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刀具/量具/夹具/磨具展区 > 钻头/丝锥/板牙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钻头/丝锥/板牙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假冒刀具生存空间调查
http://cn.newmaker.com 4/30/2007 3:12:00 PM  《金属切削》 臧亚伟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2
钻头/丝锥/板牙展厅
麻花钻, 钻咀, 丝攻, 丝锥, 板牙, ...
刀具打假现状如何?

2006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网站上公布了这样一则消息:“常州市质监局查获大批假冒‘上工’牌工具产品”,消息指出,常州市质监局、常州市公安局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对常州金桥市场进行了联合突击检查,现场共查获假冒“上工”牌的钻头126658支、锥钻8176支、游标卡尺33把、板牙10把、铣刀20把,货值金额达40余万元。

这也是国家质检总局在其网站公布的惟一一则刀具打假方面的消息,相比而言,作为主要当事方的上海工具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工”)则显得相当积极,记者查阅了近几年各媒体对刀具打假的报道,虽然总数不多,但上工却频频出现在各地的打假行动中,记者了解到,上工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法律部,可见作为老牌的工具企业,其维护自身品牌的意识。

记者近日联系到了上工法律部负责人,该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上述常州打假行动的具体情况。据称,此前上工根据公司销售人员反馈的相关信息分析当地市场状况时,发现当地极可能大量存在假冒产品,而且上工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也略显困难;于是,相关人员对当地市场进行了细致的摸底调查,最终协助有关部门对常州金桥市场的重点目标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中发现有15家摊位正在销售假冒“上工”牌工具,执法人员对所有假冒“上工”牌工具进行了异地扣押,并对这15家摊位进行了相应的处罚。该负责人称,之后在继续寻找制假源头上却未能有很大进展。

无独有偶,2006年12月,杭州一家媒体也报道了当地工商部门查处假冒刀具的事件:萧山区工商分局在对该区商业城内机电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一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经销的“六六”牌44个品种、3712支刀具涉嫌假冒,案值近6万元,“六六”牌注册商标所有权属于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记者联系到了萧山区工商分局以及商业城工商所,该所王晓焱所长介绍说,当时并不是常规检查,而是杭机集团方面在了解到相关情况之后,主动与工商部门联系的,属于双方联合打假。

当记者问及对于刀具等工业品如何打假时,王晓焱称,“工业品不像日常消费品会有很多消费者举报,目前主要是靠产品遭仿冒的生产厂家举报或售假者内部、同行举报。现在不法分子造假的能力也提高了,而且对于工业品我们一般很难分辨真假的,很多时候可能还要靠质检部门进行一些检测,厂家有可能出于一些原因也不愿意告诉我们到底如何区分。”

这是一个与上工在常州打假雷同的案例,不过一个是异地打假,一个是在本地,两个案例却都未能查出制假窝点。王晓焱坦承,“我们的权限也只能是控制辖区内的流通领域,现在经营户也都有反侦探的能力,很难追查,所以大多都是厂家有目标地来打假。”就在记者采访当天,杭州机床集团方面再次联系了萧山区商业城工商所。

记者查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有关专项行动的内容,并没有发现任何与刀具相关的部分,随即联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想就此问题进行采访,而该局新闻宣传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关业务部门的确没有授权发布有关这方面的专项行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执法督察司也承担着质量打假的职能,但其所列的专项打假整治行动,也只有食品、化妆品、农资、能源产品、建材产品、汽车配件等关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几大方面,并没有刀具等方面的专项行动。

很多人都知道,在工业品的商业流通领域里,假冒伪劣现象其实十分严重,甚至到了每个名牌产品都有人在“仿”、都有人在“冒”的程度。尽管媒体报道不多,但记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刀具假冒伪劣的情况并不少见,各刀具厂家也都在不断奔赴各地打假。企业之所以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到各地打假,正是因为假冒刀具不仅挤占了正规厂家的市场,侵犯了其商标权,更严重的是假冒者正在摧毁正规厂家多年积累的品牌。但另一方面,由于打假本身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成本,一些企业可能因此而放弃打假的诉求。

