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变电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特变电工的“外引内储”之路 |
|
http://cn.newmaker.com
8/21/2006 10:52:00 AM
佳工机电网
|
|
一家身处新疆的“街道小厂”,通过体制、管理、科技等方面的创新,把握政策优势,做足人才、技术、市场储备,经过18年的努力,今天不仅跃升为国内同行领军企业,还直逼国际巨头。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的创新自强的探索,为中国企业特别是西部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寻找突破口
身处新疆,又是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当时企业没有任何优势。不过,时值新疆石油、矿产资源和农业开发的良机,真正围绕石油和矿产行业的防爆型、防火型或者是整流类型的变压器产品大家都不愿意做,这正好给了特变电工机遇。捕捉到这一市场空隙,特变电工集中精力生产特殊变压器产品,使企业起死回生。
在挖到“第一桶金”后,特变电工意识到,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电工行业的需求、发展空间很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出于对市场旺盛需求的预期,特变电工在技术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开始超前研制产品,利用国家的鼓励政策,做大做强企业。
做足“人才储备”
电工行业属人才密集型产业,特变电工起步缺人才,发展壮大更缺人才,即使看到市场前景,没有适用人才,同样难有作为。为打破西北待遇、环境不佳的窘境,特变电工在为人才提供高薪的同时,更注重为人才创造最佳创业、生活空间。在这家企业里,一些领导的收入不如专家,搞技术、业务的人比企业领导受重视,专家的作息时间在这里没有严格规定,这种看似宽松的“劳动纪律”,却留住了一批国内外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
特变电工在与同类企业重组时,非常注重人才资源。特别是在同西门子公司竞争重组沈阳变压器公司的过程中,特变电工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沈变的技术队伍和技术能力,还将技术人员全建制留下,对于以前“出走”的专业技术人员,只要愿意回来,待遇和位置不变。这些举措使得沈变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回流。
借用“外脑”
今年初,特变电工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超导变压器。这次研发历时4年,耗资500多万元。其实,超导变压器目前在世界各地还没有投入常规使用。特变电工现在就拥有了这项超前技术的储备,一旦市场有需求,企业可立刻投入生产。截至目前,特变电工储备的前沿技术整个“十一五”期间都够用了。
类似这样的储备性研究成果在特变电工还有不少。具有行业前瞻性是特变电工超常规发展的一个秘诀。
在与各技术院校合作过程中,特变电工将自己变成一些机构培养研究生的实习基地,一些院士还把自己的教学从课堂上搬到特变电工的生产车间中。高压电器互感器专家朱英浩院士曾表示,现在院校的理论教学滞后于企业的实践,在企业的车间里做的电工学研究更实用。
据了解,通过与多家科研院所开展全面的技术合作和超前产品的研发,特变电工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实现特变电工未来的技术领先战略提供了支撑。
特变电工在做大做强过程中,还盯住了国外市场。一方面,他们在国内市场一些成熟产品趋于饱和状态下,凭借拥有的技术储备,不断开发出高端产品,稳定国内市场,同时将一些成熟产品推向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市场;另一方面,盯住欧美高端市场,利用这些国家电工行业相对萎缩、输变电产品更新换代的空当,输出中国产品,与跨国企业面对面开展竞争。
特变电工相信,他们在“十一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仍可保持国内技术领先和快速发展的态势,稳坐特变电工行业龙头老大的位置。
|
对 变压器/变电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变压器/变电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