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发电机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东方电气集团: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
|
http://cn.newmaker.com
6/11/2007 3:47: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截至2006年底,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累计生产的发电设备,已相当于全国装机总量(含国外机组)的1/4。迄今,东方电气的发电设备年产量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
从2002年起,东方电气集团开始了高速增长,2004年、2005年、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77.16%、70%、26.34%,实现利润由亏损5亿元到年赢利23亿元。
“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东方电气必须走自主创新的路子。”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说。
自主创新产生“争气机”、“争气炉”
在一代代东电员工的心中,珍藏着“争气机”、“争气炉”的故事。东方电气集团组建于1984年。三大动力厂——东方电气、东方汽轮机、东方锅炉均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三线”企业。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东方电气曾被限制生产20万千瓦以下机组。1972年,国家准备研制30万千瓦、60万千瓦火电机组,研制单位中没有东方电气;1978年,国家准备从国外引进这两种机组的整套技术,名单里还是没有东电。东电坐不住了,拿出了山里人的倔脾气:不要国家一分钱,自己投入数百万元搞研制。在计划经济年代,东电的“出格”行为遭到了多方的反对。在接到上级停止试制通知的当天,厂长丁一含着眼泪在全厂大会上表态:“我宁愿不当厂长,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30万的‘争气机’搞出来!”
1981年,东方电气拿到了国家同意生产的批复;1983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千瓦火电机组试制成功,并在山东黄石电厂投运。此前的1982年,东方锅炉的“争气炉”——我国首台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问世。
东方电气自主创新的另一个里程碑是17万千瓦葛洲坝机组。他们与40多个科研单位合作完成了55项重大科研项目,其中45项运用到了葛洲坝机组的设计制造,试制了两台具有世界水平的巨型机组。迄今,这两台机组仍是世界上同类机组中直径最大的,被誉为世界卡普兰式水轮机的里程碑。1985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水电机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核心技术造就核心竞争力
“作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是东电人始终的追求。”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斯泽夫说。
东电人明白,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失去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东电集团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实现再创新,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997年以来,在与国外公司合作分包三峡左岸机组时,东电集团迅速消化吸收了世界巨型混流式水电机组的关键技术。
三峡右岸机组投标,东电集团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了二次开发和创新,最终获得自行设计制造4台70万千瓦水电机组这一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合同,并最终结束了我国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依赖国外的历史,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30年。
随后,东电集团又赢得一批巨型水轮发电机组订单,彻底结束了国外公司在50万—70万千瓦高端水轮发电机组中的垄断地位。
短短十几年间,东电集团在国内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市场占据了70%的份额。
不断加大的科研投入是东电集团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保持在3.0%—4.5%的水平,使技术开发在同行业中保持了领先水平。
|
对 中小型发电机 有何见解?请到 中小型发电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