同时,对刀具使用者而言,假冒刀具带来的问题也不可谓不严重。假冒的刀具质量无法保证,寿命短,一些劣质品一旦切削速度高起来很容易断刀。上工在对一些仿冒产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后发现多数仿冒品都是采用低合金高速钢,“而我们所生产的高速钢产品都是完全符合相关标准的标准高速钢。这些劣质仿冒品如果用于木工加工可能还能胜任,但是正常的金属切削生产加工根本无法满足。”

国内某内燃机企业一次性购进的4000 多个可转位刀片中,竟有90%存在内部裂纹,使用时刀片极易破碎,导致生产根本无法进行,但这些刀片无论是外包装还是外观,都和正规厂家的没有区别。

西安黄河挖掘机厂生产部负责人同样认为国内假刀具太多,他们以前在零星采购时经常会发现假冒刀具,有时遇到仿冒比较像的,采购人员都难以辨认,但在使用时会发现刀具寿命、断口情况都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为尽量减少类似的零星采购以避免假冒刀具进入生产,他们如今都是直接与厂家签订全年合同。

如此种种,但刀具打假却并没有引起有关各方的足够重视。到底是什么使得“打假”始终不见大的成效?

根据上工法律部掌握的证据,仿冒上工品牌的制假基地多集中在浙江温岭和江苏丹阳等地,假货会被批往全国。上工也曾经联合有关部门端掉了几个制假窝点,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年来制假售假的水平也在提高,一方面,不再是从生产到贴签到销售整条线作业,甚至是由国内一些稍有名气的工具企业生产一些无牌的产品,然后交由经销商进行各种品牌的包装、贴签,而这一关键环节很多时候可能是在民房里进行,周期短,流动性强,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执法难度;另一方面,仿冒刀具从外形上的确越做越像,从产品外观和包装上一般很难识别,记者了解到,目前甚至出现专门从事这方面标签印制的大量企业,连防伪标识都与真的没有区别,防伪电话号码都可以花钱买到。

加之政府有关部门多采取被动打假的态度,不举报不查,无证据不查,甚至出现官商勾结、地方保护主义,这一层的打假难度无疑又增大了。

那么,识别假货的难度真的很大吗?上工法律部负责人称,“其实最直接的识别方式就是价格,稍有经验的人就应该知道,正品的价钱不可能那么便宜。”

打假的一大难点就在于用户很少会举报,甚至一些企业似乎并不反对假冒刀具,不仅知假用假,还会默许这样的情况长期存在。

国内总体水平并不高的制造业的确对中、低档刀具有着很大的需求,但低档并不意味着假冒伪劣,无论如何,假冒伪劣不会有长久的市场,终究会害人害己。

低合金高速钢涉嫌假冒伪劣?

“低合金高速钢”本来只是高速钢的一个细化分类,比如标准高速钢有标准高速钢的用武之地,低合金高速钢同样也有其适合的情况——家用工具以及低速切削工具等的制造,所以它也并非与生俱来地与假冒伪劣有关;但近几年国内高速钢刀具市场的境况,却不得不让人对低合金高速钢频频摇头,甚至最近还引发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以下简称“工具分会”)发出有关倡议、全国家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相关标准。

这其中的原因正是,低合金高速钢冠以“标准高速钢(HSS)”的名义大肆充斥着市场,甚至成为假冒伪劣刀具的源头。低合金高速钢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但如今却摇身变成标准高速钢,并混入其应用领域,无疑损害了用户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部分生产企业钻了现有标准的漏洞,混淆视听,以假乱真。

