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机械展区 > 渔业/畜牧机械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渔业/畜牧机械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
http://cn.newmaker.com 8/14/2007 10:32:00 A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9
渔业/畜牧机械展厅
青贮收获机, 饲料加工设备, 饲料检测仪器, 蛋品分级机, 禽类机械, ...
一、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化、工业化、生态化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畜牧业的传统化阶段。其特点是在村庄里庭院内进行零星养殖,是“老太太养鸡”、“老大爷养猪”、“老爷爷养牛”,这是原始的传统的落后的发展阶段,现已逐步萎缩淘汰。

第二个阶段是畜牧业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畜牧业领域的一场革命,由于采取了优良品种、全价配合饲料和先进的工艺设备等,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大幅度地增加了产量,在短时间内就彻底扭转了我国肉蛋奶短缺的局面。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但是,规模化、工厂化畜牧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等环境,是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导致畜禽疫病、农药与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引发国际贸易壁垒摩擦,难以持续发展。工业化畜牧业是传统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过时落后。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畜牧业生态化阶段。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是大产业,生态是大概念,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安全。当前,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农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农牧林结合发展问题、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线问题。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摆脱疫病药残的困扰,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采取健康的饲养方式,才能产出绿色有机食品,进而提升我国畜产品的附加价值,破除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但生态化畜牧业对工业化畜牧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生态化”也不是将“工业化”推倒重来,而是扬长避短地提升。既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颠覆与革命,也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继承和发展。

二、草原牧区肉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技术路线

全球绵羊产品的市场需求由毛向肉转型。由于化学纤维已大量替代羊毛,成为纺织工业的原料,普通细羊毛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低迷,全世界的绵羊业都从过去的“毛主肉从”转型到现在的“肉主毛从”。我国五大牧区的草原畜牧业,绵羊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且多是普通细毛羊。

我国草原牧区不宜发展细毛羊。草原牧区的细毛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当年为了满足纺织工业对羊毛的需求,人为硬性发展起来的。我国五大牧区草原气候干旱寒冷且季节性强,由于环境不适与营养不良,导致羊毛质量差、价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细毛羊产业中,毛是主产品,肉是附产品。羊是毛的载体,养细毛羊就是为了收获羊毛,商品羊为了在第二年获得剪毛,必须渡过冬季。在种公羊、基础母羊与商品羊都要越冬的前提下,无可避免地扩大了越冬畜群的数量,从而加大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加速了草原退化沙化。要避免这种情况,只有将细毛羊转型为肉羔羊,使之在当年育成出栏。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季草场的压力,对草原生态实现有效的保护。

牲畜实行季节性减员。冬春是缺草少料的季节,是草原最脆弱的时期,也是牲畜掉膘减重的季节。在牧区畜种结构中,肉羔羊是可以实行季节性减员的畜种,秋末冬初商品羊全部出栏,把消耗掉膘不增重的冬季躲避过去。过冬的只有少数基础母畜和种畜,减少了冬季对草料棚圈的需求,也减轻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初春草原产草量低,但同时羔羊尚小,采食也少,待羔羊长大采食量增多时,草已长高,羊的长大与草的长高和谐一致。

草原实行季节性休牧。冬春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特别是春季青草返青期。由于可供羊啃食的草量太少,难以满足牲畜需要,诱使其逐食“跑青”,在干旱的春季频繁践踏极易造成草原沙化。冬春放牧特别是春季返青期放牧,对草原破坏十分严重,“超载过牧”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保护冬春脆弱期的草原,需要实行季节性休牧。

将乌珠穆沁、欧拉羊等本土优秀肉羊提升为牧区主导畜种。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等天然草原,都是季节性草原。牧草在暖季里迅速地长高,又迅速地枯黄。期间仅有短短的三四个月。肉羊必须在这三四个月内,抓住盛草期这个难得又短暂的机遇,在暖季里迅速长大上膘。只有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弹跳力、爆发力的优秀肉羊品种,才能适应如此严苛的自然环境。内蒙古的乌珠穆沁大尾羊、新疆的阿勒泰大尾羊、青藏高原的欧拉羊等优秀本土肉羊,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都是粗毛羊,都是专门化的肉用羊,都拥有突出的肉用性能,所以能实现羔羊当年育成出栏。

建造越冬棚圈,改接春羔为接冬羔,择机适量进行精料补饲。提早在七月份配种,在春节前后利用暖棚条件接冬羔,待到正常接春羔的清明时节,冬羔已长成半大羊。这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在四个月的盛草期暖季里,实施昼夜放牧和精料补饲等措施,就能迅速达到出栏标准。肉羊作为反刍动物,要推广使用非蛋白氮加糊化玉米的配方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实行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商品肉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便减少了对饲草料、棚圈的需求。冬春舍饲喂养,不再进行放牧,这样便消除了牲畜冬春季节的超载过牧现象。缓解了草畜矛盾,制止了草原的退化沙化,从而保护了极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并提升肉产品价值,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提高了养羊的出栏率和商品率,也提升了羊肉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牧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羔羊当年育成出栏,能够使草原牧区畜牧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三、农区肉羔羊生态化饲养技术路线

