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认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863计划引领中国科技快速发展 |
|
http://cn.newmaker.com
5/16/2006 10:28:00 AM
佳工机电网
|
|
“中国的科技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只看到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更需要一些务实的技术,比如能够解决百姓健康问题的医学技术。”当许多人紧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陈竺站出来呼吁。
继承传统医学
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在“十五”期间取得的成就非常令人振奋。“十五”期间,我国共有45个品种取得新药证书,41个品种正申报新药证书,109个品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6个创新性强、前景较好的品种即将完成临床前研究阶段。p53注射液是世界上第一个批准上市的基因类药物,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太罗改变了我国没有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历史……获得新药证书的项目有不少可圈可点。
为什么短短5年间我国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
“我们没有时间上的优势,因为我们不可能逾越医药发展的基本阶段、临床试验阶段。”陈竺对这一点并不隐讳。
总结我国863计划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陈竺给出三条答案:一是我国有一大批科技人才;二是我国人群基数比较大,可以很快进入临床试验;三是“继承”,这是陈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
“‘十五’期间,863计划生物技术的成果是对前几年研究的继承和发展。西方的药物研发是对化合物的盲目筛选,而我们的‘根’在天然药物”。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建立在天然药物基础之上,对中医药成就的继承给了许多科研人员新药研发的灵感。比如治疗慢性心绞痛的丹参多酚酸盐就是从丹参中提取的;青蒿素,这个受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物,则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据统计,目前研发新药的成本很高,对于国际知名药厂也是一笔巨大的负担,而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成分研发新药,成本会降低很多。因此,很多西方大药厂也在向天然药物研发转移。“来自于天然药物的创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源泉。”陈竺说:“把这些优势组合起来,我们就能走出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十五”期间,我国已经在关键技术上实现了从跟踪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但是,陈竺认为,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体系上还没有跳出西方国家的“圈子”。
中医药强调对人体的维护和平衡,西医则是还原论,缺乏对人体的整体把握。这两种医学体系可以互相结合、借鉴,实现一定程度的整合。
陈竺呼吁发扬中医药的成就:“我们已经进入生物系统时代。在技术发展上不能只看到生物技术本身,要注重所有生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行为。现代科学趋向于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中医药和现代科学也能够对话。”
据悉,目前一个中医药现代化的国际合作项目正在酝酿之中,将成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863计划需要机制和体制方面的创新。应该发扬我国传统医学特色,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坚持中国特色
目前的生物治疗还处于初期阶段,基因类药物大部分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即使是少数已经上市的生物治疗药物,其长期疗效也有待考证。
陈竺坦言,过去二三十年生命科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尚未能对重要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比如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那么,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如何?
陈竺认为,应该把疾病预防放在首位。这也是他极力主张继承中医药传统的原因之一。“未来发展的重点是中西结合。”陈竺说,“中医强调维持人体各个系统的整体平衡。人的健康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包括体外的大环境以及肠道菌群等内环境。我们可能很难修复基因的变异,但我们可以控制环境。从这一点上看,2/3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陈竺为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而忧心忡忡。他指出,“我国80%的医疗资源在城市,城市里80%的资源在各种医学卫生中心而非社区。这是典型的高成本、低效率的体系。我们的思维方式要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所转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今后几十年可能会有更多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只看到西方的高技术,我们更需要一些真正能为老百姓治病的技术,中国的医学技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摆脱对西方模式的片面追赶
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经三次浪潮。1982年,生物胰岛素的问世掀起了第一个浪潮。20世纪90年代中期,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发展是第二个浪潮。工业生物技术兴起则是第三个浪潮。