照工具分会的说法,“近三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给广大工具企业和相关钢厂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面对这样的情况,部分工具企业居然想到了和钢厂联手,以大幅度降低高速钢合金元素含量为手段,生产和使用所谓“低合金高速钢”来降低成本。而这种低合金高速钢产品,仍旧同标准高速钢产品一样,有着同样的外观,贴着同样的“HSS”标识——这就是对策,而且这种对策的确并不违背国内现有的法规和标准,但是从道义上而言,这显然是一种欺骗,是一种“假冒伪劣”,工具分会认为这种做法“近来有愈演愈烈、扩大蔓延的趋势”。

工具分会秘书长沈壮行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生产的高速钢工具中有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属于低合金高速钢,其中大部分作为民用工具出口;其余部分则供应国内工业企业。”这样一来,不仅损害了我国工具行业的国际声誉,并且由于刀具材料上的“以次充好”大幅度降低了刀具的切削性能,给广大工业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其生产效率。

“按照惯例,国内高速钢刀具仅在产品及外包装上标示笼统的‘HSS’,很多低合金高速钢产品也以‘HSS’做标识,不明就里的用户很容易被蒙蔽,认为就是标准高速钢,加上一些采购、管理方面的漏洞,这样的低合金高速钢产品很容易进入生产现场。” 沈壮行指出,公开发出这样的倡议,也希望能够让广大用户企业了解和认识目前的情况。

原材料涨价和竞争的日益加剧,是全球工具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难道全球都在采取这种对策?沈壮行告诉记者,其实发达国家很少有这种现象,他们采取的对策多是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用优质优价的工具,既抵消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又提高了制造业的加工效率,和用户达到互利双赢的目标。实际上国内也有一大批企业,采取了这种发展思路,收效也十分明显。

针对目前国内这种日益蔓延的“以‘低合金高速钢’冒充标准高速钢”现象,并没有可以借鉴的国际标准和惯例。国际标准解决不了就必须修订国家标准,因此,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一段时间来开始忙于调研新标准的方案,该委员会秘书长查国兵告诉记者,低合金高速钢的钨当量要达到6.5%以上,但其实目前市场上更严重的问题是大约一半所谓的低合金高速钢的钨当量连6.5%都达不到,根本无法满足高性能的金属加工。查国兵还兼任着工具分会的副秘书长,他同样强调了新标准的制订原则就是要避免原通行代号“HSS”继续引起混淆。

记者了解到,这些所谓的低合金高速钢刀具很多都是假冒伪劣的源头,他们以较低的制造成本,甚至还会贴上一些知名企业的商标,销路十分广泛,巨大的利益诱惑使得这些企业甘心铤而走险。以次充好、蒙骗用户既违背了起码的商业道德,也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正像工具分会在其名为“坚决反对在工具生产中以‘低合金高速钢’冒充标准高速钢”的倡议书中所提出的:“广大工具企业必须认识到:以次充好,蒙骗用户,只能缓解困难于一时,最终是没有出路的;并且必然会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为了中国工具行业和广大企业的全局利益,必须坚决反对和有力抵制这种错误的做法。”

2006年11月召开的工具分会会员大会上,与会的60家相关企业在倡议书上签字,表示愿意“反对和抵制这种错误做法”,据悉,签字企业中包括了国内目前大量生产低合金高速钢的主要企业。
但行业协会的倡议毕竟只是一种道义上的约束,能够形成一定的舆论氛围,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也根本无法实施任何制裁,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定新的标准,并依据新标准进行有关检测,对于不合标准者将由质检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这样既利于广大用户辨别真伪,也会为强化政府监督创造条件。

而目前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已经在具体操作此事,相信新的识别标志不久就将面世。记者近日与有关方面联系后了解到,目前经过几次会议之后确定的初步方案是用HSS-L来作为低合金高速钢的标识,附加于产品及外部包装上。但因为这涉及到几个行业的生产、销售,甚至图纸设计等方方面面,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完成这个过程。这一年当中谁来监管低合金高速钢的“以次充好”恐怕还是问题。