1.农区肉羔羊的本土化品种优势

在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历程中,几乎所有的国外优秀肉羊品种都被引入中国,如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杜泊、夏洛来、特克塞尔、德肉美等。靠“引进”来建设中国肉羊产业体系,缺点是太贵、太缺、太骄、太瘦。种羊价格贵,农民买不起;种羊数量缺,难以满足需求;引进的种羊娇气,抗逆性、耐粗饲较差。农民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受诸多条件限制,难以达到所要求的营养标准和饲喂条件,所以引进肉羊品种的生长潜力难以发挥和体现;引进种羊肉质较瘦,不适合喜食略肥羊肉的中国消费者,也难以满足中东客户的需求偏好。过分单纯地依靠“引进”来建设中国的肉羊产业体系,导致中国至今没有形成主导性的杂交组合路线,没有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模式,没有开发出能代表国家与民族水平的作品,无法具有全球影响力竞争力。

农区肉羔羊的双亲都是中国本土肉羊,适应性、抗逆性都优于国外引进的肉羊品种。农区肉羔羊母本是小尾寒羊,具有多羔多胎的优点。父本是乌珠穆沁大尾羊,采食能力强,肉用性能好。农区肉羔羊父本母本都是“现成”的,种群庞大且数量充足,不用花钱建设专门种羊场。采取虚拟方式即可形成配套供种体系,直接组合经济杂交,就能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农区肉羔羊种羊价格低,农户买得起,可以采取本交方式生产繁育。农牧民操作简单容易,不麻烦不费劲,农牧民愿意接受,容易推广普及。农区肉羔羊父母本种群数量庞大,繁殖力强,可以迅速上量形成较大规模,形成产业集群。

2.农区肉羔羊牧场建设

农区肉羔羊的优势区域是玉米秸秆资源丰富的农区,主产区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盟市。该区域内不仅饲草资源丰富,饲料资源也丰富。小型规模化农户是饲养农区肉羔羊的基本单位,饲养规模以30—50只为宜。农户实行种养结合和自繁自养,饲草饲料是自家土地种植的,羊羔由自家母羊繁殖生产,不从市场购买,降低了交易成本。粪尿则就近进入自家田地里做肥料。

农区肉羔羊牧场选址在远离村庄庭院的田间地头,建在靠近农户自家承包田的林地荒地上。农区肉羔羊牧场建设内容简单,仅含羊舍和粪场,以及简易的生产生活设施。没有围墙,不要求水电配套,运动场在场外解决。既节省投资,也减少了建场占地面积,有利于选址。羊舍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处,为单坡式半开放塑料暖棚,冬季利用日光增温,夏季敞开通风。

利用“两地三边”廉价的饲草资源进行放牧。利用周边地区零星分散的草场资源,见缝插针地进行季节性放牧。以获取不花钱的饲草资源,降低饲养成本。“两地三边”是廉价的饲草资源,“两地”指荒地、林地(速生林、稀疏林、灌木林),“三边”指路边、渠边、地边。

对农区肉羔羊母子补饲精料。农区肉羔羊是商品化养殖,商品羊饲养周期短,母羊繁殖强度大,都必须补饲精料。推广使用非蛋白氮加糊化玉米配方饲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

3.玉米秸免铡就近青贮是价廉、质优、量大的饲草来源

农区缺乏草场放牧资源,发展草食动物畜牧业,需要解决饲草来源问题。我国年产玉米秸约2亿吨,是数量巨大的饲草资源,也是价格低廉的饲草资源。玉米秸经过青贮,还是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饲草资源。

传统的玉米秸利用方式,是用干玉米秸饲喂牛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草质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通过氨化、碱化、微贮等技术措施处理,虽然提高了玉米秸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但费工、费钱、费事,农民不愿接受,难以大面积推广普及。

青贮可以提高适口性,提高消化率,提高营养价值,是玉米秸利用的最佳方式,在全世界被普遍采用。但国外普遍推行玉米全株青贮,种植的是专用青贮玉米,连秆带穗全株切碎,制成青贮饲料。这种方式提高了玉米的生物学产量,大大提高了能量、蛋白质的收获量。

在中国玉米产区,农民不愿接受玉米连秆带穗全株青贮,认为不把籽实收获起来,地等于白种了。实行玉米带穗全株青贮,不仅存在农民心理习惯障碍,也存在着比较利益低、机会成本高的问题。当前,在玉米乙醇能源工业的刺激拉动下,玉米粒价格不断上涨,农民更加不愿放弃玉米粒。现在畜牧业收益低风险大,农民将玉米粒与秸秆一起贮在地下,用来饲喂牛羊,最终能否挣到钱是未知数没把握,自然不愿带籽实全株青贮。

农民秋季收割顺序,一般是先黍子再谷子再高粱,最后才收获玉米。待到此时玉米秸秆已经枯黄,丧失了玉米秸青贮地大好时机。玉米秸切碎青贮,需人手较多,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有人收割,有人运输,有人铡碎,有人踩压。这种流水式配套的连续作业方式,需要10人左右。而免铡就近青贮则需人手较少,2—5人就能干,不受人手多少的限制。采取铡切青贮方式,虽然能够保证质量和饲喂方便,但在人手紧张、车辆缺乏的秋收大忙季节无法实施。玉米穗达到乳蜡熟期可以收获,而玉米秸仍然青绿,适合青贮的这段时间极短,仅二三周时间。这段时间非常宝贵,转瞬即逝,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就会错失良机。只有采取省人、省钱又操作简单的免铡就近青贮,采取极为省工简便的不铡切整株青贮、不长距离运输的就近青贮。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玉米秸的青贮工作。免铡青贮能够抢时间争速度,能够在短短的两三周内,将青绿玉米秸青贮入坑。到了饲喂的时候,农忙季节已过,有充分的时间和人力来进行切铡处理。

