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布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纺熔非织造掀“二次创业”风潮 |
|
http://cn.newmaker.com
11/7/2006 10:59:00 AM
雅式工业专网 朱柳
|
|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非织造布已累积一定资本,并形成相当规模,近年更是高速发展。去年,中国非织造布产量为117.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其中占非织造近四成(44.85万吨)的纺粘熔喷布产量更接近美国产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工业发展过程类似的是,目前中国非织造业存在产品档次不高,大路货充斥,品种单一,导致经济效益日益下滑。为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分会名誉会长郭合信提出要进行“二次创业”,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走向集约型发展模式。
二次创业是技术与人才的较量
与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纺织业相比,非织造行业是一个年轻的新兴行业。由于其生产周期短、流程简单以及最初的的暴利,非织造生产线曾被形象的称为“印钞机”,吸引各路资本纷纷加入,最终促成了近年来以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局面。
然而,大多数企业挤上常规产品这个“独木桥”。尽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非织造布市场的应用的扩展,市场容量增长了,利润却开始分摊,利润率由最初的百分之几百降到目前仅10%左右。“印钞机”时代已远去,当年的盛景只留在早期开拓者的美好回忆中。
作为行业专家的郭合信早在九十年代就看到行业发展出现的弊端,提出要改变增长方式,向高技术、高品质发展,数年后,看到行业发展逐渐成熟,他再次明确提出要进行“第二次创业”。
郭合信指出:“非织造行业到目前为止的这个发展过程是不可逾越的,并且也是一个卓有成效的历史阶段。第一次创业使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第二次创业就要利用高技术向高品质发展。”他的这一提法得到业界普遍认同。纺粘法分会会长谢明认为:“前期的发展是有钱就行,现在创业更重要是人才、技术、信息的支持。”
2006年行将结束,对于今年的发展,郭合信认为,“已出现向集约发展的迹象,目前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过渡阶段,两种模式并存。”他举例说:“粗放型的增长仍很明显,尤其广东,低水平重复建设,又新上了十几、二十条纺粘生产线。不过做高档的也有,如PGI苏州工厂就引进了5个模头的SMMMS生产线;国桥正在进行弹性无纺布试验,金三发集团研制了透水性纺粘布等。”
再创业突围之路
据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统计,截止去年底中国纺粘法非织造布生产线已达282条,生产能力达到了71.20万吨/年,实际产量达42.95万吨/年,增速近20%。熔喷法非织造布总生产能力达3万吨/年,总生产量为1.91吨/年,增长3.2%。但大部分产品,尤其是纺粘法非织造布八成以上是所谓的“大路货”,产品单一成为制约大部分企业及整个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为此,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分会在11月2~4日于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年会讨论的主题为“功能型、差异化纺丝成网非织造布技术与市场”,业界专家以及设备、原料、无纺布生产企业及研究机构会聚一堂,就这一主题纷纷发表意见,并介绍了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郭合信对二次创业发展指出了六个方向,双组份、超细纺粘是发展方向之一,包括皮芯型纺粘布、裂片型双组份超细纺粘布、海岛型超细纺粘布;一机多用和多种生产方式方向,多功能、差别化方向;多种复合材料方向;环保方向;同时设备向高速、高质、多能及易控方向发展。
针对企业规模不同而存在的不同特点,谢明建议:“规模小的企业,由于没有大企业的规模成本优势,可以做些特殊的产品。大企业要进一步规模化、甚至国际化,然后再功能化与差异化。总之,下一阶段,市场是给有技术准备的企业的。”
郭合信最后殷切指出,要再创业,首先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正如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副理事长张威所说:“谁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能把握住未来的暴利市场。”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华用士、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桂梅、美国非织造布协会(INDA)永久执行董事黄祖基、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杨弘等160余位专家及企业代表到会,18位专家、代表做了主题演讲,会后专家及企业代表参观了天津 冠无纺布有限公司。
|
对 非织布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非织布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