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ERP/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网络业变革暗潮涌动 揭示未来十大趋势
http://cn.newmaker.com 8/9/2006 9:36:00 A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5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展厅
无线上网卡, 光纤设备, 网络布线产品, 计算机干扰器, 网关, ...
从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到各种各样的用户接入终端,网络业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转变。

尽管业界对IP技术的讨论已经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创建一个面向未来的IP网络。十年前,人们还在为“时钟滑移”之类的问题所困扰;今天,我们已经在讨论根本没有时钟的网络了。技术发展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对于今天的网络世界来说,究竟有哪些重要的趋势有可能影响未来?

一.WiMAX今年成为现实

过去几年里,人们一直预言WiMAX将成为热门技术,但是预言却迟迟不能变成现实。今年,关于WiMAX的预言似乎要兑现了。

服务供应商和设备制造商已经意识到,固定无线技术无法驱动无线宽带市场大发展,只有便携性和移动性才能带动无线技术前进。于是,他们转头投入IEEE 802.16e移动标准的开发和制定中。Current Analysis无线基础设施部的首席分析师Peter Jarich宣称:“从事802.16e标准制定的设备商解释说,‘e’标准不仅仅意味着移动性,同时也是固定标准,可以看做是固定和移动更好的结合。”Jarich的说法突破了以往对于WiMAX标准的认识,他认为:“设备商只要把无线宽带接入设备按固定、移动划分来销售,市场就仍然会有对802.16d的需求。但是如果把802.16e的产品作为固定和移动结合的技术来销售,就会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一个聪明的转变。”

Wi-Fi技术被广泛接受,对于WiMAX技术今年的发展也起到了帮助作用(当然同时也许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Wi-Fi技术正作为室内无线局域网技术普及,让用户们在市区、热点地区体会到真正的宽带漫游服务。随着标准的推出和芯片的量产、应用,拥有更广泛覆盖范围和更高带宽的WiMAX技术将更大幅度地拉动无线宽带用户增长。

当然,Wi-Fi技术也使公众对于服务易用性的要求提高了,这在短期内将一定程度上影响WiMAX。人们习惯通过Wi-Fi广泛覆盖的网络使用各种数据和移动视频服务了,也会对WiMAX服务有类似的想法。但是,人们当然不可能像购买无线宽带路由器来使用Wi-Fi一样,去自行购买和部署WiMAX设备,因为这是真正的电信级产品,需要由运营商部署。在商业模式方面,人们也需要仔细考虑:基站设备成本、维护成本、传输成本、交换成本、应用开发成本、市场推广成本等等该如何收回。

二、手机电视标准涌现

移动业永远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招,近来飞速发展的DVB-H、FLO、T-DMB、S-DMB技术又使手机电视业务走向了台前。两种最新的手机电视标准——3GPP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以及CDMA2000阵营的多播广播服务(MCBCS)最近风头正劲。

虽然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公认的成功的手机电视商业模式,但是多播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单播网络为用户一对一地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多播网络则同时面向众多用户提供一整套统一的预定内容。单播的个性化以最大的带宽占用率为代价(资源利用率最低),因为需要对每个用户都独立地进行内容分发;多播技术则通过牺牲个性化来换取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和MBMS、MCBCS一样,DVB、FLO、DMB等都属于多播技术。

运营商并不需要建设一个全新的网络来提供手机电视服务。在现有的3G网络上采用多播技术,正好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而不需为手机电视服务开辟新的无线频谱资源。通过多播技术实现手机电视业务,当前面临两个最大的挑战:容量和终端设备。

由于运营商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提供再多的服务都只能在有限带宽上提供。对于大力发展语音和数据服务的运营商来说,就没有太多的频谱资源来提供多播视频服务了。在终端设备方面,面临的则是个老问题:没有足够丰富多样的终端设备的支持,任何新服务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诺基亚致力于DVB技术,高通努力推动FLO,那么谁有能力推动MBMS和MCBCS取得成功呢?爱立信也许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者。不过,爱立信和其他MBMS (or MCBCS)支持者需要使运营商相信,手机电视用户其实只需要有限的多播频道,另外更多的是不需要与人共享的个性化单播频道。