玉米免锄就近青贮的方法是:在玉米穗乳蜡熟期尽早收割,将玉米秆带穗收割,运输至附近青贮坑旁(青贮坑在农闲时挖掘备好)。将穗带苞扭下,运至村内庭院场地,再逐渐剥掉苞皮,将秆整株扔入青贮坑踩实青贮。将玉米秸由地面堆放变为地下青贮,不占地面空间,不污染村庄庭院,减少火灾风险。青贮之后,适口性强,提升营养价值,利用时间延长,值得大力推广。

玉米青秆免铡就地(近)青贮,地面仍留高茬,从十月初到翌年三月供牛羊放牧使用,等于把收获后的庄稼地变成牧场。春耕前,用旋耕机将残秆与根茬一并切碎,实行秸秆还田,进行免耕作业。高茬放牧与免翻耕作业前后配套,高茬放牧时,牛羊粪便直接排放在田地里,加之播种前根茬残秆粉碎还田,增加了土壤肥力,实现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紧密结合。由于免翻耕作,在春秋季不翻耕土地,有土壤保墒和防止风蚀的作用,残留立秆有利于冬春积雪,不进行秋春灌溉能节水,实现了保护性耕作。

四、世界屋脊藏酷牛两年育成出栏技术路线

1.藏酷牛两年育成出栏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青藏高原的冬季是漫长的,大约占全年的2/3。青藏高原冬季的寒冷是严酷的,整个冬天都是冰天雪地。青藏高原冬季缺草是突出的,当地人工种草数量有限,外地调草路途遥远运费太高,远水不解近渴。在天寒地冻、气候严酷、缺草少料的青藏高原,藏牦牛每度过一个冬季,就要大量损失活量。度过的冬季越多,损失的活重数量越大。

在寒冷缺草的冬季,实行牦牛季节性减员,采取措施让牦牛犊在两年内出栏,仅经历一个冷季,利用了两个暖季生长,减少了冬季消耗,降低了活重损失。这样,就大量节约了饲草资源,实际上等于节约了青藏高原宝贵的生态资源。青藏高原的饲草资源是光照、水分、热能、土壤营养元素的结晶,是十分宝贵稀缺的资源。通过缩短牦牛饲养周期、减少活重消耗损失来节约青藏高原生态资源,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之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牦牛犊两年内育成出栏,提高了牦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是牦牛产业化的突破口。这样商品畜就不必再年复一年地度过缺草少料、天寒地冻的冬季,就省略了消耗掉膘减重的冬季。减少了越冬牛群数量,就减少了对饲草料的需求,需要越冬的只有数量较少的母畜,及育成过程中的商品畜,减少了对棚圈草料的需求。可以将宝贵的、数量极少的饲草饲料和棚圈资源,留给基础母畜使用。同时也减轻了冬春草原放牧的压力,保护了冬春脆弱期的草原生态。

如果牦牛肉卖成普通牛肉的价格,就无法增加效益让牧民增收。现在牦牛饲养周期太长,七八年才育成出栏。饲养日龄过长的老牦牛,肉质粗硬,在品质上是无法支撑高档牛肉品牌的,需要缩短饲养日龄,在两年内出栏,才能保证肉质的嫩度。

2.藏酷牛两年育成出栏技术路线

藏酷牛利用西门塔尔进行种间杂交。我国利用良种黄牛生产犏牛,已有多年历史,实践结果证明:乳肉兼用型的西门塔尔与母牦牛杂交效果好。其后代(F1代)生长发育快,各期活重都比家牦牛显著提高,产肉量提高50%%左右,产乳量提高两倍左右,对高寒环境也有很强的适应性。

藏酷牛利用野血牦牛进行种内杂交。经我国牦牛科学家的多年努力,野血牦牛改良复壮家牦牛已获得成功。导入野血后牦牛的各期活重,产肉产奶生产性能明显提高,生活力与抗逆性也明显提高,有效地阻止了家牦牛的退化。

藏酷牛采用西门塔尔、野血牦牛作双父本,进行交叉轮交,生产商品杂种牛。由于种间杂交生产犏牛到第二代之后,生产性能与生活力都急剧下降,藏酷牛方案采取双父本,将种内杂交与种间杂交二者组合在一起。在引入西门塔尔提高肉乳生产性能的同时,也安排野血牦牛交叉轮交,及时提升牦牛血液比例,使之不降低到30%%以下,能保持其后代在高寒草原的适应能力。

首先用西门塔尔做父本,与母家牦牛种间杂交,将其后代公牛在二年内育成作商品牛出栏。母杂种牛做繁殖用,再与野血牦牛杂交,之后利用双父本交叉轮交生产杂种牛。以后各代次的杂种公牛,都在两年内育成出栏。并交替使用西门塔尔和野血牦牛作父本,与杂种母牛进行杂交,连续生产杂种牛。