国内著名的冶金企业——河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吴立志告诉记者,新标准的实施将会给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尤其对同时生产钢材和刀具的企业,影响更是不小。包括协会倡议、新标准制订都是为了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如果分类细化,规定了什么情况下可以用HSS标识,什么情况下必须用其他标识,将有利于建立诚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细化就是为了区分开来,用户对于刀具性能的高低要求各有不同,如能拥有知情权,按自己所需选用合适的刀具是再好不过的了。低合金高速钢并非与生俱来的假冒伪劣,倡议也好、新标准也好,都不是要禁止低合金高速钢的生产,也没有必要禁止。这些方式都是被用来防止低合金高速钢继续成为假冒伪劣的源头,也正是防假打假的一种渠道。

无论如何,正像沈壮行提到的,低价低质竞争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原材料出口和资源浪费,行业需要自律。

谁在制假贩假买假?

假冒伪劣总是人人喊打的,假冒刀具也不例外,但打假总也打不尽,那么到底谁在制假?又是谁在不断地冒险贩假?更重要的是,事关自身的生产,谁又愿意去买假?

记者通过各方面了解到,刀具制假无非两大类,一类是粗制滥造式的,另一类则是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仿冒。而且在与有关企业人员、销售商、用户甚至制假者的交流中,记者也逐步了解到了这两类制假的流程。

国内一些品牌的标准产品,如通用的钻头、丝锥、硬质合金刀片等等,技术难度不高,往往是制假者粗制滥造的对象,江浙一带以及河北等地很多小企业甚至家庭作坊都采取这样的方式,通过使用劣质材料(如钻头生产中采用低合金高速钢)或废旧刀具翻新等手段将成本压至最低,赚取暴利,甚至再贴上一些名牌企业的商标以扩大销路,如浙江缙云县一家工具厂就曾被查出大量假冒国内某著名品牌的刀具以及上千张印有被假冒企业厂名厂址的标签。

这一类制假者的技术质量水平大都比较低,但却是生产、贴签同地完成,利润空间比较大,因此尽管违法但仍乐此不疲,不过由于在自己企业贴别人企业的标签和商标,一旦被查处比较容易被执法人员一举端掉。于是,近年来逐渐演变成为大量生产无牌刀具,再转由经销商任意贴签,这样一来,制假者规避了风险,甚至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已经不能被称为“制假者”,因为在这个环节除有可能产品劣质外还没有真正涉及到“假”。而贴签这一环节由于最具风险且容易被罪证俱获,因此近年来多转入地下,如租用民房或分散进行,并且多采用夜间作业。

对于这一类制假者而言,他们之所以敢于冒巨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就在于利益的诱惑,低成本、高利润、广销路——任何一点都是不小的诱惑,也都将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带来丰厚的资金,但他们也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风险、道义的谴责以及相关的法律制裁。

这一类假刀具的买家多集中在一些小型或中小型的机加工企业,对刀具性能要求不是很高,但是需要控制刀具成本,而且即便使用劣质刀具也不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念里把刀具简单地作为消耗品的企业,认为无论如何都是要磨损用完的,刀具的寿命长短、性能优劣似乎对成本没有太大影响,刀具只要便宜就好。

而另一类制假则是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仿冒,造假主体就是一些有一定规模和人才的企业,但由于自己品牌的市场号召力不足,研发水平不够,便主要靠仿冒一些较大品牌的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甚至一些已经停产的产品或供不应求的产品,如最近三菱的R5、R6刀片停产调整市场,随即就出现了大量的假货。据悉,很多日系品牌的大量假货甚至是从台湾流进大陆市场的。

技术模仿是一些企业在技术提升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甚至国内一些比较大的企业也会采取这样的手段,而一旦既模仿外形又粘贴被模仿企业的商标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假冒伪劣了。这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况是某较大企业的技术人员跳槽之后,因掌握有原企业的一定技术,因此仿冒存在优势。