三、商业化与标准化联动

十年前,在互联网大发展、泡沫式扩张的时候,一家关注ISP的杂志曾经预测,互联网的未来依赖于业务提供商之间有组织的公平体系的建立,它甚至呼吁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出面来管理此事。但是,这个体系当然没有建立起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咎于IP标准化进程和商业化进程之间的脱节。制定IP标准的标准组织IETF明确表示,他们不关心商业问题。

今天,许多网络业的重要问题已经在非传统IP标准化组织中展开讨论和制定规范,这些组织包括ITU、3GPP、ETSI、IEEE、MFA以及新兴的IP领域论坛。这些组织都为IP技术带来了商业角度的需求驱动力,并且已经开始讨论从前遗留下的IP技术商业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互联网先锋David Clark曾经措辞激烈地指出,互联网已经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个协议——“金钱路由”,而今众多商业驱动的标准化组织兴起,表明当前的互联网业开始关注这个重要的原则了。

运营商的商业法则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唯独Internet例外。在话音等传统电信领域,运营商通过签约服务的方式能够收回投资,这些商业模式如今已经被渗透到了IP网络的发展中,例如3GPP的IMS、ITU的NGN,以及固网-移动融合等一系列概念的提出。我们可以明显看到,IP已经开始被作为一种电信级的技术而被各大标准化组织讨论和规范。

2004年,电信业在IP服务融合领域的投资首次超过在Internet上的投资。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型IP网络项目都是Internet之外的融合项目。美国的运营商最近公布了IPTV的发展计划,将在Internet之外另外建立一条平行的IP通道来提供新的视频传输服务。同时,当年远离商业的IETF也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有离开Internet领域的迹象。

无论是网络业、还是其他行业,没有令人满意的回报就很难有对某项技术的投资。无论是互联网还是IP技术,最终都要面对现实的经济问题。当前的标准化进程正在慢慢地纠正人们犯下的历史错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看待、建设和使用网络。

四、中间件大量激增

过去,人们的词典里只有“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如今,更加令人兴奋的“中间件”大量出现了。

中间件在幕后悄然出现、悄悄成熟,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却可能打破以往硬件与软件、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力量平衡。

人们对于中间件最重要的认识是,它将提供开发工具、简化应用开发。以往,操作系统通过GUIs和磁盘驱动器,屏蔽底层硬件的复杂特性,为软件开发商提供编程接口(即系统调用),现在,中间件把这种工作方式扩展到所有应用服务领域,其中也包括网络,通过中间控制屏蔽底层网络复杂特性,从而简化业务和应用的开发。

中间件的功能看似属于传统软件领域,人们很难看出它如何影响着整个网络市场,然而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网络应用的关键特性正逐渐转移到中间件层来提供。此外,以中间件为中心的新协议,比如用于Web服务的SOAP协议等正在创造一个新的中间件时代。安全性一直是网络及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也可以通过中间件来解决。可信消息、身份管理和业务逻辑等都是未来中间件的发展方向。

以往,应用网络特性的价值一直被网络和包括服务器、软件、客户端在内的终端两部分公平分配。近十年来,中间件开始在这个领域占据一席之地,重要性并在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10年将占据整个特性价值中的55%。

中间件的兴起对于网络和IT供应商来说,既意味着巨大的新机会,同时也是充满风险的挑战。如果中间件被安装在网络系统侧,运营商便可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为不同的业务开发商提供丰富的服务接口,运营商的网络将会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借助增强的网络特性来吸引用户,运营商桌上的利润蛋糕将会变得很大;而如果被安装在终端侧,则那么网络将失去差异化的特性,这样价格成为决定用户去留的惟一因素,我们将重新看到不同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模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主导作用将大大降低。

中间件究竟在哪里安家将由什么因素决定呢?IBM与思科的SOA标准之争也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思科倡导以服务为导向的网络架构(SONA),试图将中间件的特性价值拉到网络侧;IBM的WebSphere主张努力方向很明显,是要让数据中心将这部分功能紧紧抓住。

