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再议合资企业能否拿出自己的品牌 |
|
http://cn.newmaker.com
6/9/2007 8:08:00 PM
佳工机电网
|
|
2002年和2003年,我国迎来了入世后汽车市场的第一次“井喷”,但是人们也从火爆的汽车市场中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在推出新车型,或在国内销售其产品时,车身上并不标明生产企业的名称或商品产地。
对此,2004年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做出规定:“2005年起,所有国产汽车和总成部件要标示生产企业的注册商品商标,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整车产品要在车身外部显著位置标明生产企业商品商标和本企业名称或商品产地。”随后,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11月也出台了《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强化了外部标识的规范和管理,并且规定外部标识“应能永久保持,不得采用油漆喷涂方式和不干胶粘贴方式”,还明确此办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执行,企业新产品若不符合《汽车产品外部标识管理办法》规定的,“不予登录产品《公告》”。一些中外合资企业的新车型车身上企业名称或商品产地缺失的顽疾,最终得已根治。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创建自主品牌的新阶段,不断有行业主管单位、汽车企业针对合资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特别提出:能不能出现中外合资双方均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和商标?
如果断言合资企业出不了自己的品牌、推不出自己的商标,恐怕难以立足。因为上汽通用五菱保留了“五菱”的自主品牌,成功地实施(引进的雪佛兰SPARK)双品牌经营战略。东风郑州日产不仅使用帕拉丁品牌,而且采用东风品牌,开发并生产了自主品牌的东风越野车。南汽的“跃进”商用车并入南京依维柯体系后,继续保留了跃进品牌,也开始了双品牌经营。东南汽车也正在实施包括“三菱”在内的双品牌经营战略。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部分外资企业虽然表示支持合资企业的技术研发,但并没有按合资前承诺的那样,设立研发中心、实施发动机项目等,有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说,外方的承诺没有如期兑现。
从逻辑上说,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外合资企业推出双方拥有知识产权商标产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假设有一天自主品牌汽车市场需求不断看好,甚至需求超过外资品牌汽车,外资会考虑到自身投资利益的重大问题,考虑资本增值优于或高于品牌输出,到那时候,有可能启用中方自主品牌或合资双方拥有的品牌争夺并扩大市场份额的举措,起到打压其他中资品牌或其他外资品牌的目的。
现在已经有个别合资企业的外方高管明确表示,要在合资企业建设产品研发中心,要推出合资企业的品牌,甚至中国自主品牌。不过,就目前的轿车领域而言,合资企业里还未出现类似的品牌和商标。目前我国汽车集团创建自主品牌汽车,几乎都没有放进合资企业里———上汽用新组建的上海汽车乘用车分公司打造荣威轿车,一汽红旗则在一汽轿车公司不懈地改进,长安的几款自主品牌轿车也是在纯国有的长安汽车中研发和制造。
纵观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再结合韩国等汽车工业先进国家的经验,中国的合资企业要拿出双方都有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难度仍然相当大。
(作者系中汽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中汽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