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CAD/CAM/PDM/PLM展区 > PDM/PLM/CAPP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PDM/PLM/CAPP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2006年中国PLM市场特点
http://cn.newmaker.com 10/25/2007 10:57:00 P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3
PDM/PLM/CAPP展厅
图文档管理系统, CAPP...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的一年,中国PLM市场呈现了一些新的态势。本文对2006年中国PLM市场的九大特点进行总结和剖析。

本文中,将PLM(定义为产品创新数字化技术)市场细分为工具类软件(CAX、EDA及相关工具技术)和管理类软件(PDM)两个细分市场,同时将以实现企业级PLM集成应用为目标的市场定义为高端PLM市场,将以实现PLM领域单元技术和工作组级技术应用为目标的市场定义为中低端PLM市场。

一、PLM市场总体格局稳定,增长平稳

从总体上来看,2006年整个中国的PLM市场格局变化不大。UGS、达索、PTC三大巨头仍然稳守高端,并逐渐进军中低端市场,其中,UGS在中低端市场上取得较大进展。达索系统在2006年成功收购MatrixOne,实力又得到了不小的加强。Agile于2006年首次在中国举行了用户大会,在中国高科技电子行业实现了迅速发展。Autodesk、SolidWorks则在软件正版化浪潮的推动下,通过加强渠道管理,实现迅速增长。CAE领域,MSC.Software继续稳扎稳打,通过加强服务保持稳定增长;2006年安世亚太采取扩张型市场策略,取得明显成效;上海飞昂乘ANSYS收购Fluent的东风,在中国CFD市场继续独占鳌头;澳汰尔则在汽车等行业CAE市场上取得显著增长,成为中国CAE市场的主流厂商之一。

2006年,国内厂商面临的竞争压力有所增大,但总体上维持了稳定增长。其中,艾克斯特、CAXA、华天软件等公司积极与国际PLM厂商结盟;开目、思普、清软英泰等公司加强与老用户的长期合作;开目、天河深化CAPP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航天神舟通过深化军工行业的应用;天舟上元则通过建立信息化集成平台;新洲协同拓展到试验数据管理;天喻软件为用户提供专业化的CAE咨询服务,并开发出数据安全加密软件。总体上,这些厂商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中望和浩辰则坚持在二维CAD市场长期耕耘,在2006年收到了丰硕的回报。

2006年,中国PLM市场不乏新进入者。CAXA宣布正式进入PLM(管理类软件)市场,美国PLM领域老牌厂商Think3基本完成进入中国的前导工作,并于10月推出Free2Design计划(免费二维CAD计划)。而ERP厂商出于提供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目的,开始将解决方案延伸到PLM市场。例如,INFOR收购SSA之后,开始试水PLM市场;2006年5月,神州数码与韩国INOPS成立合资公司,进军PDM市场;而天思软件也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出发,推出了低价位的PDM软件,来满足中小企业的基本产品数据管理需求。

二、中低端PLM市场成为竞争焦点

在高端PLM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的同时,2006年,中低端市场成为PLM市场的竞争焦点。事实上,PLM大厂商对中低端市场的争夺在2005年已初现端倪。PLM三大巨头在2005年纷纷抛出针对中低端市场的方案,其中UGS推出的Velocity是一个完整的面向中型企业的PLM解决方案,包括了CAD/CAE/CAM/PDM产品,PTC推出INTRALINK 8.0,而达索系统则与CAXA合作推出CAXA V5 PLM以扩大在中低端市场的影响力。

在2006年,中低端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2006年6月,UGS与HP 和 Intel 携手建立Velocity 系列产品联盟,全力推动PLM在亚洲中低端市场的应用;而PTC与IBM在2006年开始在中国(北亚区)大力推广随需PLM(PLM on Demand)方案,这种方案能使没有能力购买和维护Windchill的中小企业用租用的方式来享用PLM;达索系统则是在2006年12月推出专门面向中小型企业的CATIA PLM Express。同时,在中低端市场颇具影响力的SolidWorks也于2006年推出PDMWorks Enterprise版本,增强了自身的产品数据管理功能。另外,CAE领域一直处于应用高端的MSC.Software也在2006年11月发布了能够针对各类规模制造企业的低成本桌面级CAE解决方案SimOffice,加入了中低端市场的竞争。