一位仿冒者与记者算了这样一笔帐:国外企业采用先进设备,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企业运营成本、研发成本,而国内这些比较小的企业采用普通设备、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假设同样的原材料成本,如果能够模仿到国外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样生产出的一把刀,总成本肯定要小于国外企业,因此可以以低廉的价格与之竞争。质量高,价格低,他认为这是他与用户之间的双赢,何乐而不为?然而他可能忽略了产品的稳定性,产品仿得再像,质量再相似,批次稳定性恐怕是差别很大的。

甚至有的仿冒者公开宣称可定做各种品牌及规格的刀片,而且因为需要的经销商太多,天天加班生产。据称,他们为了跟随大厂家的产品步伐,也不断地搞新产品开发。而一些世界著名品牌的代理商也会从他们那里拿货。实际上,更多的仿冒者还是有选择的,比如对于特大型公司或超过一定规模的工厂,他们都会比较谨慎,主要是考虑到这些企业打假的力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所以,他们主要在仿冒一些中高端产品。因为动辄几千元的打假成本、诉讼成本,中小企业打假的成本显得太高了一般不愿承受。

仿冒者告诉记者,只要能做到以假乱真就有市场,他们也正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积累资金,将来发展自己。“仿冒只是阶段性的,我们同时也在做自己的品牌,偶尔零散地进行一些仿冒,也只是技术仿冒,按用户的要求只负责生产,其他一概不管。”

一位行业专家不无感慨地说,做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就是在用各种手段挣钱,好比温州的皮鞋,一开始大多是靠仿冒,而慢慢发展起来之后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果我们超脱一点,可以把这看作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但从行业长远来看显然是有损害的,不光损害了正规厂家的利益,也搅乱了行业市场秩序。但这又不是刀具一个行业的事情,是整个市场大环境的问题。市场普遍存在的不良风气使得很多民营企业的“第一桶金”多有问题,而且往往假货发达的地方,其经济水平也不低,因此很多地方政府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制假售假的环节解决之后,记者最大的疑惑在于到底谁在买假?一般认为,假货由于质量较差,用户一次受骗之后肯定会拒绝假货,但实际上制假贩假仍大有市场,也就是说仍有人在不断地买假,为什么会愿意买假?不少人给出的答案就是“利益勾结”。

有人曾告诉记者,大部分用户都是明知其产品是仿冒的而购买,理由正是“质量差不多,价格低”。很多用户认为如果假刀具的质量能达到真品牌的80%,而价格仅为真品牌的50%,这样是值得使用的,采购人员恰可以从中获利。更有甚者,有的企业使用的品牌刀具中,每盒都有一部分假货一部分真货,这恐怕就是采购人员和仿冒者之间相互勾结了。

就是说,的确存在这样的用户和采购人员,他们或为了降低成本或为了赚取高额回扣,在保证一定程度的生产质量的前提下,与仿冒者拉起了手。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常有采购人员直接问他是否有假货。

一旦制售与采购之间达成共识,假刀具进入生产就变得轻而易举、稀松平常,采购人员从用户这个阵营跳到了制售假货的阵营里,甚至在有的企业里,使用假刀具已经成了采购人员与直接使用者之间公开的秘密,可能只有管理者或老板是不知情的。“假”成为了一种潜规则,各个环节之间的人情关系一旦建立便很难攻破,制假、售假、买假不再是一条线,而是成为一张大网牢牢地扣在了行业上方。

谁来打破假冒刀具的潜规则?

“打假”是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个不得不面对的话题。不打假,真正的品牌就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不打假,劣质刀具就会横行于市,切削技术的水平也要受到限制。

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市场失灵现象叫做“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现实中不少这样的情况,如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华伦天奴,因在我们国内出现大量仿冒品而难以承受巨大的打假成本,最终不得不无奈地退出中国市场。我们应该看到,劣质刀具横行已经在驱逐着正品,一旦正品不得不退出市场,我们就将面临巨大的倒退。

但是刀具打假怎么打?靠谁去打?政府部门?企业?还是协会组织?谁来打破行业的潜规则?