服务究竟应该是网络本身的一部分、还是仅仅运行于网络之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最终决定中间件未来的命运,决定行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决定运营商究竟是一个单纯的通信管道提供商还是更多。

五、加强客户体验管理

电信运营商正致力于提供电视服务,把它与其他的通信服务捆绑起来销售给客户,这需要运营商彻底转变以往对客户的服务方式——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运营商导向到客户导向。

客户并不需要一步到位,享受到像“国王”或者“女皇”那样的尊贵服务;但是运营商至少要转变态度,不要再像以往那样高高在上,面对众多不同的垂直行业、不同的客户需求,都仅仅通过电话呼叫中心就把客户打发了。

快速安装、优化的客户自我服务功能、先进的呼叫中心以及新一代的计费和运营支撑系统都是运营商当前所最需要的,通过这些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优化的客户体验管理,同时降低成本。

运营商还要记住,住宅用户的需求和企业用户的需求有着巨大的差异,就像黑夜与白昼之分,因此必须区别对待。住宅用户对于运营商服务中的不良表现更为敏感和缺乏耐心,并且很容易把负面评价传播开去。

易用性也是一个老话题,但却是决定运营商推出IPTV服务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客户来说,无论是通信服务、内容服务还是商业应用,服务内容再好,都必须要接入方便、操作简单才行。此外,还要通过网站、电话等形式为客户提供方便、实用的帮助服务。计费账单应该更加精确和及时,并且方便客户的阅读和理解。

最后一点是要了解你的客户。除了低价促销之外,还有一些市场推广手段也很重要。电信运营商不能再想当然了,如果能够多听听消费者行为学和消费习惯方面的专家意见,应该会受益匪浅。一些电信行业的设备制造商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挑战了,他们从消费类产品知名企业中(如可口可乐、耐克等)重金挖来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消费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做企业的新领军人。电信运营商是否也将借鉴这种思路呢?

六、强化网络及服务保证

尽管在过去的100年里,技术的进步令人惊异,但是在自然语言识别领域却进展缓慢。今天的计算机能够轻而易举地翻译简单的英文句子,但是一旦遇到新词汇或者方言就一筹莫展了。电信业正在努力解决自己的翻译缺陷问题。语音邮件服务之类的难关已经被攻破,但是三重播放中的视频、无线Web、先进的IP网络等对于电信业来说,仍然是未被掌握的“新词汇”。

因此,网络和服务保证对明天的网络业来说至关重要。系统监控、关联网络、服务器和终端正努力保证着如今这些跨技术、跨提供商和合作伙伴的复杂服务能够给客户带来高品质的客户体验。

最近,Dittberner Associates 完成了一份电信可靠性和远程测试市场的调研报告,预测这一市场将从2005年的28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7亿美元,该研究报告还指出:

服务质量管理呈上升趋势

传统的网络质量保证体系(故障和性能管理)并没有提供直接的终端用户服务体验度量方式和管理,因此在未来需求驱动的业务模式下难以准确衡量消费者的体验。一些公司新近开发了先进的服务质量管理解决方案,通过高级业务模型和性能管理、信号设备和网络探针等关联性的反馈来分析业务的质量。

性能管理逐渐取代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需要的,但是在基于IP的技术领域被淡化并逐步被性能管理所取代。据统计,目前电信设备维护80%的成本都消耗在故障排查上,因此高性能的设备性能管理是未来电信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线仍然是市场的主要驱动力

无线网络运营商是网络可靠性解决方案的最大买家,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2%。

大型测试公司进入信令市场

Tektronix和Anritsu两大测试公司近来的并购使得其进入了可靠性服务的市场,NetTest和INET则成为掌握7号信令的OSS厂商。另外, Tekelec也瞄准法国信令厂商Steleus,加入了这场角逐。这些事件都表明,掌握信令对于分析用户中心的服务质量十分重要。这些新兴公司将对行业的领导者安捷伦发起挑战。

