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展区 >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市场动态  投稿 发布新闻
市场动态  |  企业新闻  |  技术动态  |  培训信息  |  新闻评论
厦工集团重组悬念
http://cn.newmaker.com 4/18/2006 9:42:00 AM  佳工机电网
被收购方的矛盾心态和厦门正在推进的国资改革,令持续年余的引资谈判搁置

“卡特彼勒收购厦工的事现在搁在那儿了——没说行,也没说不行。”4月10日,接近厦门厦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财经》。

一方是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巨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Inc.),另一方是中国“五百强”企业、占有国内装载机市场第二大份额的厦工集团。收购消息自2005年初传出,在年末达致“最亲密接触”,但进入2006年突现迷离,至4月初更陡生变局。

“周一(4月3日)晚上7点国资委紧急开会宣布,市委决定启动全市国资重组方案,要求全市所有国企的对外活动一律暂停。”接近厦门市国资委的一位人士透露。

对于志在必得的卡特彼勒来说,它的收购对象眼下正经历着微妙的变数。

54岁的厦工集团总经理王昆东一直对卡特彼勒的强悍作风颇有抵触,后者近年以大举收购方式进军中国,其特点是要求绝对控股,且冠以自身品牌;而厦工管理层只愿接受有限的“中外合作”,以换取核心技术及公司治理经验,并不愿让出市场和品牌。

再者,一度力推厦工引资改制的厦门市政府正在紧密部署国资体系改革,欲以国资委直接控制大型国企集团的“两层架构”,取代之前“国资委-国投公司-国企”的三层架构。

厦门国资改革对厦工引资改制的直接影响,是国资委已决定,撤销全资持股厦工集团的国有大股东——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下称厦门国投),代之以新成立的厦门机电工业集团。

同时,将厦门国投所持另一知名上市公司金龙汽车(上海交易所代码:600686)的股份,全部转入厦门机电工业集团。此举,正是当地近日盛传“金龙和厦工要合并”之消息由来。

集团合并,则意味着机构更迭和班子调整,也意味着厦工未来发展方向的可能变化。卡特彼勒收购厦工一事就此搁置。

但知情人士认为,厦门政府最终还是要出手厦工股份。一来因为政府100%持股厦工集团,而后者又持有上市公司厦工股份(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15)逾七成的股份,股权过于集中;二来也因为厦工近年盈利不佳,且公司治理乏善可称。

“卡特彼勒现在还是经常来厦工,他们并没有死心。”厦工股份一位高层告诉《财经》记者。

重组悬念

卡特彼勒从去年初开始就与厦门市政府接触,商谈收购厦工事宜;时至下半年,卡特彼勒更是频频造访。但是,厦工管理层内部对引入外资的态度,则颇为矛盾。

这种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厦工的辉煌历史及现实困境。

厦工集团是厦门最大的国企之一,截至2005年9月的总资产达37.9亿元,净资产16.3亿元;集团持股73.37%的厦工股份早在1993年即登陆上交所A股,现今已是总资产逾21亿元、2005年主营收入超过31亿元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

作为中国机械“百强”企业之一,厦工集团的装载机产量长期位列前茅,2005年年产超过1.6万台。

在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上,国产装载机拥有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也正是卡特彼勒力图收购厦工的主要动机。

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挖掘机制造商,装载机是其仅次于挖掘机的主力产品。在厦工管理层看来,若将公司控股权转予卡特彼勒,无异于将国内装载机市场拱手相让给外国品牌,这既损害企业的自身利益,也有伤“民族自尊”。

“厦工是民族工业品牌,外资进入后,有时候要利用我们的市场和品牌——那等于把我们的民族工业送给人家。”厦工股份独立董事陈培说。

另一名厦工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今后即便引进外资,公司也希望保持装载机业务的独立性,只想在挖掘机等其他产品上和卡特彼勒展开合作。

然而另一方面,厦工近年来经营形势并不乐观。首先,因为技术研发不力,厦工装载机的利润已持续低迷。

知情人称,国内装载机企业虽具基本技术,但高端技术还是以模仿为主,一些关键部件仍靠进口。由于技术瓶颈,厦工固然可以低价产品打开国内市场,但利润率每况愈下。

厦工股份年报显示,公司2003年净利润尚有7941万元,2004年降至5602万元,2005年更是掉到了3328万元。

“研发比较关键,现在国内产品质量都是不相上下,厦工、柳工(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都想尽快推出新产品,避免低层次的竞争。”厦工股份董秘洪再春说。显然,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厦工引进外资提升技术的迫切性。