国外PLM厂商抢滩中国PLM中低端市场,使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方面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当然也使得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的国内厂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三维CAD真正进入普及时代

三维CAD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应用,在技术上已经日臻完善,价廉物美的主流CAD系统在常规的造型功能方面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五年前的高端CAD软件,而在界面友好和软件的易用性方面则远远优于以往的高端CAD软件。

主流三维CAD厂商看准了从二维设计逐渐走向三维设计这一趋势,瞄准的目标客户群就是现有的二维CAD用户,其中绝大部分是AutoCAD的用户。2006年,SolidWorks在SolidWorks2007版本中推出了SWIFT(智能特征)技术;AUTODESK则在Inventor11版中重点强调功能导向设计,并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提取和管理BOM信息的PSP(ProductStream Personal)产品;SolidEdge18.0则作为UGS的Velocity方案的一部分,重点强调与PDM/CAE/CAM系统的集成。

总体来说,主流三维CAD在技术上逐渐走向成熟,三维CAD真正进入了普及时代。因此,各大厂商均在市场上实施了诸如设计大赛、与工程师资格认证相结合等活动,力图使自己的产品成为主流CAD市场中的真正主流。在该市场上,CAXA的三维实体设计和新洲协同的Solid3000系统,也赢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国际PLM厂商的中国渠道之变

渠道营销一直是国际PLM厂商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在PLM领域,渠道营销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Autodesk和SolidWorks完全依赖渠道营销,UGS、PTC、达索则部分依赖渠道营销。

从2005年达索系统和IBM在中国分家开始,2006年,国际PLM厂商的中国渠道比以往有了更大的变化。例如,2006年12月,SolidWorks宣布终止生信实维代理资格。不久,生信实维公司宣布与UGS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为UGS公司UGS Velocity 系列产品的在中国地区的主要经销商。同时,2006年9月,艾克斯特将原高端产品北方区事业部、南方区事业部及信息技术服务事业部组成一家新公司亿特克,专门从事PTC产品的代理。而艾克斯特自身除了推广自主版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之外,也成为UGS Velocity系列产品的代理。这些变动中国PLM业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发展渠道、管理渠道、支持渠道,与渠道双赢,是国际厂商在中国实现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无疑,渠道商与产品提供商之间是一种微妙的博弈关系。中国PLM领域的渠道之变一方面是由于产品提供商在逐渐发展壮大之后逐渐规范渠道管理;另一方面表明目前PLM市场渠道商和产品提供商之间还没有真正达到和谐。

总体上,PLM领域的渠道商将逐渐走向专业化、行业化,要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完备的实施、培训,以及二次开发等增值服务。

五、二维CAD市场实现复兴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家“甩图板”工程的指引下,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国产二维CAD软件,如开目CAD、高华CAD、CCAD等等。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产二维CAD慢慢走入了沉寂,艰难地在AUTOCAD的影子下生存。

2006年,随着我国保护知识产权力度的加大,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意识显著增强,使得Autodesk公司发展迅猛;同时,国产自主版权的二维CAD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006年,CAXA加大力度,宣传“CAD正版找CAXA”。而以“与AUTOCAD高兼容、全替代”为口号的中望、浩辰等厂商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也在2006年迎来了跨越式发展。艾克斯特则在2006年岁末推出自主版权的ATCAD。

事实上,中国的二维CAD市场一直在稳定增长。2006年中国二维CAD市场的复兴再一次说明,技术并不是决定一个厂商在市场上成败的首要因素,而真正满足目标客户现实的迫切需求,才是厂商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六、CAE市场增幅加快

2006年,中国CAE市场的增幅有所加快。CAE软件的应用面逐渐由大型企业扩展到中型企业。除了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行业是CAE的传统市场,汽车行业和消费电子行业的CAE市场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MSC.Software于2006年推出多学科仿真引擎MD-NASTRN,在业界引起了轰动。同时,MSC.Software去年在NASDAQ重新上市,也给用户增强了信心。2006年第四季度,MSC.Software的中国营业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6年,安世亚太增长十分抢眼,而ATE、澳汰尔、上海飞昂也在中国有显著的增长。

