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展区 >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第四标准能否冲击中国版3G
http://cn.newmaker.com 12/3/2007 10:37:00 AM  《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彭涛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展厅
手机, 调制解调器, 网管控制器, 光传输系统, 程控交换机, ...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TD-SCDMA标准正同时肩负大规模网络建设与网络优化两项重任。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一个消息让这个“中国版”的自主3G标准面临更大的考验——不久前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无线通信全会上,来自美国的Wi,在经过国际电联多数国家投票表决后,正式成为第四个国际标准。

消息传来,国内业界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同样基于TDD模式的新标准,Wi会否对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即TD-SCDMA造成冲击?未来两种国际标准究竟是此消彼长的单纯竞争关系,还是携手并进的竞合关系?

两项技术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Wi以其“高带宽、移动性、低成本”的技术特质为业界所青睐,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加快了规模化应用的步伐。短短一年时间,世界上第一个移动Wi网络已在韩国实现了商用;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SprintNextel投入巨资进行Wi相关的网络建设,世界芯片巨头Intel公司不仅表明全力支持Wi的立场,而且宣布内嵌Wi芯片的笔记本电脑2008年将在市场上出现。

一些业内专家认为,一种技术一旦成为3G的国际标准,就有了给定的频带,在频谱资源方面就会对TD-SCDMA构成冲击。

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则表示,Wi成为国际标准,首先证明了TD-SCDMA的未来前景,因为Wi也采用了TD-SCDMA的TDD模式,这正说明TDD模式作为未来移动通信主流技术的前景。其次,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应用领域,TDD技术模式中多了一种技术选择,从发展的角度看,Wi与TD-SCDMA会互相促进,因此对于TD,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在互相促进的层面,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也认为,面向数据业务的Wi和面向话音业务的3G其他标准,在技术“交叉”部分是可以融合的,这种融合并非二合一,而是一种互补关系。

“不管是Wi,还是其他3G技术,都有无法回避的问题,说到底都无法仅仅依靠技术和创新取得成功。”作为一名有丰富3G从业经验的外企负责人,张强解释说,未来从商业角度来说,衡量两种技术是否成功主要有三个标志:第一,产业规模要足够大、产业经济链足够长;第二,是应用层面的成功,在各种功能上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第三,产品和服务有很高的性价比。这三点是决定两项技术商用成败的关键。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3G市场不是一蹴而就的,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中国的3G市场和2G市场将要共存,各种各样的技术标准将要共存,新兴的复杂数字业务需求与不断增长的多元化语音需求将要共存。

世界上其他国家3G产业发展的事实也印证了这一观点。3G初期所带来的数据方面的增值收入非常有限,还不足以为3G运营商带来足够大的收益。即使对于3G业务发展非常成熟的韩国运营商SKT而言,其数据增值业务所产生的每户平均收入(APRU)值也只有4%,而相比之下,其语音业务收入仍然占到了总收入60%以上。

一位有着30多年通信领域研究经验的专家形象地告诉本刊记者,与你死我活的对手相比,两种技术更像是一同走夜路的伙伴,因为二者的技术配套完善和合适的商业模式都还在探索之中,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路途并不平坦。归根结底,两种技术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建立在网络相对完善、新型终端的普及、合理的资费标准的基础之上。

客观推动TD标准应用进程

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是被国际电联等国际组织广泛承认的3G国际标准之一,但与之前的两大标准相比,这是一个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商业运用的标准。

TD标准提出至今,围绕技术与市场成熟度、商业模式的争论可谓旷日持久。

一方面,未经大规模商用的检验,就意味着巨大的市场风险。虽然没有颠覆性的技术缺陷,但TD标准在测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其成熟度和设备稳定性仍然需要在大规模实际网络中增进与完善。因此,与运营商眼中的“大红苹果”——欧洲标准WCDMA相比,TD标准成了一块“烫手山芋”。

另一方面,目前所有的3G标准都处于被2G与不断演进的3G后续技术合围的尴尬境地,语音业务的同质争夺无可避免,这将进一步放大市场风险。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TD标准的大规模商用进程将会大大加速。

电信专家李进良认为,中国还有5亿用户的发展空间,全球还有60%的人口没有手机。所以TD建设既不是早班车,也不是末班车,而是正好的上班车。TD标准是民族崛起的机遇,通过5年建设一个TD全国精品网,可以把全国4亿2G用户全部统一转移到3G,使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亿,普及率达到60%。

“目前上海、广州、青岛和保定这四个城市的网络建设基本完成。按照运营商的要求,在网络部署的过程中,大唐采取了边部署边优化的方式。同时在网络测试方面也配合运营商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题研究测试,从而系统性地解决了TD的大规模组网和商用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无论是高速覆盖的应用还是网络的规模部署,或者是其他的特殊场景,如地铁等,网络部署的效果都非常好。”大唐移动技术总监黄岳告诉本刊记者。