其次,厦工也急需进一步获得资金投入。接近厦工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公司不断靠银行贷款扩充产能,资金成本已成为越来越大的负担,这已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盈利率。

为此,厦工曾于2004年尝试赴港上市,谋求直接融资。但当时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工程机械板块缺乏兴趣,融资最终未果。

如今,厦工上下都一致认为公司急需引资,既是为了扩大生产,也是为了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引进诸如卡特彼勒这样的业界巨头,还可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本结构,减少政府干预,改善公司治理。

正是在上述诸多的考量之下,厦工与卡特彼勒的谈判过程一直不即不离。在这场耗时年余而未决的谈判中,作为收购方的卡特彼勒也有自己的强烈诉求。

卡特彼勒诉求

《财经》获悉,目前来厦工商谈全面收购的外资仅卡特彼勒一家,这使其在谈判中颇可施展一贯的强硬作风。

卡特彼勒最初只愿收购上市公司厦工股份,但厦门市政府主张将厦工集团整体转让。去年下半年起,双方谈判的前提已是对厦工集团的转让,但卡特彼勒一直坚持绝对控股厦工。

公司CEO詹姆斯欧文斯曾公开表示,“通过全球扩张,我们保持了增长的能力。我们不会向竞争对手拱手相让任何市场。这样,竞争对手也就没有机会获得绝对的优势,阻止我们进入任何市场。”

卡特彼勒新闻发言人吉姆杜更向《财经》介绍,卡特彼勒从1975年起就在中国销售产品,1978年成立了北京办事处,1990年后业务开始较快发展。

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拥有13家全资企业和参股企业,包括卡特彼勒徐州公司、上海发动机公司、山西铸造公司和天津亚实履带公司等。2005年卡特彼勒在全球的销售额高达363亿美元,但在华销售额仅7亿余美元。显然,加快在华发展已成卡特彼勒的当务之急。
目前,厦工集团在国内装载机市场的份额已达到17%-18%,出口增长也很快。2005年,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出口业务转为顺差。当年厦工股份出口额达2000万元,销往中东、东南亚、非洲、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区,且以高端产品为主。2006年,厦工股份计划出口额达至七八千万元。

卡特彼勒最看重的,正是厦工的装载机市场及其日益增强的出口能力。“卡特彼勒对厦工等企业有一定的想法。它想做一些全国性的布局,使中国成为它的制造中心。”摩根大通投资银行部孟亮对《财经》说。

摩根大通是美国凯雷集团(下称凯雷)收购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徐工机械)的财务顾问。2005年10月,凯雷以3.75亿美元收购徐工机械85%股权,号称国际投资基金收购中国大型国企绝对控股权的第一例。而卡特彼勒是最早与徐工开展洽谈的收购者,在徐工收购战中落败于凯雷之后,它转而加速了与厦工的谈判。

卡特彼勒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公司专设一个专家组负责厦工收购谈判。据悉,卡特彼勒聘请了高盛作为其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对厦工显示了足够的热情和耐心。

“卡特彼勒的一贯方式没有变,它看重中国的高端市场。它认为中国的实力不够强,想整合行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早在2003年,卡特彼勒CEO詹姆斯欧文斯在和中国副总理吴仪会面时就表示,未来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2005年4月,卡特彼勒收购了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山工)40%的股份,并宣称将在2007年之前收购其余的股份,成为绝对控股股东。山工年销售收入为10亿元,在中国装载机行业排名第七。

今年2月,欧文斯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卡特彼勒目前仍然在与中国三家国企谈判,意在获得控股权。“那将便于我们在中国建立经销商网络和产品支持,使我们更多地向中国出口产品。”他说。这其中就有厦工集团。

卡特彼勒在中美贸易中倾向于支持中国,反对美国建立关税和贸易壁垒。今年3月,欧文斯在全美制造周论坛上发言时公开反对美国的《舒默-格雷厄姆法案》,认为其旨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

“鉴于卡特彼勒在中国政府中的影响力,它最终收购厦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上述业内人士说。

政府意愿

在厦工引资改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显然还是厦门市政府。尽管厦工管理层对卡特彼勒颇多抵触,但政府对卡特彼勒的收购相对积极。

一位接近收购谈判的厦门市政府官员告诉《财经》,卡特彼勒的技术是政府比较看重的,但“卡特彼勒想以技术及很少的价格全面收购厦工,这个条件过于苛刻。”他说,“我们觉得它的要求有些不切实际,因此现在也就是平常的商洽。”

