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种植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四川省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
http://cn.newmaker.com
6/6/2007 10:55:00 AM
佳工机电网
|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机械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在四川省平原区的稻麦生产中,已经大面积采用机械化收割,大大减轻了劳动负担。但是在水稻移栽环节,虽然采取了轻简的移栽技术,如免耕抛栽、旋耕抛栽、免耕撬窝移栽等,但农民更渴望能采用先进高效的机械完成插秧工作。
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较早,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应用。但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材质,存在很多难点,没有大面积进行推广。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机械插秧技术日益成熟,并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当前机插秧应用中,如何培育适宜插秧机使用的健壮秧苗是这一新技术推广成功与否的关键。
2006年我们就如何培育适宜机插秧用秧的育秧技术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将“机插水稻秧苗的育秧方法及装置”申报了国家专利。试验点设在德阳市水稻专家大院(广汉市西高镇白里村二社)的研究基地。苗床前作蔬菜,土质二泥,地力中等。3月25日整地旋耕,炕田后准备过筛细土。试验按照设计的播种期和育秧方式进行。苗床管理参照旱育秧技术规程。
试验用品种为“川香9838”,种子为商品种子。种子称重后,经种衣剂包衣,再进行均匀撒播,5月22日统一进行秧苗移栽。移栽前考察秧苗素质,移栽后3天调查基本苗和移栽质量。试验对适宜的播种期(4月5日、15日、25日)、播种量(90克、50克、30克)、育秧材料(塑盘、编织袋、透水膜)、育秧方式(塑盘旱育秧、塑盘湿润育秧、旱育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适期播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推迟播期则产量降低。4月5日播种的,产量达到591.32公斤。而4月15日播种的,产量只有570.52公斤,减幅为
3.52%;4月25日播种的,产量仅450.85公斤,减产23.76%。因此,适期播种至关重要。除推迟播种的处理减产外,如果适期播种,即使采用不同播种量、育秧材
料、育秧方式进行育秧处理,其产量差异也小。由此表明,只要适期播种,适时移栽,通过加强本田管理,都会获得较高的产量。而那种为了保证小苗机插而推迟播期的做法得不偿失。
2.在川西平原生态条件和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50克/盘的播种量较适宜 50克/盘的秧苗苗高21.38厘米,单株带蘖0.24个,单苗鲜重2.31克,干重0.67
克,干/鲜比为29.01%,秧苗素质好。随着播种量的降低,秧苗素质明显得到提高。但由于播种量小,需要的苗床面积和秧盘数量均需要增加。播种量过大,苗间生长环境恶化,极易导致青枯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秧苗也细长瘦弱。
3.使用透水膜和塑料软盘育秧,秧苗生长较好,干/鲜比值高 通过对塑料软盘、编织袋、透水膜三种材料进行育秧比较,其中:用透水膜育秧,苗高20.28厘米,单株带蘖0.62个,单苗鲜重1.68克,干重0.46克,干/鲜比27.57%,田间秧苗生长最好。从不同材料的成本比较,培育1亩田需要20个秧盘,以1.0元/个计算,需要20元;使用废旧编织袋,需要2元,使用透水膜需要4元。单从成本比较,用废旧编织袋最经济,但由于透水性较差,特别是后期严重影响秧苗的生长。在塑盘旱育秧方式下,苗高21.97厘米,单株带蘖0.68个,单苗鲜重1.67克,干重0.45克,干/鲜比27.09%。在塑盘湿润育秧方式下,苗高比塑盘旱育秧高1.45厘米,单株带蘖0.24个,单苗鲜重1.51克,干重0.39克,干/鲜比25.99%。
2006年9月6日,四川省德阳市水稻专家大院联合广汉市农机局对2006年度在广汉市西外乡柏林村的30亩机插秧生产示范片进行了现场验收,选取三个田进行挖方测产,产量分别为628.08公斤、602.40公斤、596.30公斤,三点平均亩产608.93公斤。
通过研究和生产示范进一步表明,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在4月5~10日播种的,选用透水膜作育秧材料,每平方米播种280克左右,或者选用塑料软盘,每盘播种50克,均可以培育健壮秧苗。插秧后加强田间管理,都可以获得和其它高产技术相当的产量,加之,由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增效143.24元。
|
对 育苗/种植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育苗/种植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