杨骅表示,到目前阶段,TD-SCDMA网络与产品的可商用性已经基本完成,已经完成产业化的转变,可以满足未来随时可能启动的大规模商用要求。

大唐电信集团副总工陈山枝对此表示赞同,他表示,经过十个城市的扩大规模实验证明TD-SCDMA这个产业已经成熟,现在TD-SCDMA已经进入到全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业务应用和商用。

反思国内创新机制

“一个有着总量8亿电话用户和最大移动通信市场的国家,该不该有自己的移动通信标准?”针对有关TD-SCDMA标准的种种质疑,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邓寿鹏曾经以一个反问代替回答。邓寿鹏参加过一线通信技术攻关,参与过国家通信领域产业政策的起草实施,对通信行业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过程中的得失荣辱他深有体会。

“在第一代移动通信领域,我们所有的基站、交换机等都要从国外买进来,第二代核心技术依然完全由国外厂商掌握。在GSM设备市场上,国内厂商的份额只有5%~10%,我们眼睁睁看着5000亿元流向了国外。”邓寿鹏对本刊记者说,“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个主流标准,核心技术开始掌握在我们国内企业手中,这一切来之不易。其自主知识产权是我们国家长远利益之所在,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维护和支持。”

而Wi之所以能成为第四大国际标准,美国政府的倾力支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国际电信联盟(ITU)曾经明文规定1998年6月30日后不再接纳新的3G标准。

“由于信息产业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自主创新的意义更加重大,我们国家的政策导向其实已经为我们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的观点代表了众多业内专家的意见。信息产业部在《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而在对筚路蓝缕一路走来的中国创新人员报以敬意的同时,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应理性审视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之路。

实际上,在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不少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摆在我们面前。如何理解企业在自主创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保证公平、合理、有效地分配创新资源,如何协调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国家利益、产业发展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不解决这一系列困扰通信产业多年的根本问题,提升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逐步确立我国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的战略地位就无从谈起。

电信专家阚凯力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他认为,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防止以我们国家通信产业持续、长期、健康发展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利益集团的利益。

被寄予厚望的TD-SCDMA标准,从芯片设计、系统研究,到测试仪表、软件开发,直至终端的生产,都是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而且早在2002年三部委就牵头成立了TD-SCDMA产业联盟。

时至今日,国家投入了数以十亿计的相关科研经费,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投入了数以百亿计的研发资金,电信领域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付出了八年多的艰辛努力。

作为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的研发者和TD-SCDMA系统设备、芯片提供商的国有电信集团,一直对TD-SCDMA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上都形成明显优势的同时,也应当承担与所享有的权利相匹配的责任与义务;应当积极、有效地融入TD-SCDMA的上下游产业链,与相关企业创建多元化、不同主体的合作开发平台,强化产业链的协作,由此实现TD-SCDMA产业链的良性竞争格局。

当前,开放条件下的创新需要兼容并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故步自封,自我封闭是不可能有活跃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的。多元主体围绕着自身发展去选择创新的目标,参与创新的活动,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的合作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主导企业创新成本过大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分散其创新风险,特别是对于周期长、收益和风险都不确定的战略性创新项目。

在借鉴已有标准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在包括政府、科研机构、运营企业、行业协会的共同参与、支持和推动下,TD-SCDMA产业链的良性竞争格局必将实现,由此,TD-SCDMA和Wi才能迎来更大的发展与成功,为我国实现由“电信大国”到“电信强国”的战略转变作出更大的贡献,对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探索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彭涛)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手机/通信/网络设备的新闻:
·[图]罗德与施瓦茨联合IHP率先验证了D波段6G和汽车雷达无线测试装置 2/1/2021
·[图]罗德与施瓦茨携手VIAVI,扩大5G NR测试范围 11/17/2020
·[图]罗德与施瓦茨通过A-GPS和5G NR毫米波性能测试推动5G位置服务(LBS)的发展 10/29/2020
·[图]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R&S TS8980完成首批5G射频一致性测试认证 11/19/2019
·[图]Rohde & Schwarz, 罗德与施瓦茨携手弗劳恩霍夫HHI和IAF研究所,合作研究THz频段的6G技术 11/14/2019
·[图]罗德与施瓦茨助力爱立信实现开创性的基于无人机的5G覆盖和性能验证 9/30/2019
·[图]HMS Networks发布最新白皮书,披露5G工业通信独家研究 9/9/2019
·美国无线通信展上智能手机全面井喷 4/6/2010
·WIMAX频段终于确定 卫星运营和无线设备厂商吃下“定心丸” 11/28/2007
·4G手机频率正式确定 11/26/2007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展区 >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展厅 >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新闻

对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