知情人士透露,厦门政府最担忧的是厦工集团近两年来效益不佳。

“厦工对国有资本的贡献率太小。这个行业竞争那么残酷,利润又那么低。政府看不见厦工的进展,只看到柳工、龙工(中国龙工集团)在赶超,他们感到一种危机。”他说,“如果能看到厦工蓬勃向上,谁会去卖它呢?”
2005年,柳工集团在国内装载机市场的份额首次超过厦工集团,以18%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后者份额则降17%。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厦工、柳工的市场份额相近,但2005年年报显示,柳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柳工股份(深圳交易所代码:000528)的利润超过2亿元,相当于厦工股份的六倍有余。

显然,厦门市政府有很强的动机促成厦工引资转制。多年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厦门对引入外资向来态度积极。2001年厦门市工业总产值为884.32亿元,其中外资产值为673.5亿元,占83.84%。以后数年,外资占厦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都保持相对稳定,戴尔、柯达等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很受厦门政府重视。

但是,政府对于卡特彼勒的全面收购意图也颇为谨慎。

“他们的意图并非简单进入,而是为了全国性的布局。卡特彼勒收购厦工的事情现在变得非常敏感,市政府里也有各种说法,现在还不确定。”接近谈判的厦门政府官员向《财经》表示。

几乎所有被访的厦门人士在谈到卡特彼勒入股厦工时,都会提及2000年厦门叉车有限公司被德国林德集团全面收购的“前车之鉴”。

2000年,德国林德集团和厦门叉车总厂成立合资公司林德厦门叉车有限公司。之后,林德集团不断要求增资扩股,而厦门市政府无法同比例跟进,最后合资企业成了林德集团的独资企业。受其影响,厦门叉车总厂本身的经营每况愈下,至2001年被厦工集团总体收编。自此,厦门上下对于外资进入尤其是全面收购开始有所谨慎。这种面对外资的复杂心态,也在无形中影响到厦工与卡特彼勒的谈判进程。

就在引资陷入微妙境地之际,厦门传出了国资体系要大调整的消息。

变数

今年2月6日,呼唤已久的厦门市国资委终于挂牌成立。而同样筹划已久的厦门国资体系改革,也由此正式启动。

厦门国资改革方案的核心是撤销全市原有的五大国投公司,包括厦工集团所属的厦门国投,以及厦门市商贸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厦门市城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等。五大国投公司撤销后,其属下的国有企业将重新组合,最终组建直属于厦门市国资委的十大国有集团。

在这新一轮整合中,厦工集团即将与金龙汽车合并组建为厦门机电工业集团,金龙汽车预计将于今年底整体迁入位于厦门岛外的厦工工业园。

金龙汽车是福建省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其2005年总资产超过38亿元,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17亿元,净利润逾1亿元。

厦门市国资委一位官员向《财经》表示,原来也曾设计过几大国投公司合并整合的方案,但政府最终决定彻底取消五大国投公司,新国资委的权力由此大增。“今后全市国企的重要人事任免都由国资委来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也都要报国资委。”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企业集团的形式比较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原来的五大国投公司则像是行政机构的‘变种’。”厦工股份独董陈培说。
重组以后,厦门市国资委将与十大企业集团构成国资管理的“两层架构”。“整合以后,更便于国资委的管理,也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前述国资委官员说。

从3月开始,厦门市国资委的官员在全市各国企中开展效绩考评工作,4月初,开始为选定新的国有集团领导班子做准备,进行干部考核。

厦工集团总经理、厦工股份董事长王昆东在与卡特彼勒的入股谈判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也在组织人事考核之列。“王昆东在厦工股份董事会的任期到今年10月就结束了,下一步安排还没有定。”知情人说。

在热切关注国资集团整合的厦门市各级官员看来,相关人事变更,显然也将增加未来厦工引资转制的变数。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工程机械/建材机械的新闻:
·俄罗斯技术集团正式开展生产快速拼装建筑物 7/18/2019
·方圆集团建材机械产品批量进入市场 4/17/2006
·中联重科新一代泵车推广会在唐山召开 4/17/2006
·北海口岸首季旧挖掘机进口大增 4/17/2006
·凯雷并购徐工获商务部批准 4/16/2006
·大庆采油研究院螺杆泵采油配套技术创效益 4/14/2006
·05年广汉宏华实现出口3836亿美元 4/14/2006
·外资品牌挖掘机调价的特点分析 4/12/2006
·塔吉克斯坦建机和路桥机械需求大 4/11/2006
·一季度工程机械行业增长态势良好 4/7/2006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对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工程机械/建材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