种间杂交生产犏牛,是获得高效益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但没有野血牦牛种内杂交的参与,杂交后代在青藏高原的适应能力与抗逆性无法保证,亦不能解决家牦牛的退化问题。因此,把种间杂交与种内杂交组合在一起,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并缺一不可,实行集成创新,是牦牛杂交改良确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推广普及人工授精技术是关键点。由于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都已成为成熟技术,西门塔尔和野血牦牛都有商品冻精,都能满足生产需要。在生产实践中,牧民有条件放弃饲养公牛,利用冻精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生产繁育。为牧民提供野血牦牛和西门塔尔冻精,是完全能够做到的,由牧民实施人工授精,这是一项成熟技术,在技术层面上也不存在障碍。只要将人工授精技术在牧民中推广普及成功,即解决全部问题。

将公牛犊作为商品牛两年育成出栏。由于杂种牛雄性不育,杂种公牛无种用价值,将其作为肉用商品牛,在两年内育成出栏。放弃本交配种,采用人工受精形式,不再饲养多余的公牛,这样牧民就优化了畜群结构,杂种公犊就成为青藏高原肉牛生产的主体。牧民饲养的都是基础母畜和育成过程中的商品畜,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也使草原载畜量下降,减轻了高寒草原的压力,保护了脆弱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草畜承包到牧户后,牧民的种公牛多在本群中选留,近亲繁殖严重。良种公牛少,公牛利用不合理等因素,导致了家牦牛体格变小、生长增重缓慢等退化现象。如果继续采取本交自然交配,则上述弊端难以有效扭转。若放弃本交自然交配,采用现代成熟的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则良种公牛来源问题,就可以通过外部配套顺利解决,近亲繁殖问题也能有效避免。家牦牛退化问题,从而得到根本解决。

将杂种牛做基础母牛用于繁殖种群。在藏酷牛模式中,各代次杂种牛都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对母系的性能也进行了提升,积累储备了较好的改良效果。西门塔尔不仅是良好的父系品种,也具有良好的保姆性和哺乳能力,它的杂交后代也是非常好的母系。杂种牛继续留作基础母牛,供繁殖使用(杂种牦牛仅雄性不育,母牛仍有正常的繁殖力),不会造成母牦牛数量的减少,能保持牦牛种群数量的稳定。

藏酷牛的产业化,会逐步地把家牦牛种群转型为杂种牛群,也可以说是改良牛群。经过若干代次之后,青藏高原牦牛种群,将成为既适应高寒草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又具有较高生产性能,同时商品率也较高的改良牛群。

五、肉奶牛生态化饲养技术路线

1.实行种养结合与自繁自养降低成本

奶牛业一次性投入大,奶牛饲养周期长,整个产业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弱。特别是农民从事的饲养环节,通过原料奶提价来实现效益受制约,只能在降成本上下工夫。但是,农民不能插手加工与销售环节,只有在饲养环节中降成本。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种养结合和自繁自养。所谓种养结合,就是种植业与养殖业在一个农户中紧密结合。在种养结合模式里,奶牛粪便直接进入农田资源化地利用,既减少了购买化肥的投资,降低了种田成本,也费用低廉地实现了环保治污。在种养结合模式里,奶牛养殖户有配套的草场资源,或者有配套的土地资源,可以种植饲草和饲料。由于能够廉价获得饲草和饲料资源。牛犊也自繁自养由自家母牛生产,能够利用实物资源替代短缺的货币。这样既减轻了对贷款的依赖,减少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饲养成本,提升了稳定持续经营的能力。

饲草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奶牛饲养成本上升、牛奶收购价格长期低迷,致使奶牛养殖户陷入无利亏损的困境。其深层次原因是种养分离模式造成的。由于我国奶牛养殖追求大型规模化,在圈舍设备上贪大求洋,大兴土木,自己手中没有那么多钱,就大量举债,带来了还本付息的压力,造成了市场低迷时资金链断裂的隐患。大型规模化养奶牛,自家没有足够的草场进行放牧,也没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饲料。所以,饲草需要购买,饲料需要购买,牛犊需要购买,劳动力也要花钱雇佣。提高了交易成本,导致整个饲养成本提高。

我国的奶牛业片面地追求规模化,这种违背国情、贪大求洋的规模化,将中国奶牛业引入误区,推进水深火热之中。造成奶牛业种养分离,不仅饲养成本高,还造成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治污成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奶牛业,不仅是规模化的,还是种养结合的。规模化是外表是形式,种养结合是实质是真经。遗憾的是,我们生搬硬套地学了人家的外表和形式,没有学到真经。由于美国土地资源丰富,农民的数量少,可以廉价地大量提供土地给奶牛户,用来大面积地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草,为大规模养殖奶牛提供质优、价廉、量大的饲草料资源。美国尽管资金实力雄厚,也并不花费大量资金建设排污设施,从事运行费用高的设施化治污。而是采取种养结合方式,利用农田消化养殖业的污物,变废为宝资源化地解决养殖业污染。美国的养牛场都是农牧结合型的,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养殖业粪便污物由耕地农田消化转化,既根除了环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

而我国农户手中拥有的土地面积少,土地集中流转又受到制约。在我国农户大规模养奶牛,无法实现种养结合。养牛户实行种养结合,只能采取小型规模化饲养方式,自家有多少土地(包括草地、林地、荒地)能提供多少饲草和饲料,就养多少牛。土地规模小,就相应降低饲养规模。实行种养结合,饲草饲料自家种植,劳动力来源于自家,牛粪由自家农田消化,牛犊来源于自家母牛,滚雪球式发展壮大。放弃大型规模化,实行小型规模化,养牛户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

