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整地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具备推广应用条件 |
|
http://cn.newmaker.com
11/28/2007 3:57:00 PM
夏明 大庆
|
|
由农业部和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主办的亚太地区保护性耕作发展国际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来自中国、朝鲜、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士和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UNAPCAEM)、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1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上百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共议保护性耕作发展大计,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保护性耕作与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会议认为,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具备了推广应用的良好条件。
专家意见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据介绍,本次会议共收到82篇论文,32名中外专家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充分交流了各自在免耕播种技术与机具、秸秆处理、风蚀与水蚀防治、温室气体减排、植保以及技术推广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还参观了由河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组织的田间参观与机具演示。
经过研讨,与会代表达成了诸多共识。会议认为,保护性耕作作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各个国家不同形式的技术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有广泛的适应性,适用于多种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保护性耕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与努力。专家们还就如何加快发展保护性耕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建议。具体包括:制订扶持政策,提高机具质量,搞好技术服务,增加政府补贴,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交流合作等。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会上表示,非常赞同专家们的观点和意见,这些观点和意见为农业部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他强调,保护性耕作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社会效益和农民效益的双赢。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保护性耕作在更大范围内实施。
张宝文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保护性耕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改善环境、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深松蓄水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推广力度,加大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应用。
保护性耕作机具质量越来越高
据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进入中国以来,技术不断成熟、效果逐渐显现,加快推广应用的条件越来越好。经过技术引进和科技攻关,我国在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浅旋免耕播种机、垄作玉米免耕播种机、小杂粮免耕播种机等中小型机具研发上取得了进展。农业部先后3次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工作,向社会推荐了10种小麦免耕播种机、19种玉米免耕播种机,支持引导保护性耕作机具的推广应用。各地农机部门积极组织引导机具的研发、改进和生产,重点解决适用于当地农艺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的配套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各地对在用的免耕播种机整体质量性能评价中,评价为“好(适用)”和“一般(基本适用)”两项之和达到95%以上,对玉米免耕播种机评价为“适用”的占80%,“适用”和“基本适用”两项之和占100%,这说明当前生产使用的免耕播种机基本能够被农机用户认可,基本满足使用要求,机具制约保护性耕作发展的瓶颈开始缓解。
刘恒新指出,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保护性耕作的社会效益已经凸显,一些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新型机具得到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装备水平,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中国新农村建设。随着技术成熟和市场需求扩大,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作业服务模式,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也为各地建立推广长效机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保护性耕作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迅速,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服务、租赁服务等方式,开展社会化、市场化作业服务,一方面增加了机具的作业量,增加了机手的效益,另一方面加快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农机户为作业主体,开展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运作模式,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内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
对 耕耘/整地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耕耘/整地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