总结这三次浪潮,陈竺表示,在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中我国追赶得不错,某些领域站在潮头,成为领跑者之一。陈竺称第三次浪潮“堪称统领全部的生物技术”,“代表人类发展到今天的理性思考”。
他分析,工业生物技术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其利用可再生材料而非化石能源,绝大多数生物产品可降解,具备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陈竺表示,我国虽然很早就意识到发展工业生物技术的的重要性,但组织力度不够、人才奇缺。他热切希望在第三次浪潮中,能摆脱对西方模式的片面追赶。“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国情”。
链接“十五”863生物技术取得五项成就
“十五”期间,8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的主题和专项设置包括三个国家级重大专项,共投入经费32.144亿元,比“九五”期间翻了两番。参加重大专项的科研单位有3686家,企业有1000家,人员总数达30531人,尤其是很多中青年科研人才涌入,人才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代际转换。
首先,在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领域里,863计划参与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UGO);在国际人类SNPs计划(HapMap)即对基因组变异的研究中,中国科学家的贡献占全球的10%,发起并主导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自主完成籼稻、血吸虫、家蚕、痢疾杆菌全基因组测序,这个进步促进了我国生物技术的整体发展。
第二,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九五”之前,我国科技工作者在《NATURE》发表的论文凤毛麟角;“十五”期间,我国在《NATURE》及其系列刊物、《SCIENCE》、《CELL》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
另外,我国发现了一批重要基因;掌握了一批重要的生物芯片方面的国际专利;建立了食品安全检测免疫分析的芯片系。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我国已初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和走向市场的能力,相关设备如共焦扫描仪和CCD扫描仪实现出口,把生物技术、机械制造和纳米技术融合在一起。
第三,创新药物受到全社会关注。“十五”期间,我国获得新药证书的项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初步改变了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长期薄弱的局面。比如P53注射液在国际上已很有影响,丁苯酞原料及系列制剂、重组葡激酶及新剂型、盐酸关附甲素等也是著名的药物。
第四,我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SARS疫苗的临床试验;我国研发的禽流感疫苗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临床的人用疫苗;预防性乙肝疫苗已经进入强制性接种阶段,乙肝的发生率可以得到基本控制。
第五,我国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如超级杂交水稻等。
李国杰:863计划的影响在未来
“十五”期间,TD-SCDMA标准的问世让发达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在后3G时代,中国的份量就更重了。在下一个标准出现的时候,中国的通信产业竞争力会大大加强。”中国科学院院士、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国杰信心十足:“我们做了很多引领未来的工作,10年以后的通信标准现在已经在做了。”
影响在未来
“十五”期间,863计划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论文有3000多篇。李国杰认为,这并不能说明问题,重要的是关键技术。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国研发出高性能计算机,成为美、日之外第三个拥有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中国的龙芯也紧随美国之后,甚至超过了欧洲国家;此外还有TD-SCDMA标准等。这些成就足以说明我国在核心技术上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3G手机的技术我国虽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其市场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对此李国杰解释:“3G技术比2G复杂得多。到了4G时代,技术突破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就更明显了。”863计划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要在大众应用上显现威力还需时日。
在今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希望今后15年内我国上网人数达到总人口的50%。“这就要解决计算机的问题。现在的计算机价格还很高。”他指出:“现在我国上网人数有1亿多,其中一半还没有自己的计算机。”863计划的成果给百姓带来的最明显实惠就是电视和流媒体。AVS标准制定后,下游厂商为每台DVD所付的专利费将从15美元降到1美元。
863计划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是如此。高性能计算机已成为强大的工具。李国杰预计,本世纪末,我国的高性能计算机将达到千万亿次水平。“现在的关键是用户应用能力有限,多数用户只要求百万亿次。”他说:“2008年前后,我们争取达到百万亿次,到本世纪末冲刺千万亿次。”
李国杰表示,我国对TD-SCDMA标准和3G技术的更大期望是在3G应用以后能实现领跑,至少进入全球先进行列。“现在全世界都在拼技术,中国的技术只有比外国的好制定成国际标准,才能被别人承认”。李国杰认为,“技术上后发展的国家,可能反而会领跑。比如英特尔最早研发芯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发现需要降低芯片的功耗;而我国目前研发的芯片功耗较低。我们本来是‘跟跑’,在拐弯的时候就有可能‘领跑’。这个机会是有的”。