我国的养牛业不宜片面追求规模化,也不能片面追求过高的单产,新西兰、印度奶牛发展模式值得参考。新西兰的奶牛业全球领先,但单产仅3吨左右,由于不追求过高的单产,所以基本不补精料(新西兰本国不产玉米大豆,补精料则要进口,必然提高饲养成本)。新西兰利用大面积优质草场放牧饲养奶牛(放牧饲养比舍饲圈养成本低)。新西兰奶牛单产虽不高,但成本低,奶质优,在国际上价格竞争力最强。印度也是立足国情养奶牛,没有盲目地照搬发达国家的大型规模化,除少数种牛繁殖场外,很少有大型奶牛饲养场。逾70%的牛奶,都是由仅有1—2头奶牛的个体农户饲养的,这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大量的农民就业,也带动了大面积的农户增收。

2.通过肉奶结合化解市场波动风险

制约中国奶牛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市场制约问题。市场需求是波浪型的,造成波动的因素,可能是经济因素,可能是社会因素,也可能是自然因素,还可能是偶然性事件的影响。一句话,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左右影响,不可能是静态常量。因此,对产销活动要随时随地微调产量调节供需,进行动态平衡。但是,在产能过剩和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如果产业链中游的加工环节压产限价,产业链下游的销售环节控量压价,都会给位于下游处在弱势饲养环节的养牛户造成损失。在加工与销售环节出现垄断的情况下,养牛户急需获得市场博弈的主动权,唱国际歌,自己救自己。自身机制要弹性灵活,以提高适应市场波动的能力。既能踩油门,也能踩刹车,能够动态地平衡供需关系,才能生存并持续发展。

现在,饲养纯种奶牛的单一养殖结构,追求高投入高单产的目标导向,推崇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导致养牛户只能画地为牢硬扛死守,缺乏弹性灵活,没有应变能力,不能与市场变化互动平衡,陷入无法解套的被动困局。肉奶牛模式将肉与奶结合在一头牛身上,将牛作为一个生产车间,既要奶,也要肉,肉奶结合奶肉兼得。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脚踩两只船,增强了抗风险和抓机遇的能力。市场上奶价贵则卖奶,肉价高时就卖肉,弹性灵活地应对市场的波动变化。

肉奶牛的母本是西门塔尔改良牛,用荷斯坦奶牛进行乳用方向的杂交改良,采取冻精人工冷配。杂交后代仍留作基础母牛,供繁殖使用。利用西门塔尔和荷斯坦这两个父本进行交叉轮交。在生产实际中,究竟孰肉孰奶,肉与奶孰多孰少,农户可根据市场行情进行灵活的调节。东北区由于冻精冷配技术的普遍推广,经过多年努力,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得到大面积推广,杂交到三代以上,基本上已经西门塔尔化了,这是发展肉奶牛的宝贵资源,是现成的种群基础。实行肉奶结合牛的发展模式,不用耗费巨资到国外进口奶牛,我国奶牛业就能低成本迅速地大发展。同时,还能带动肉牛业低成本迅速地大发展,在优势区域形成产业集群。

3.肉奶牛牧场的建设

(1)肉奶牛牧场选址在远离村庄庭院的田间地头,建在靠近农户自家承包田的闲地上。肉奶牛牧场建设内容简单,仅含牛舍和粪场,仅建有简易生产生活设施。没有围墙,不要求水电配套,靠畜力车拉水,靠风力发电,运动场在场外解决,以节省投资,也降低建场占地面积,有利于选址。

(2)肉奶牛舍建在田间地头,而不是村庄内庭院里。建筑形式是半地下的塑料大棚,冬暖夏凉。采取人工清粪顺窗口扔出,窗外即粪场(坑),牛舍附近要有荒地或林地草地,作为肉奶牛休息运动的配套场所。

(3)有条件的地方,利用周边资源实行季节性放牧,如夏季利用荒山、灌木、林间、草地放牧,冬季利用庄稼地立杆放牧等。肉奶牛牧场临近农田,可以将粪尿及时就近还田肥地,不污染环境。

(4)现在,奶牛业、肉牛业发展都处在困境中,农户养牛缺乏质优、价廉、量大的饲草资源是重要原因。从降低饲养成本的角度,需要把东北地区巨量的玉米秸资源,通过推广玉米秸免铡就近青贮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是基本不花钱的低成本饲草资源,还是数量巨大的饲草资源,也是优质的饲草资源。

(5)将饲养环节的各种生产要素,如种植饲草饲料的耕地资源、牧场棚圈、繁殖母牛与犊牛、劳动力等,都尽量集中于农户这个基本生产单位,由农户坐庄出牌加以组合,环节少、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在东北地区形成家家都能干的产业集群。

(6)肉牛产业体系中的种牛场,采取外部协作方式解决。由于牛的冷冻精液与人工授精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农户不必饲养种牛,各地也不必配套建种牛场。利用国内外的优秀公牛资源,购买商品冻精人工授精解决。母本则利用现有的杂种牛群,当需要向乳的方向倾斜时,使用荷斯坦等优秀奶牛冻精冷配。在需要向肉的方向发展时,就利用西门塔尔等优秀肉牛冻精冷配。