七.采用灵活的计费模式

随着固定宽带、无线宽带以及有线电视宽带等众多宽带服务的推广,服务提供商需要考虑放弃原有的宽带计费模式,采用更新、更灵活的计费模式了。

目前的宽带服务模式和有线电视服务模式类似,都是捆绑一系列服务、以统一费率推出,只能按照流量或者时间进行业务无关的无区分统计,这是由于传统的运营模式通常是把网络和业务绑定在一起,有限种类的服务对应着各自的承载网,在计费时并不需要进行业务的区分。然而随着宽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基于IP的业务层出不穷,丰富的业务并没有为传统运营商带来预想的收益,甚至反使得他们失去了对业务管控和计费的能力,而只能专注于基础网络服务的提供。其实,同一网络承载的不同业务应该给予不同的计费标准。

今年的一个技术趋势是,实现基于会话的区分计费。比利时最大的 电信公司Telenet正在采用Yair Sakov公司的解决方案实现灵活的计费模式:他们先为每个用户都分配一定限额的基本带宽资源进行呼叫建立,如果用户想要获得更多的带宽资源、得到更高质量的通话,他们可以选择购买这些额外的带宽资源,从而使得网络可以针对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顾客进行差异化的计费。

IDC的高级研究员Shira Levine指出,部署一个具有区分计费功能的计费系统并不是非常困难。一种选择是在终端设备控制协议中加入一定的反馈机制,例如改进SIP协议,使其能够反馈业务的种类等信息,然后传输到计费系统中,这样便可以实现不同业务的区分化计费。也就是说,对于一些基于状态控制的业务,例如基于SIP这样的事务状态控制的业务,可以对这些事务状态的控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区分化的计费。

另一种办法是直接在IP中加入对服务的区分,其本来提供的TOS(服务类别)字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运营商可以直接在核心网中完成区分计费的任务,而不需要交给不可靠的用户终端来完成。

因此,对于集中式管控的电信运营商而言,实现区分化的计费并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然而对于宽带运营商而言,要想在传统的IP之上实现差异化的计费,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努力。

八.光传输改变网络架构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万维网的发明使得Internet得以商用,那时候,如果用光纤作为传输承载,每兆带宽的成本大概是2500美元,而今,同样带宽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不到20美元。

诚然,光传输成本费用仍然太高,这使得其在短时间内被普遍接受相对困难,但是光通信技术的存在必然对未来的网络体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看来,这样的冲击不仅仅局限在骨干网的核心交换设备上,也存在于接入网等边缘设备。

在传统带宽受限的环境下,我们通过各种复用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步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是两种典型的方案,而由于统计时分复用资源利用率更高,而且特别适合于业务量不固定的网络形态,所以Internet采用了基于统计时分复用的分组交换技术。这样的技术在Internet兴起之初极大地推动了其发展,使得宝贵的带宽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互联网这种无状态的分组交换技术,使得传输的可靠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随之飞速发展的是各种补偿技术,例如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这些技术在补偿网络可靠性的同时,无疑增加了终端实现的复杂度和成本,在光传输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年,我们应该考虑是否能够用高速的光接入技术来提高带宽资源,而减少各种复杂网络技术的部署。

首先,用轻量级的交换设备取代现有的具有复杂路由、排队和缓存功能的骨干网络设备,有利于运营商降低网络运维成本。从前,当带宽资源受限的时候,人们设计了“网络-主机”的分级结构,将流量集中到网络的中心;而今,我们完全可以基于光网状网(mesh),在接入侧实现高速承载,从而减轻骨干网络的负荷。 这样,从前费用高昂的核心网设备将不再被需要,而被光接入设备所取代,为了集中共享带宽资源而部署的交换与路由技术将不复存在。

其次,各种自适应的路由技术和协议在带宽资源日益丰富的未来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为未来如果能依靠光接入技术实现超宽带传输,那么任何路径优化策略都将失去价值,因为那时候任何传输路径都会具有同样的成本和速度。

最后,如果未来的计费模式发生变化(正如前面所言,不再是按流量计费,而是区分化的计费),各种以流量作为评价标准的路由方案将偏离其设计初衷,带宽资源或许不再像今天那样可以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随着各种光传输技术的发展,带宽资源在未来将会得到有效的保证,那时候整个核心网络的路由与交换技术有可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根本不再需要交换设备,取而代之的是健壮灵活的网状结构。