不可估量的价值
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思想,使863计划创造的价值无法以单纯的数字来衡量。
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分为主题和专项两部分。专项是对某个问题进行纵深部署,包括从研究到产业化。主题层面分A类和B类项目,A类是探索性项目,多由科研院所牵头,项目比较重大,不一定马上就转化成经济效益;B类由企业牵头,走的是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样的体系决定了863计划成果的复杂性。
863计划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成果上,更体现为知识的创造和人才的培养。李国杰说:“华为有一两万名工程师参与过863计划的课题研究。没有863计划就没有华为现在的人才。”
“斯坦福大学号称硅谷的源泉,有几个产品让企业赚了大钱?一个都没有。斯坦福就是出人才,硅谷一半的创业者都是从斯坦福毕业的。”李国杰表示:“863计划的成就不应该以卖成果来衡量,863计划的目标是让企业获得发展,不仅使我国某项技术有竞争力,还要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发挥基地的作用
针对如何把863计划成果应用到企业的问题,李国杰认为,首先要对863计划成果进行认定。不能单纯地以项目通过验收为目的,而应该让企业或风险投资“认账”,以谁来承接成果作为课题研究的结束。
以往的经验表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消化863计划的成果。李国杰认为,在863计划成果与企业之间缺少一个环节。“863计划只是做个原型,如何变成企业需要的成果,需要借助于工程中心”。要让863计划成果首先工程化,然后产业化。李国杰表示,现在实现工程化这一步还比较难。
李国杰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实现863计划的成果产业化。在这个提议尚未实现之前,他把希望寄托在各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上。“863计划成果就像烧水烧到90摄氏度,只差一点火候就能烧开。希望科技园区能把863计划成果接过去孵化”。
“十五”期间,863计划建设了很多基地,如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每个基地都有千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些基地对带动集成电路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外,各地都在筹建各种研究院、孵化中心等机构。李国杰表示,这有利于企业与863计划接轨,更好地消化863计划成果。
链接 “十五”863信息技术突飞猛进
“十五”期间,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设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四个主题;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软件专项、高性能宽带信息网专项、高性能计算机及核心软件四个重大专项;共批准立项课题1327项,拨付经费总额34.36亿元,2355家单位参与了863计划,参与人员29700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2项,其中一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3434个,其中国外发明专利63个,技术标准制定总数575个,在国外发表论著3782篇;取得成果3361项,成果转让收入122.7亿元,成果创出口额11.2亿元,创税收18.2亿元;取得重点成果395项,关键技术突破成果1029项。
“十五”以前,国家对芯片产业的投入只有150亿元左右。“十五”早期,国内已有芯片生产线,但对于芯片研发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最后确定了从专项和计算机软硬件主题两方面共同研发芯片。如今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成果。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已经达到“奔四”水平,具备办公、上网、游戏等功能,而且功耗低;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银河麒麟服务器操作系统已推出第一个正式版本;初步改变了我国信息产业“空芯”的历史。
“十五”期间,863计划支持了几个操作系统的研发,如麒麟、中软、永中OFFICE等。目前,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制定新的办公软件标准,将来不必完全依赖Word操作文档;TD-SCDMA在芯片、终端和系统等方面攻克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我国还掌握了若干战略必争的核心技术:研制成功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实现峰值速度11.2万亿次/秒,使中国成为继美、日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据悉,这个设备已在上海使用两年,仍在继续升级。我国推出的TD-SCDMA标准成为国际移动通讯领域的三大标准之一,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制定的最有影响的国际标准。
863计划还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国家科技持续稳定发展培养和储备了大量高水平人才。863计划建设了7+1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13个软件专业孵化器、4个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3个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和4个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在科技园区构建了良好的产业化环境,形成了技术联盟、技术平台、研究开发中心等,并建设了23个电脑农业应用示范区。由863计划研发的“面向北京2008奥运会多语言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成为第一个正式列入计划的“科技奥运”项目。这套系统可实现人机对话,采用语音合成技术,可翻译多种语言的日常用语,形状如掌上PDA。
|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