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李国杰:认真实施专利与标准战略 |
|
http://cn.newmaker.com
5/25/2005 9:08:00 AM
佳工机电网
|
|
200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2.65万亿元,增长40%;出口2000亿美元,产业规模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7.2%。通信业业务总量完成9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5亿户,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9800万人……
一组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大国。但也不难发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许多领域在国际上并没有什么竞争力。如何摆脱信息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成了业界众多人的梦想。5月23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院士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为此献计“七招”。
第一招:变强重在改善环境、改变观念。李国杰分析认为,现今信息产业已进入平稳发展期,这是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的难得机遇。在这一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不是选项目,而是培育适合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李国杰建议说,今后应明确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和分工,政府应通过重点支持技术创新意识强的大企业,推动在信息领域建立一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队伍;同时也应该从风险投资、政府采购、企业上市等环节关注中小信息企业的成长,促进创新小企业的蓬勃发展。
第二招:优先发展以自主核心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李国杰说,信息产业由大做强,关键是看我国信息产业有没有自主核心技术,能不能形成以自主技术为基础的新工业标准。中国缺乏原始创新已成共识,但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国已在CPU设计、无线通信(3G)、数字信源编解码等核心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有望形成新的工业标准,逐步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李国杰建议说,政府要理直气壮地支持本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业,加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力度。
第三招:认真实施专利与标准战略。多年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信息产业中的标准与专利密切相关;不打破国外少数公司的专利和事实标准的垄断,我国的信息产业不可能做强。近15年来,中国信息领域的专利,外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占90%;在生物领域,外国企业申请的专利占87.3%。李国杰说,目前我们申请专利主要不是为了卖专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而“通过合理收费的公共专利池形成国际技术标准,是我国信息产业由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第四招:重视惠及大多数国民的低成本产品研发。中国有10多亿人口,意味着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这也是外国企业长期以来重视中国的最大原因。但李国杰分析说,中国是低成本产品的最大市场,满足我国广大中低收入人群的信息消费需求,是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的最大动力,也是难得机遇。事实上,21世纪信息技术产品的发展趋势不是越来越“贵族化”,而是“大众化”。李国杰提醒说,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一定要立足本国市场的实际。
第五招:重视加强技术转移等中间环节。多年来,缺乏原始创新和自主技术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中间环节如技术转移的严重落后,却未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据洛桑研究所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企业获得大学与科研机构技术的机会与能力在所有被评的国家中倒数第二,充分说明了我国技术转移的严重落后。
李国杰建议说,应该整合现有的火炬、高技术产业化、新成果推广等计划,新设立“兴业计划”,采取国家、地方与企业共同投入的原则,致力于国家高技术计划、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等计划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的中试、工程化和对引进国外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
第六招:以信息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目前,国内要求掌握核心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但这种单方面的强调往往掩盖了信息应用技术的发展,技术发展走上了“单项技术追求高指标”的偏道。李国杰说,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与国外最大的差距不在技术本身,而是在应用开发方面。“我们应十分重视从应用中发现科学技术问题。”李国杰说,“无论是科研、开发,还是产业规划,都应该紧紧围绕需求的目标,避免脱离实际。”
第七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多年来,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模式的指引下,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但我国在历次五年计划的规划中,一直忽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李国杰指出,这些年来我国用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投入极少,而是把大量的资金都花在直接购买国外设备和软件上,使我国成了外国信息高技术的实验场和应用推广基地。李国杰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发展信息产业应该遵循的原则,但对自己“不为”的技术,应该重视消化吸收。
|
对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有何见解?请到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