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机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海德堡中国工厂苦觅本土印刷机械零部件供应商 |
|
http://cn.newmaker.com
1/16/2007 8:50: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占据中国胶印机市场半壁江山的世界头号印刷设备生产商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无意放缓在华的扩张步伐。该公司位于上海青浦的工厂二期项目将于今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中国已经成长为海德堡继美国、德国之后全球第三市场,在青浦的组装厂是我们长期规划的起点。”海德堡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陈胜利说。
他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透露,海德堡正在中国积极寻找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但是目前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因为本地零部件无法按质按量供应,目前我们还不能确认,依赖进口能否和规划的产量相匹配。”
这意味着海德堡在中国成立全球惟一总部以外的胶印机组装工厂之后,能否寻找到合适的本土合作伙伴成为其中国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最大悬疑。
本土零部件供应商难求
海德堡是全球最大的成套印刷设备生产商,世界头号单张纸胶印机设备制造厂商,约占43%全球市场份额。2006-2007财年上半年,海德堡销售收入为16.38亿欧元。
该公司1998年通过收购宝隆洋行印刷设备部正式进入中国,2006年独资建成上海青浦组装工厂,成为首家在中国独资建厂的国外印刷机厂商,开始了在中国的又一次重大战略布局。青浦工厂投资1000万欧元、占地6200平方米,一期用于生产海德堡印后设备折页机;二期投资预计将是一期的两倍,厂房的占地面积将达到11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小幅面胶印机。
上海组装厂是海德堡在亚洲的第一个工厂,生产的所有机器只面向中国市场,同时他们计划未来用于整机组装的70%零部件将由本土的供应商提供。
“理想的状态是到现在为止,至少有30%的零部件由本土供应商提供,但是目前来说因为在质量上遇到困难,难以达成目标。”陈胜利表示。
海德堡本土化策略最重要的环节是改善成本现状,高额的进口关税、包装费、运输费使不具有价格优势的海德堡面临新的市场考验。
据估计,上海工厂的运作可以在三年之内使海德堡折页机生产成本下降20个百分点,胶印机的成本也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目前,中国的印刷机械进口比例高达60%,以高端设备为主。目前,德国和日本企业的竞争日渐激烈,以小森、三菱、富士为代表的日资企业占据了印刷机械进口的30%-35%。
北京华联印刷设备部经理田为民说:“日本企业的机器在价格上比海德堡要低1/3左右,但质量有所不如,服务和维修上也有一定差距。”
陈胜利坦言,由于海德堡的高精度和高标准要求使成本难以压缩,在中国市场与日本企业的竞争中毫无价格优势,但如果本土化组装可以使成本降到比竞争对手只高出一点,那么市场的可接纳范围将会非常巨大。
“上海青浦工厂将是一个很长期的规划,一期二期之后可能还会有很多期。”陈胜利表示,海德堡目前还没有在中国购买或者兼并的打算,寻找战略性合作伙伴来完成供应链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为此,海德堡第一步是招聘本土团队送往德国总部接受技术和文化的培训;其次,向本地供应商传递技术和标准,帮助他们生产出合乎海德堡要求的零部件。“如果没有高比例的本土化生产,那么海德堡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是不成功的,但是在质量上,海德堡永不妥协。”他说。
挺进中低端
本土化战略的实施一方面是寻求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的需要,另一方面,海德堡也在寻找新的机会。
据了解,上海青浦工厂短时期内还无法达到组装生产高端大型机器的标准,因此很长时间之内海德堡高端机仍然要依靠德国生产基地。
陈胜利表示,虽然海德堡目前只服务于高端印刷市场,但是他们正在寻求覆盖更广泛的领域。
可以预见到,原先看重金字塔上端的以海德堡为代表的海外巨头,未来将同样地把注意力放在中部甚至可能是更低层次的市场需要上,而这部分市场正是目前本土企业的服务领域。这意味着中国印刷机械市场格局可能被进一步搅动。
“我相信,5年之后,中国会成为海德堡全球最大的市场。”陈胜利说。事实上,中国已经从8年前海德堡全球排名第10名以外的市场跃升到目前的第3位,这样的发展可能还将继续。
最近一个财年,海德堡中国销售收入达到36亿人民币,并且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
对 胶印机 有何见解?请到 胶印机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