2006年,ANSYS收购FLUENT之后,上海飞昂作为ANSYS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未来将如何与安世亚太协同推广ANSYS系列软件,成为CAE业界关注的焦点。而法国ESI集团与ATE Technology的战略合作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澳汰尔公司则收购了法国Mecalog集团及其Radioss技术,使其成为全球CAE领域最大的私有公司,相信这次收购将为澳汰尔在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七、CAPP市场露出曙光,MPM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CAPP领域由于国外没有该类软件,因此,还是以开目、天河等国内厂商唱主角。目前企业对CAPP的需求已经从单纯的工艺编制,提升到工艺设计和工艺管理。由于我国制造企业工艺部门与设计部门相对独立,因此,CAPP加PDM成为很多制造企业工艺部门的主流信息化方案。2006年,开目和天河在CAPP相关解决方案的推广方面都有明显增长。天河也走出多年的沉寂,提出了在未来三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MPM(制造过程管理)目前仍然处于概念推广和市场培育阶段。虽然MPM的概念越来越被中国制造企业所接受,而且很多制造企业有应用MPM的意愿,但是由于MPM的体系架构庞大、应用费用过高等制约,目前国内仅在少数大型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企业应用。

e-works认为,随着市场需求的拉动,MPM在“十一五”期间将形成一定规模,而CAPP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八、CAM市场表现平淡

2006年,中国CAM市场表现比较平淡,只是一年一度的数控大赛成为热点。三大PLM厂商的CAM一般随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一起销售,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其中UGS将NX CAM Express打包到Velocity中,对中低端市场有一定冲击。CAXA除了继续完善自身的CAM产品之外,推出数控机床引起了媒体的关注。Delcam等专门的CAM厂商2006年在中国市场有小幅增长,有些厂商的收入甚至有所下降。2006年,德国老牌的CAM厂商OpenMind(产品为HyperMill等)也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另外,随着中国制造企业代工的增多,5轴加工中心在中国有一定的增长,因此5轴加工等高端市场成为众多CAM厂商关注的重点,另外,高速加工、冲压模相关的CAM市场也有较明显增长的趋势。

九、PLM新兴领域显示勃勃生机

PLM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涉及到产品创新数字化的方方面面。2006年1月,AUTODESK完成对Alias的收购,计算机辅助产品概念设计(CACD)的概念开始被广大的设计工程师所认知。同时,2006年还是一个创新年,亿维讯作为计算机辅助创新(CAI)领域的旗舰企业开始发力。另外,随着机电混合设计及IC设计的增多,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也越来越多地被电子企业关注。三维打印(快速成型RP)作为设计验证和制样工具,也开始走入制造企业。逆向工程技术则在汽车、消费电子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制造企业越来越关注数据安全,也使得内网安全产品(防水墙)、以及文档加密产品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并开始应用。

整体而言,中国PLM市场在2006年表现不俗,厂商和企业都更加理性。PLM相关技术发展迅速,在企业产品创新的过程中正在体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PDM/PLM/CAPP的新闻:
·西门子 Xcelerator as a Service 扩展一系列云解决方案,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5/26/2024
·西门子携手微软,通过 Azure 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供 AI 增强解决方案 5/15/2024
·[图]适用于Softing edgeConnector Siemens的AWS Quick Start全新发布 5/13/2021
·西门子与 SAP 合力打造智能服务与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4/19/2021
·西门子 Xcelerator 助力 Music Tribe 打造电子制造智能工厂 10/11/2020
·西门子与 eQ Technologic 携手,将“数据即服务”融入 Xcelerator 解决方案组合 9/8/2020
·西门子与 IBM 联合推出服务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 6/25/2020
·[图]PTC PLM将支持Volocopter开发自动驾驶空中出租车 12/12/2018
·康明斯选择PTC Windchill® PLM软件作为其企业级全球标准 4/6/2010
·Aras Announces Aras Community Event 2010 for Enterprise Open Source PLM Strategies Hosted by Motorola 4/5/2010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CAD/CAM/PDM/PLM展区 > PDM/PLM/CAPP展厅 > PDM/PLM/CAPP新闻

对 PDM/PLM/CAPP 有何见解?请到
PDM/PLM/CAPP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