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汽车与公路设备展厅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汽车与公路设备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我国汽车工业的资本市场有待放开
http://cn.newmaker.com 6/7/2006 3:52:00 P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4
汽车与公路设备展厅
乘用车/客车, 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卡车/货车, 专用车, 交通安全设备, ...
近几个月,我国汽车行业频频被指产能过剩。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汽车产能近800万辆,而销量只有570万辆,已经过剩230万辆,还有在建产能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产能则将达到1000万辆。商务部对外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调查分析结果显示,600种主要消费品中,家用轿车等产品由于供过于求预计价格会下跌。面对这样的数字,汽车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目前我国的汽车行业真的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吗?在“产能过剩说”给汽车行业带来不安的信号时,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又要如何应对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和著名车评人钟师。

投资不能自主调节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

谈到我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贾新光和钟师都认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所表现出来的产能问题,并不是简单的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平衡。这也导致了在产能过剩问题上存在的一些争议。而贾新光和钟师一致认为,现阶段,我国的一部分汽车企业的确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另一部分企业却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

钟师认为,一些汽车企业由于适销不对路而导致严重的产品滞销,最终造成了产能过剩,而主流企业产能利用率还是很高的。贾新光指出,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完全是企业的问题。他说,在国外,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市场可以自主地调节企业的投资。正是由于我国的汽车市场不是完全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不能完全流通,致使很多企业想进入汽车工业却无门而入;很多企业缺少资金,却无处融资;有些企业濒临破产,甚或已经完全停产,但想退出汽车工业又退不出去,还占用了资本市场。我国汽车企业能否筹资的决定权掌握在国家手中,这种做法不能解决企业急需资金的问题,所以说我国汽车工业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虽然国家允许汽车企业在国内、海外上市,但要消除上述的矛盾,还要真正把资本市场放开,让大企业有筹资能力。

自主品牌企业切忌跟风模仿进入汽车制造业要谨慎

在谈到企业该如何应对汽车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时,钟师认为,“产能过剩说”给汽车企业带来的影响,对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更加不利。目前很多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存在产品引入不对路、跟风模仿等问题。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主流企业的产品,但由于技术、资金等问题,最终的成品无论在外观还是品质上都差强人意,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所以,这些企业今后所面临的道路会更加艰难。要想走出这种困境,企业不能一味跟随跨国公司的脚步,而是应积极主动地发掘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扬长避短,做跨国公司不善于做而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利用市场的空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产品,让企业的成长有更广阔的空间。

贾新光则向那些想要进入汽车制造行业的企业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他说,企业要谨慎地进入汽车工业。我国汽车工业可以说是进去容易出来难。首先,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现在面临的是国际化竞争;其次,想进入汽车工业的企业很多,竞争的激烈程度非常高;再者,汽车工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从整体上讲,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各企业都在低价销售,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企业无资金流最终导致无以为济的问题。这就使得企业一旦进入汽车工业,不能回头而又如履薄冰。在“产能过剩说”大肆兴起的今天,企业更应谨慎地考虑进入问题。

主流企业要考虑低成本投入保持成本优势

国内一些主要的汽车企业,基本上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面对政策上对产能的限制,一些主流企业仍要加大投资,保证企业的滚动式发展。钟师对于主流企业保持了乐观的态度,认为这些企业将平稳有序的发展。但贾新光也指出,有些主流企业目前表现出的产能不足是短期的,企业同时也要有前瞻性,不能临渴掘井,要给企业今后的发展留下空间。另外,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发展,除建新厂外,还可以选择就地改造等方式。但不管采取何种发展方式,都一定要考虑低成本投入。像本田、现代等这样的合资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非常注意低成本投入,使其产品在价格上很具竞争优势。但如果到扩张、再投资的时候,若不注意投资成本,将丧失这种低成本优势。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汽车与公路设备的新闻:
·[图]从实验室到试验场:罗德与施瓦茨携手奥迪进行C-V2X道路交通场景测试 12/8/2021
·英国 Impression Technologies 与德国Fischer集团达成HFQ®核心技术合作关系 8/29/2019
·西门子推出革命性创新验证计划,加速自动驾驶车辆研发 5/31/2019
·西门子携手成都打造中国“汽车硅谷” 5/23/2019
·[图]劳易测电子携手ATC汽车峰会,聚焦汽车制造人机协作安全解决方案 4/3/2019
·汽车出口大国路上的鲜花与荆棘 6/6/2006
·新日铁与汽车厂开始薄板年度合约价谈判 6/6/2006
·中国汽车工业未来五年面临几大发展机遇 6/6/2006
·阿文美驰在华签订$2.4亿汽车零部件采购合同 6/6/2006
·长城汽车将在俄建厂 瞄准欧洲市场 6/6/2006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交通运输/海工装备展区 > 汽车与公路设备展厅 > 汽车与公路设备新闻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