六、四野猪生态化饲养技术路线

养猪业应对饲料成本上升的对策。我国的现代养猪业是按照美国模式发展起来的,品种组合是引进的清一色的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饲养方式以规模化、工厂化、集约化为主导;饲料结构是玉米+豆粕+矿物质+维生素。美国化的现代养猪模式,直接导致了在饲料上对玉米大豆的依赖。现在,玉米大豆价格不断上升,饲养成本长期高涨。致使农民养不起猪了,影响养猪业的长远持续稳定发展。

为破解饲料涨价带来的威胁与挑战,需要放弃“高投入、高产出、大规模、工厂化”的洋模式,走中国特色低成本、生态化养猪的道路。发展小型规模化种养结合的农户,在有草有树的农田附近放牧饲养(不占用耕地)。养猪户配套种植籽粒苋、苜蓿草等高产优质廉价的青绿饲料,部分地替代商品精饲料,以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对玉米大豆的依赖,化解玉米大豆涨价带来的风险。

养猪业应对蓝耳病等疫病风险的对策。我国养猪业目前可谓多灾多难,备受各种难缠疫病的困扰。猪蓝耳病等既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也影响制约我国养猪业的长远发展。生猪疫病流行是工厂化、高密度的饲养方式造成的,也是活猪与猪肉大范围流动导致的。因此,要努力改变现行的养猪生产与流通方式。推广林地、草地、田间地头小规模放牧饲养方式,给猪以蓝天白云新鲜空气,自由活动的空间。放牧场夏季有树荫乘凉,冬季有塑料棚保暖增温,减少冷热应激。这样既落实了动物福利,也保证了猪的健康。

要改变跨区域此地饲养、彼地销售的方式,推广当地饲养、当地加工、当地销售的产销体制,实行生猪地产地销,既降低了冷冻费用物流成本,还减少了废气排放和环境污染,并有效控制了疫病大范围传播的渠道。

根据养猪生产地域多样性的特点,也根据猪肉消费多样化的特征,要实行品种多样化,摆脱对单一引进品种“大、长、杜”的依赖,改变“清一色”引进品种的格局。以高瘦肉率、高生长性为目标选育出来的大白、哈白、杜洛克等洋品种,已难以适应抗病力提高的时代新要求。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基因库,通过生物多样性途径,将野种猪等纳入经济杂交组合之中,提高抗逆性和抗病力。我国的猪种经多年的改良工作,几乎全部由大白、长白、杜洛克等高产优良品种覆盖。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多年来我国生猪改良的成果。也通过生物多样性途经,提高了猪群的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四野猪生态化养殖的场址选择与建设布局。生态化饲养场选址在临近农田耕地的树林草地中,不占用耕地,选址可见缝插针,可圆可方,可大可小,因地制宜地建设。且投资甚小,不建固定猪舍和围墙,不用配套水电基础设施。生态化养猪模式不主张专门化养猪,而是提倡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实行种养结合兼业化。生态化饲养场可建在农田耕地旁边,也可选址在蔬菜保护地种植区的旁边。由于靠近农田,农户可利用自家的耕地种植籽粒苋、苜蓿等优质高产的青饲料养猪,部分的替代商品精饲料。节省商品饲料的使用量,有效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生态化养猪模式不搞成百上千头的大型规模化,而是推行小型规模化。每户仅为10—20头的饲养规模,生态猪场设在田间地边,以林地草地为放牧场,冬季以收割后的庄稼地为放牧场。以资源化的方式,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中,由于是小型规模化养猪,农户之间又各自为战、化整为零地养猪,不搞集中化的养猪小区,不会超载过牧和污染环境,不必投入环保设施去高成本治理污染。

与工厂化养猪比较,通过生态化的放牧饲养方式,生猪能享受蓝天白云绿地,能呼吸新鲜空气,拥有自由运动空间,有户外活动的机会,能获得动物福利。满足了动物生理心理的基本需求,使其身体健康。少生病或不生病、少用药或不用药,从源头商解决了猪肉产品健康、安全、放心问题。既根除了对庭院村庄的污染,也消除了对土壤、水源和大气的环境污染。

四野猪生态化养殖的设施与设备。生态化养猪场,不建设投资较大的固定猪舍。夏季利用场内树木遮阴防暑,防止太阳暴晒热应激。在严寒的冬季养猪,主要矛盾是保温增温。冬猪舍建在田间地头,是个半地下的塑料棚,半地下猪舍利用地温保暖。塑料棚利用太阳光能增温,晚上盖上草帘子则可保温。这样,不必消耗煤炭等能源,利用不花钱的太阳光能和地温,就能满足养猪生产的需要。生态化养猪,需要有放牧运动的程序。在冬季里,利用中午前后天气暖和的时段,在已经收割的庄稼地里,进行放牧运动。这样,养猪的粪便直接排放在田地里,农民不必再进行垫圈起粪送粪运输等劳作,省人省车省钱。

生态化饲养场不主张土建围墙,用水泥杆刺线围栏或建生物墙,为防止猪逃逸乱跑,发生毁坏庄稼或丢失现象,可设脚绊控制其行动。夏季利用树木披阴防暑,冬季利用半地下塑料棚保温增温。冬猪舍地面为斜坡式铺立砖,为水泥钢筋网圆形料槽,鸭舌式自动饮水器。不投资建设水电设施,用畜力车拉水,配小型风力发电机。