成熟的市场经济也正是完善的法制经济,政府的角色就是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打假的主角显然应该是政府而非企业。即便面临行业潜规则,即便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所有人都陷入潜规则的怪圈,政府部门也应该首先站出来,因为只有它才是足够强势的。

对于行政监督部门而言,打假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我们却常听到类似“调查取证难”等的理由,以强调其不能及时阻止和揭露制假售假行为。先不去讨论是否存在官商勾结,单就“调查取证难”而言,这恐怕不能成为理由。他们必须提高调查取证的水平,如果“调查取证难”可以回绝任何打假要求,岂不是永远不必打假了?

而所谓没有举报、证据不足之类的理由,同样站不住脚,体现了这些部门不作为、被动执法或消极以待的心态。如果只是跟在正规厂家后面联合打假,而不从源头上进行监督和打击,那注定是一种职能缺位、被动执法的局面,我们更无从希望会消灭制假售假行为。

政府监督部门监管不力,虽然并不是制假售假的源头所在,但却致使许多造假者有恃无恐,专业造假成风,助长了造假者的气焰,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必须提高打假的技能和水平,担当起“现代社会的守夜人”职责,规范市场。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制假贩假。比如,目前企业维权困难也是和我国知识产权、商标保护的体制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双轨制,即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使得工商部门对商标侵权者予以取缔、处罚之后,只是把负面性给打消了,却并不能给商标所有人带来赔偿。要获得赔偿,又必须通过司法途径来保护。因此,有关监督部门需要加快相关改革的步伐,转变职能,为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但是,我们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也有些滞后,执法环境不尽如人意。现实使得我们目前还无法单纯依靠政府部门。
实际上,在现有的情况下,恐怕任何一个单方都会显得孤助无力?一方面造假能牟取暴利,制假分子为此不惜铤而走险;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在打假的立法、执法方面存在不少漏洞和问题。这显然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正像很多人谈到刀具的应用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样,刀具打假也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关联的。

尽管企业作为打假的主体是不尽合理的,但现有情况下,还不得不依靠企业主动打假。正像一些企业提出的,由于地方保护、部门扯皮等原因,自掏腰包打假的现象并不少见。

还有很多企业其实并不是一出现假货就去组织打假,一些小规模的仿冒,或许并不值得投入成本打假,只要大部分市场在,不对他们的经营造成大的损害,他们就愿意接受这种“生态平衡”。打假确给企业增加了一定的经营成本,但企业必须意识到,不打假自己的品牌和市场就会被侵蚀,必须积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和关注市场状况,一旦发现线索即应该与相关政府部门联系,尽量降低打假成本。

协会组织的职能在于以合力来维护会员的利益,对会员企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和约束,实现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有效沟通,一旦出现政策缺失等问题,协会组织也可以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和要求。毕竟,市场上不只有企业和政府,也不可能只依靠企业和政府。比如,最近面临大量低合金高速钢以假乱真的局面,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工具分会不仅发出倡议,还推动了有关机构进行标准修订,一定意义上正是在协助打假。

以上都是在制假贩假环节之上,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就是买假,因为一旦有大的市场需求,加之巨大利润空间的诱惑,打假就永远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些企业需要转变观念,低质假冒刀具尽管能够降低采购成本,但由于极有可能出现的刀具寿命短、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企业则需要加强管理,企业管理不规范,部门之间各干各事,没有良好的问责制,都有可能造成假冒刀具进入生产而无人问津。很多情况下是采购人员与经销商勾结,双方利益分成,从而导致假冒刀具进入生产。一般而言,多数老资格的工人都是有识别假刀具的能力的,应该培养这些人的打假意识,企业的经营者也需要规范管理,避免采购部门出现问题。

即便将来法律法规健全之后,也同样需要这个系统工程继续运转,只不过打假主体有望从企业转为政府部门。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各方联动起来,打假才会见效,市场才能得到规范,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作为消费者的用户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制造水平。

打假之外

上古时候,鲧用造堤筑坝的方法治水,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后来,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显然,有的时候,禹的治水方法更成功。

如果打假不见成效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寻求另外一条道路?

