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铣床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广州数控打造南方数控基地 |
|
http://cn.newmaker.com
6/7/2007 4:14:00 PM
中国工业报
|
|
广州数控———中国南方的数控产业基地。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从1991年成立以来,坚持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生产基地,开辟了一条振兴民族数控产业的大道。
重视人才实现自主创新
如今的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是一个拥有员工1300多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0多名,年产销数控系统3.6万台套,产销量连续7年居全国第一的大公司。而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的广州数控设备厂,当时只有十多人的规模。
从当初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华南小厂,到如今的规模,用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何敏佳的话说:“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外数控设备大公司二三十年所做的事情。”
以下的事实可以看出广州数控的实力:中国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生产基地,有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是国内惟一同时生产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主轴驱动装置、永磁伺服电机、主轴伺服电机的数控企业,年产销量占全国50%。
先进的数控系统是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国防工业急需的高速、高精、多轴联动的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的数控系统是决定其性能、可靠性、成本价格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性能数控系统基本依赖进口。正因为数控技术对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把高档数控机床和高性能数控系统视为具有高利润的高技术产品,而且一直将其列为超越经济价值的战略物资,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限制和歧视的政策。
为振兴民族数控工业,广州数控加快了自主创新步伐。何敏佳对笔者说,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替代了进口,并迫使同类进口产品大幅度降价。之所以能够走到这一步,是因为公司广泛吸纳人才,并充分让他们施展才华。
广州数控由此独创了一套“并行研发”的模式,同一个项目由两三个小组同时研发,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加快了研发进度。广州数控对于研发骨干还加大了奖励力度,这些措施不仅留住了人才,而且还锻炼了队伍。
为了强化科研力量,广州数控组建了广州数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心拥有各类研发人员350多人,其中博士3名、硕士研究生60名,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占70%,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数控系统研发中心。中心先后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院校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了研发中心的技术研发、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作用。
突破高端打破国外垄断
目前,广州数控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机床、食品加工机械、印刷、纺织等领域。广州数控的产品已给50多家国内著名机床生产企业配套。
数控系统犹如机床的“大脑”,有了这个“大脑”就改变了过去机床由人工操作的初级阶段,步入数字控制的高级阶段,实现了批量化生产,从而拉动了国内机床产业升级换代。何敏佳说,高档数控过去由日本和德国一些大企业垄断了中国市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数控”,必须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突破高端市场。
目前,广州数控正在独立开发983M、218M等加工中心数控系统,这些代表国内数控系统最高技术水平的产品一旦投入生产将打破这类高档数控系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在广州数控研发中心,笔者看到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笔者,不少国家限制五轴以上数控系统向中国出口,可见这款五轴联动数控系统自主研发成功的巨大意义。
中国数控要名扬国际市场
在打造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广州数控多次拒绝了国外同行的利润诱惑,排除干扰,坚定走一条民族数控的道路。何敏佳给笔者讲了一个故事:1999年广州数控的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装置投入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日本一家公司通过其销售代理寻求与广州数控合作,承诺按广州数控的生产成本提供交流伺服驱动器的散件,由广州数控自行组装,以广州数控品牌销售,条件是广州数控停止自主品牌伺服驱动产品生产。广州数控拒绝了对方的合作要求,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伺服产品迅速在机床行业推广,使日本企业的伺服产品在中国大幅度降价,最大降幅超过30%。
目前,广州数控的产品销售到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还在东南亚、秘鲁、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办事处和代理服务网点。
为了使中国数控名扬国际市场,2006年广州数控还加快了GSK系列数控产业化基地建设步伐,力争用不到两年的时间投入生产。届时,广州数控将形成年产8万多套数控系统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力争进入世界前三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一颗璀璨的明星。
|
对 数控机床/铣床 有何见解?请到 数控机床/铣床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