规模产生了一定制约。有关统计显示,中国照明行业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几家,产值过5亿元的仅10余家。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值都在500万~5000万元之间。
“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现状证明,中国照明业竞争仍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还是粗放式发展。
发展有掣肘
照明企业大多是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视野往往展不开,走一步看一步,做到哪算哪,计划性不强,更谈不上战略规划了。
实际上,国内照明企业整体上又很难与国际级大型企业抗衡,如果没有长远的发展眼光,不了解整个行业发展态势,不评估灯饰市场的未来动向,只顾埋头干,必然会处处受制,陷入被动局面,从而丧失市场竞争力。
技术困局。灯饰是比较特殊的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流行速度较快,仿制现象相当严重,因此,研发创新能力成了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面对层出不穷的复制品,除了加快产品开发速度,还需要申请专利保护,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渠道困局。厂家自己开设专卖店,战线拉得太长,精力不够。销售终端掌握在经销商手中,鞭长莫及,卖场形象很难保证。更关键的,是经销商对价格的影响和话语权越来越大。
品牌困局。目前,照明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导入CIS,以全国连锁加盟店的形式,开始了品牌推广运作。但是,总体来看,照明企业的品牌构建,规范不够、执行不力、质量不高。
人才困局。照明企业起步较低,发展相对不成熟,人才队伍不稳定且整体水平不高。
服务困局。整体上讲,照明企业刚刚导入特许经营机制,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由于经销商与厂家在售后服务方面,沟通不畅,协调不力,责任不明,使售后服务工作严重滞后。
漫长的崛起之路
因为行业特点的原因,中国照明业要进入全新的繁荣期,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首先,需要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其次,加快优胜劣汰的步伐,逐步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第三,必须崛起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以自身的强大实力为后盾,倡导有序竞争,反对无序竞争,在纵向竞争同时加强横向合作;第四,厂家带头规范终端市场,促使经销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可以肯定,中国照明业要崛起,必须从小打小闹过渡到规模化发展、从粗放式发展过渡到集约化发展、从传统的生产经营过渡到品牌化发展。
事实上,中国照明业具备了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的坚实基础,作为中国照明业两大基地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占到了行业总比重的70%,产业链已相对成熟。
阳光、欧普、琪朗、雷士、华艺等国内品牌的异军突起,将有力地推动行业洗牌进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照明企业应该适时介入资本市场,使企业管理和资金链更加透明,接受股民、融资机构和社会的监督,增强防范和抗击风险的能力。
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未来十年内,我国市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市场的大蛋糕。比如奥运会,除了规模宏大的场馆,更让人激动的市场需求,是酒店重新装饰。
数千家大小酒店,需要多少灯饰来装点,很多商场和街道都会更换照明设施来提升档次。
上海世博会历时一年,场馆建筑面积之大让人叹为观止,其潜存的巨大商机让全球照明企业跃跃欲试,国内企业将“近水楼台先得月”。
|
对 照明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照明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