首先为什么会有假货?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位仿冒者告诉记者,“现在没资金,我只能去仿,等我发展起来了,再做自己的牌子。”就是说,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使得他们寻求这样的“捷径”。很多人也正为此对这些制假者给予一定的理解,甚至会对他们进行一些“地方保护”或采买他们的产品。

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地方的财政收入和解决劳动就业都有贡献,既然如此,地方政府是否可以采用另一种“保护”,比如给予企业发展更多的政策支持,积极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有力的保障,从一开始就减少和避免企业的假冒伪劣行为,这样实际上也将有效地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对一些企业而言,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就能仿制,有时仿制的水平还会很高,加上一些权钱交易,从技术上打假本来就比较难的,单纯靠查抄没收肯定不行,本身执法难度加大,漫长的诉讼过程和不断地打假甚至可能拖垮正规厂家,而制假窝点这里被关了那里又会起来。既然是没有办法杜绝的,“堵”不住似乎就应该想办法“疏”。

有的正规企业不断提升产品档次、技术水平,不断更新产品,期望遏制假货,这本来的确是不错的办法,殊不知对方也在提高技术,甚至从一些大企业中招来人才,这些人才在原企业掌握的技术足以以假乱真。这样致使技术提升带来的效果很大一部分仍被抵消,所以一定范围内地提升技术质量是不可行的,仿冒品与正品质量差不多,价钱却差很多,很多用户会去选择那些仿冒的产品。很多人认为这是目前国内经济大市场大环境的原因,对于假冒真的无能为力。

一位热心读者向我们建议了一些新的道路,“比如有的企业在经过一定时间的仿冒之后,其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正规厂家是不是可以考虑收购?”是啊,既然技术水平达到了,品质差别也不是太大,就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工厂,甚至开发成另一个品牌,可以通过派驻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等手段规范或提高技术水平。就是说,与其冒风险地制假,没完没了地打假,不如换一种思维,大家合作,这样也可以降低企业建立新厂的风险。

“还有一条路,就是这些仿冒者,如果技术上无法达到品牌优势可以走服务路线。”很多制假者都能根据客户要求在短时间内仿制出相应的产品,比如客户提出需要类似某著名品牌的铣刀,制假者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满足客户所需。其实,除了一些正规企业所覆盖的范围,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很多大的品牌不一定顾及每一个市场需求。如果仿冒者能够找准市场空间,转而专注于服务,不断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样也会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优势。有没有路?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钻头/丝锥/板牙的新闻:
·[图]肯纳金属推出新款PCD系列刀具 满足高效的铝材加工要求 12/1/2020
·[图]可靠的性能:具备SGL钻尖形式的新型硬质合金钻头 3/2/2020
·天工将推进精密硬质合金和粉末冶金刀具等六大项目 4/26/2007
·住友电工增资生产硬质合金钻头 3/23/2007
·上工直柄麻花钻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3/2/2007
·好马需配好鞍 国产数控机床呼唤好刀具 2/6/2007
·美国Star刀具公司并购NTSS 1/19/2007
·江苏省大力推广“群钻刃磨技术” 12/26/2006
·飞达钻头实现“德国造” 12/26/2006
·埃莫克法兰肯精密工具(苏州)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12/18/2006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刀具/量具/夹具/磨具展区 > 钻头/丝锥/板牙展厅 > 钻头/丝锥/板牙新闻
读者评论:共有条评论, 查看全部新闻评论 贴吧
·佳工网友 将发芹 于1/5/2009 2:54:00 PM评论说:
假上工麻花钻有吗(电话:13515710335)

对 钻头/丝锥/板牙 有何见解?请到
钻头/丝锥/板牙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