七、生态型肉杂鸡技术路线

1.生态型肉杂鸡在肉食鸡行业中的地位

生态型肉杂鸡是在草地上、林地里、果园内放牧饲养的肉杂鸡。是利用海兰、罗曼等商品蛋鸡做母本,用快大型白羽鸡做父本,采取经济杂交方式生产的是肉蛋杂交鸡(商品蛋鸡♀×肉公鸡♂=肉杂鸡)。快大型白羽鸡以生长快,个头大著称。优质型黄羽鸡以品质优秀取胜。生态型肉杂鸡是健康鸡,以健康为特色来立足,四野鸡、绿鸟鸡是生态型肉杂鸡的优秀代表。

新世纪消费者对肉食品安全意识空前提高,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发生改变,决定着消费潮流的趋势走向。生态型肉杂鸡是健康安全放心的鸡产品,能满足消费者对鸡肉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生态型肉杂鸡要与“快大型白羽鸡”和“优质型黄羽鸡”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差异化竞争的格局。

2.生态型肉杂鸡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节约煤炭能源。生态型肉杂鸡的优势产区是东北地区,生态型肉杂鸡实行季节性饲养,选择在四月初至十月末的暖季养肉鸡,在寒冷的冬季则休鸡空舍。生态型肉杂鸡舍是塑料棚,既遮风又挡雨,在早春晚秋季节,还能保温增温,节省煤炭能源。半地下式的塑料鸡棚,冬季利用地温保温,夏季利用地温降温,利用不花钱的地温,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是煤炭节约型饲养方式。

节约电力资源。工厂化鸡舍使用机械通风,缺点是设备投入大,需要电耗费用大。生态型肉杂鸡白天在林地草地上放牧饲养,不使用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靠大自然通风。晚间或刮风下雨时,进入塑料及棚里,掀开鸡棚前后的塑料,可实施横向通风。把鸡棚两端的门敞开,实行纵向通风。自然通风不需要通风设备,也不耗电,是资源节约型的。

生态型肉杂鸡采取人工方式清理。不采用机械排污清粪,既节省投资,又节省电力。生态型肉杂鸡是人工给水喂料,不采用机械给水,也不采用机械化喂料,所以也省电。

节约耕地资源。生态型肉杂鸡在村庄外面饲养家禽,在林地草地上建设生态型肉杂鸡牧场,不占用短缺宝贵的耕地,所以是节地型畜牧业。

节约淡水资源。生态化肉杂鸡用水量少,仅供人鸡饮用,也不采用机械水洗排污清粪,用畜力车拉水即可满足,不必投资建设机电井,铺设输水管道等设施,所以节约水资源。

节约建材资源。工业化的养鸡小区需要水电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是标准化的鸡舍,固定投入较大;而生态肉杂鸡牧场,建设造价低廉的塑料棚。在林地果园草地上放养,不建设高标准的土建鸡舍,仅建设塑料鸡棚,用于保温增温。因而,节省砖瓦、水泥、沙石、木材等建筑材料。

改变了养殖业对村庄庭院的环境污染。庭院养殖对村庄庭院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生态型肉杂鸡牧场,建在远离村庄的林地里草地上果园内,畜禽粪便不再污染农民的庭院,不再污染村庄的街道,有利于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生态型肉杂鸡模式,改变了农民人畜混居的落后习惯,有效防止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病对农村居民的威胁。

生态化养殖是成本低效果好的防疫方式。家禽防疫灭病的治本方法,是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抗病能力。对付禽流感及其它疫病,要从单纯依赖药物杀灭,转变到提高动物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上来。生态型肉杂鸡采取生态化方式,防治家禽疫病,饲养健康鸡,能低成本有效控制疫病与药残。

通风是重要而有效的防疫措施,生态型肉杂鸡在林地草地上放牧饲养,比舍饲笼养通风效果好。生态型肉杂鸡不实行高密度的舍饲笼养,能够在草地上自由运动,生存空间拥有量扩大,保证了动物福利,使其得到运动锻炼,因而身体健康。

生态型肉杂鸡为季节性饲养,冬季休鸡空舍3个月以上,病原菌与寄主脱离,打破生物循环圈,起到了消毒灭菌的作用,第二年如同新的饲养环境。生态型肉杂鸡牧场,可以随时轻易地移动搬迁塑料鸡棚,更新改换场地,相当于总是在新鸡场养鸡。生态型肉杂鸡为亲缘较远的肉蛋杂交鸡,发挥了生物多样性优势,具有杂种优势,抗病能力增强。

快大鸡过快的生长速度,致使其免疫器官的发育跟不上体重的增长速度。二者不平衡不协调,即使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各种疫苗,也难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容易发病且难以防治。生态型肉杂鸡不追求人为的超出鸡生长极限的高速度,顺其自然地生长。生长速度适宜,其免疫系统的发育同体重增长同步,在注射疫苗时,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抗病能力大大增强,防疫效果好。

生态型肉杂鸡在林地里草地中自由活动觅食,有条件采食杂草中的小虫沙砾等,补充了免疫器官发育所需的未知微量元素,提高了免疫能力,提升了自身的抗病能力。中午太阳光照充足时,将鸡赶出舍外,封闭鸡棚,舍内温度可高达70℃,能有效地杀灭病原物。这种物理消毒方法,不但成本低,还不会产生污染与药残问题。

