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化工设备业难挡外资冲击 |
|
http://cn.newmaker.com
10/1/2006 6:43: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在中国,发生工业事故并不稀奇,但去年底的化学品泄入中国东北松花江一事,令中国政府和工业界意识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
当时,中国国有企业——中石油(PetroChina)在吉林省的一个工厂发生爆炸,导致数吨苯类污染物泄入松花江,流向下游的哈尔滨市(人口400万)和俄罗斯。
在隐瞒事故影响程度一周之后,哈尔滨地方政府被迫在污染物流经当地时,切断该市的自来水供应达4天之久。
其直接后果是官僚丑行遭到曝光。几位当地官员被撤职,一人甚至自杀。时任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解振华,也因被指责对这次灾难性事件重视不够而被迫辞职。北京的一位咨询顾问认为,这一决定就像“警察因为没有抓住小偷而入狱”一样。
但哈尔滨丑闻也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不光彩的安全记录。自1999年以来,工业领域的事故率逐年攀升。去年,中国发生了226起涉及化工企业的安全事故,共造成321人死亡,1521人受伤。这些事故中,有三分之一是由于违反安全生产程序造成的。
此外,工业也造成了更为广泛的环境破坏,其中,化工企业难辞其咎。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在去年12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3亿人口(接近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的饮用水遭到污染,且多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中国约90%的城市受到水污染问题困扰。
在某种意义上,化工行业的安全问题是中国近年高速经济增长的另一面。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中国对化学品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迫使该行业满负荷运转,而某些工厂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这种压力也导致了一些“抄近路”行为。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China National Chemicals Information Centre)的一位官员表示:“该行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设备陈旧、超负荷生产和安全设施不完善等。”
对此,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新建化工厂都设在内陆,远离水源。此外,政府还鼓励邻近河流或湖泊的企业建造人工池,储蓄污水。
政府还引入应急程序,以防止类似吉林化工厂爆炸的事件引发大面积灾难。
上述措施是高层领导人推行的更广泛举措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旨在减少国有工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中国最新的“十一五”经济规划中包括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破坏。
然而,新规定中存在不少漏洞。批评者称,即使针对污染大户,罚款也很少超过20万元人民币(合2.5万美元),不足以促使这些企业遵守规章制度。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Clean Air Act)的良好意图往往遭到破坏,因为向工厂颁发生产许可证的责任下放给了地方官员,而他们的政绩是按照当地经济增长水平来评估的,因此,允许工厂继续经营符合他们的利益。
重大事故并未削弱大型跨国化工企业投资中国市场的热情。去年,该行业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6.6亿美元增至28亿美元。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德国巴斯夫(BASF)在中国的销售额就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去年,它与中国国企——中石化(Sinopec)合资,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大型石化综合企业,拥有一套蒸汽裂解装置和9家下游工厂,总投资29亿美元,是巴斯夫成立140年来最大的一笔投资。
上个月,由美国亨斯迈(Huntsman)、德国巴斯夫和三家中国企业组成的财团决定在上海投资10亿美元兴建一座工厂,生产用于塑料座椅和绝缘泡沫的原材料。
很多外国企业甚至在中国成立研发机构。陶氏化学(Dow Chemical)正在中国和印度扩展其研究业务,而通用电气(GE)的塑料集团在上海设有一个研发中心。
跨国企业否认它们利用中国宽松的监管标准。“我们并没有将中国视为一个老旧产品和技术的倾销地,”巴斯夫负责亚太区的董事马丁•布鲁德慕勒(Martin Brudermueller)表示。“我们只将最新产品和最优技术引入中国。”
不过,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官员表示,跨国公司从中国本土公司挖走很多富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造成了很大影响。
他表示:“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很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有企业安全培训和控制机制的恶化。”
|
对 化工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化工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