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信/网络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大起大落 国产手机份额跌破30% |
|
http://cn.newmaker.com
11/22/2006 9:36:00 PM
佳工机电网
|
|
从10%到55%再到跌破30%,中国手机业演绎了一幕大起大落的悲喜剧。能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检验国产手机能否再次崛起的关键。
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曾占据半壁江山的国产手机目前在国内市场的份额继续下降到不足40%。而国内两大IT调研公司赛诺和赛迪顾问的调查数据则显示其份额更低,只有26%和29.2%。
虽然只有七八年的发展历史,中国手机产业却演绎了一幕大起大落的悲喜剧。
国产手机能否尽快走出低谷,实现复兴?或许我们可以从国产手机的发展史中得到一些启示。
大起大落间
1999年,中国手机产业从困境中起步,在技术和市场受制的情况下,从营销、渠道、外观及应用设计等国外品牌的薄弱环节切入,开始了艰苦的市场攻坚战。据统计,当年国产手机仅拿下了2.9%的市场份额。
从发展轨迹来看,国产手机历史虽短,但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强劲的活力,短短几年时间就形成强大的生产能力,并迅速占领了市场。资料显示,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由2000年的不到10%跃升到2002年的30%。以波导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成功实现了对国外品牌垄断格局的突围。
2003年,国产手机市场份额超过55%,占据了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如此辉煌的业绩让整个业界兴奋不已,国产手机因此迎来发展史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到2004年,国产手机厂商在市场销售、资金周转、库存积压等方面遭遇很大的困难,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2005年,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生存环境加剧恶化,市场份额从2004年的48.1%,下降到2005年的38%。而目前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跌破30%。
厂商尚显稚嫩
国产手机刚刚进入中国手机市场时,无论在品牌还是核心技术方面都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但在几年后完成绝地反攻,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国产手机的崛起是多种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渠道成为其制胜的关键。“保姆式”的人海战术销售模式,使TCL、波导、科健等国内手机厂商对二三级以下市场渠道的控制力超过国外厂商。
但是,好景不长,国产手机迅速地就从高峰跌入低谷。或许是因为“黑手机”对市场的严重侵蚀,而它对“洋手机”的影响又不大。况且,我国手机市场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这与国产手机的窘境形成了反差。
蓬勃的市场却难以“养活”企业?看来,还是得从自身找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产手机在渠道、价格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日渐弱化,技术积累不足等问题使国内手机品牌占有率明显下降,行业利润率下滑,手机亏损企业增多,亏损额加大。此外,国产手机同质化严重,并且面临专利危机。
来自商务部内部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国产手机仍存在出口依存度高、目标市场集中、融资渠道狭窄、研发被动等软肋。商务部的这份报告还认为,国内品牌手机的创新能力不强,也导致产业的畸形成长。
中国手机市场的巨大容量毋庸置疑,这也为国内手机产业提供了充足的活力和潜力。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仍存在营销、库存和资金等方面的问题。国内手机产业要走向成熟必须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
对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手机/通信/网络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