3.生态型肉杂鸡产业体系结构

生态型肉杂鸡放弃了已经落后的一条龙“大而全”生产体系,由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的产业集群来替代。种鸡场、孵化厂、饲料厂、商品鸡场、屠宰场等,都由各自独立的小场(厂)家来实施完成,全部采取虚拟的方式组建,是虚拟的产业帝国。

在生态型肉杂鸡产业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上现成的生产要素,我国的现代蛋鸡业和现代肉鸡业,近年来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种鸡孵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技术成熟人才济济,在社会中储备着巨大现成的产能。生态型肉杂鸡产业体系构建,不必另起炉灶从零开始。采取布谷鸟与益生菌的发展策略,就可以迅速整合组装成生态型肉杂鸡庞大的产业集群。

种鸡饲养。在生态型肉杂鸡产业体系中,种鸡场就是商品蛋鸡场,是采取虚拟方式建设的。商品蛋鸡就是肉杂鸡的母系种鸡,需要种蛋的时候,只要对产蛋的商品蛋鸡实施人工授精,就可以随时获得大量的种蛋,当不需要种蛋时,则停止人工授精,继续生产销售商品鸡蛋。

生态型肉杂鸡的母本是海兰罗曼等商品蛋鸡,种鸡场是商品蛋鸡的养殖户,采取的是虚拟方式,即合同订购。父本公鸡从快大鸡生产厂家购买,并由其提供人工授精技术。生态型肉杂鸡的配套系是采取虚拟方式建设的。虚拟配套系采取对社会现成的种源进行直接利用,省却了各代次种鸡场的配套建设,节省投资,也降低了生产体系的运行成本,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雏鸡孵化。孵化厂是生态型肉杂鸡产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产业联盟的一个成员。它是小型独立的、自主经营的,它根据农户的订单来安排生产,服从订单的数量和时间,并向蛋鸡户订购种蛋。

饲料供应。生态型肉杂鸡的产业体系采取虚拟方式建设,不实行垂直一体化模式,不搞“大而全”,也不搞“小而全”。由独立的专业饲料厂商直接向养殖农户提供饲料。生态型肉杂鸡使用30%缩料,其中,玉米部分尽量由养殖户自筹解决。以减少玉米的收购仓储加工等费用,降低饲养成本。

屠宰加工。屠宰场是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在生态型肉杂鸡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的龙头地位。商品鸡养殖户只有拿到屠宰场的订单之后,才能够实施商品鸡饲养过程,才能够给孵化厂下订单;孵化厂有了订单之后,才能够启动鸡雏孵化生产;商品蛋鸡户,只有拿到孵化厂的订单,才能开始人工授精,进入种蛋的生产过程,否则仍生产销售商品蛋。屠宰场是流通销售环节的供应商,是同经销商对接的重要接口,只有屠宰场拿到了经销商的订单,生态型肉杂鸡产业链上种蛋、孵化、商品鸡饲养、饲料加工等环节才能启动。

由于商品蛋鸡养殖户是现成的,产蛋鸡是大量存在的,可以大量提供种蛋。只要有市场需求有订单,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实施人工授精,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肉杂鸡种蛋。孵化设备与人员是现成的,处在随时随地待命状态,可以大量孵化鸡雏。在市场行情好、经销商向屠宰场提出订单时,屠宰场就会给予肉鸡养殖户订单。养殖户、孵化户、种蛋户都会围绕订单开始行动,以屠宰场为核心的生产链条就会迅速运转起来。

商品鸡饲养。饲养生态型肉杂鸡,农户不需要建设投资较大的土建鸡舍。只需在林地上、果园里、草地中建设一个造价低廉的半地下塑料鸡棚,用于遮风挡雨和保温增温。这种生态型肉杂鸡牧场,节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鸡舍的投资。

由于生态型肉杂鸡牧场投资小,农户能承受季节性饲养的安排,能接受弹性制生产的调度。行情好价格高,有利可图时,就饲养生产;价格下跌出现卖难时,就停产歇业。农户养鸡的固定投资少,只要抓住一年的市场行情,就足以赚回本钱。生态型肉杂鸡饲养设备简单,在支架上铺塑料网,上面放塑料桶和饮水器即可。由于养鸡农户没有大兴土木,也没有大量举债,所以也没有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渔业/畜牧机械的新闻:
·[图]Semtech和itk利用LoRa®器件打造健康与高效的牧场 9/26/2019
·Semtech与SK Telecom采用LoRa技术监测牲畜健康情况 11/1/2018
·李健华:四大因素制约养殖水产品国际贸易 6/4/2007
·渔业水质实时检测设备市场前景看好 1/30/2007
·部分农牧用柴油机销售可以免缴增值税 4/30/2006
·我国牧草机械产品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4/1/2006
·五大亮点大力推进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 2/2/2006
·水牧业机械化成效大 四川规划未来目标 12/10/2005
·我国畜牧机械产品质量水平低的原因 9/7/2005
·确保安全饲料粉碎机将凭证生产 5/22/2004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农业机械展区 > 渔业/畜牧机械展厅 > 渔业/畜牧机械新闻

对 渔业/畜牧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渔业/畜牧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