九、强化服务管理

基于IP的业务和应用的飞速发展,给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IP技术高度开放的架构屏蔽了底层复杂的网络,不仅使得业务开发商可以利用编程接口(API)快速地进行业务的开发,同时也逐渐打破了传统业务和网络垄断的运营模式。这使得运营商不得不加快他们对新业务的开发速度,以争取在和Internet的业务提供商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对于运营商而言,缩短新业务开发周期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是开发和部署业务管理平台,将各种底层的服务都抽象成为业务接口,大大简化上层应用的开发的复杂度,从而加快业务开发和部署的速度。

其次,通过业务管理平台,运营商可以有效的整合资源,对于其拥有的各 种底层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抽象和组织,使得它们能够在业务开发的过程中快速准确的被利用。正如Dittberner Associates公司的研究主任Dan Baker所言,当运营商的各种服务能力日益强大的时候,统一的管理和整合尤为重要,否则众多杂乱的服务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有效的组织起来,进而生成新的业务。业务管理可以将抽象后的底层服务划分为尽可能小的可重用组件,从而构成一套业务生成环境。Axiom System公司的CEO Garth Senior正在积极的推动业务生成环境的发展,他认为通过这样的业务环境抽象过程可以加速业务的生成和部署。

再次,基于业务生成环境的业务管理在未来有可能会打破传统Internet为IP设计的端到端控制模式,使得基于IP的业务和应用能够更加灵活的被网络所承载。这对于运营商扩展IP的潜在价值极为有利,使得核心网络能够被其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因此,业务管理平台将底层提供服务的组件抽象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整合了各种底层网络的资源,为业务的快速开发和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十、高速可信的“隧道”技术

目前,虽然IP已经被公认为下一代网络的趋势,然后对于未来网络我们正悄然面临一种全新的变革与挑战,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这并不一定意味着IP的地位会有所动摇,而是说IP可能被一些更为先进底层传输技术所承载,例如基于光管道的快速光交换网络。

其次,当无状态“尽力而为”的IP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电信级的网络中时,服务质量需要得到严格的保证,特别是将IP用在移动通信核心网这样的具有显著特点(例如用户漫游而需要的移动性管理)的专用网络时候,我们需要对IP进行改进。

再次,安全性也是运营网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企业任何的基于IP的应用都希望能够得到充分可信的保证,特别是VOIP等服务。一个没有严格可信保证的IP网络是很难单凭价格优势就征服企业的。

综合以上所提到的问题,“隧道”技术是克服IP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 手段,可以看作是平衡IP低成本和适用性的一个有效手段。所谓“隧道”就是利用一种网络传输协议,将其他协议产生的数据报文封装在它自己的报文中在网络中传输。在目的局域网和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解封装,取出负载。通过封装IP包的隧道技术,我们可以实现高速传输、加密处理、移动性管理等电信网特定的需求。

“隧道”技术发展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他的好几个时代,从承载以太网、 ATM再到IP。未来,这些“隧道”技术将可能会成为网络的主要部分,甚至可能直接在光传输网络中执行。它代表未来网络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融合(IP化) 的大前提下进行特定的端到端控制,满足特定服务的可信、可靠、可管控等需求。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网络/安全/存储产品的新闻:
·微软Forefront品牌主打企业安全市场 6/26/2006
·曙光进军信息安全市场打造“立体安全” 6/1/2006
·VeriSign公司推出面向企业安全预警服务 3/22/200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办法正式实施 3/22/200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办法实施 3/17/2006
·梭子鱼全国巡展推网络安全新概念 3/2/2006
·VoIP安全问题威胁市场发展 2/23/2006
·微软进军信息安全计划曝光 2/8/2006
·77%中国消费者关注信息安全 2/7/2006
·微软明年挺进安全市场价格大战一触即发 10/21/2005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ERP/制造业信息化展区 >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展厅 >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新闻

对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 有何见解?请到
网络/安全/存储产品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