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与公路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日韩经验:汽车自主创新要双管齐下 |
|
http://cn.newmaker.com
4/17/2006 11:14:00 AM
佳工机电网
|
|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2005年全国汽车产量突破600万辆大关。但是,代表汽车工业水平的乘用车生产还是以组装外国品牌的产品为多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才能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成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业内专家指出,日本和韩国曾经和我国一样面临过同样的问题,他们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切入,通过政策方面的扶植,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对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日本:在技术引进基础上消化吸收
日本汽车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汽车产业非常弱小,技术以引进为主;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开始自主设计生产新车型;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至80年代。这是日本汽车高速发展的时期,其发展速度、生产效率、出口增长都明显加快,超过了欧美国家汽车产业;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汽车市场处于饱和时期,日本加大新产品开发,特别是重点开发新型环保汽车,抢占技术领先地位。
日本政府对汽车工业自主发展一直给予强力扶植。日本对汽车产业实施了多方面的大力扶持。一是实行直接扶持,增加企业设备投入;二是给予企业贷款和税收方面优惠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三是以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四是支持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方针,多创国产自主品牌。日本在对汽车产业进行保护和扶持过程中,初期以直接扶持为主,增加设备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赶超国外企业,并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扶而不包,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活动,而是通过政策和法规去扶持和引导企业完善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注重消化吸收是日本汽车工业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成功经验。战后初期,日本汽车与欧美主要生产国相比非常落后,要在短期内消除这一差距,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是一条捷径。1951至1969年,日本先后从美、英及意大利等国引进了405项先进技术。这对加速汽车工业发展和促进汽车工业技术研究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当汽车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之后,日本政府和企业适时地把目光转移到先进技术与本国技术革新相结合上来,使日本汽车工业无论在生产手段和汽车性能上均得到迅速提高,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如东洋工业于1961年从西德汪克尔公司购买了转子发动机专利后,首先进行研究、试验,在进行200小时连续运转实验后,发现缸体与活塞接触产生了震纹,为解决这一难题,他们于1964年研制成功新型材料,克服了震纹,使转子发动机功能进一步提高,并在1961年使转子发动机走向市场。这项研究先后经过了六年时间,花费1400万美元。目前,日本这种转子发动机产量和质量均超过德国。
韩国:每个公司要开发完全国产化车型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一是组装起步阶段(1962-1966年)。在这期间,韩国的企业主要利用外国技术组装汽车;二是技术改良及国产化初期阶段(1967-1971年)。在这期间,政府集中力量扶持,汽车工业进入国产化阶段,形成了有特色的生产管理模式和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开发国产车及出口准备阶段(1972-1976年)。在这一阶段,国产化水平有了实质性提高,生产技术开始由简单组装转向国内独立开发;四是大规模生产及实验性出口阶段(1977-1981年)。在这一时期,汽车产业的大规模生产体制基本形成。各生产厂家也把战略重点由国内转向国际市场;五是巩固出口基础及推进国际化阶段(1982-现在)。在这一阶段,韩国的汽车产业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汽车已成为韩国出口主导产业。
在韩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对本国市场和企业给予多方面保护。政府通过各种补贴和优惠措施,降低本国汽车生产成本,鼓励本国汽车出口。并对汽车工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扶植法规政策。与此同时,设置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国外汽车进口,使本国汽车企业免受国外的企业竞争压力。
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初期主要是进行技术引进。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韩国汽车进入自主开发阶段,在这一阶段,韩国进行了汽车产业的国家战略规划,要求每个公司选定一个车型开始开发完全国产化的汽车。韩国各汽车公司都把产品开发置于最重要的地位,强调要开发出韩国自己的轿车,并为之培训开发人员,大力开展与国外合作,投入大量开发资金,进而建立起强大的产品开发机构。1986年现代公司和大宇公司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率都在4%左右,已达到先进国家(3%-5%)的水平,现代公司约有2000多研发人员,大宇公司约有500多研发人员。生产装备和科研技术领域的高投入,促使各大汽车公司先后自主开发出多种车型,包括车身、底盘、发动机等各系统及各类零部件,并最终使汽车工业发展成独立、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实现了产业的技术跨越。
中国:政府、企业需协同努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刘希宋和邓立治、李果等专家对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从日本和韩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经验来看,有三个方面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一是必须借助政府力量进行自主创新。在鼓励自主创新方面,我国应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等杠杆去引导。对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的企业,应在融资、税费征收等政策上予以倾斜,支持自主品牌的研发。对那些不属于自主开发的企业和项目,可取消政策优惠;对那些重复合资的企业和项目,可在政策上予以限制;对那些长期依赖国外的企业和项目,要予以限制。政策空间还体现在对风险投资的鼓励和发展上。开发自主品牌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这种风险肯定不能由政府来承担,企业也难以承担。可引入风险投资解决这一问题。国外很多新技术的开发都是靠风险投资完成的。我国政府也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支持企业的自主开发。
二是以增加技术投入为突破口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尤其要重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实现仿中有改,仿中有创。必须以增加技术投入为突破口,加大科研开发费用,提高科研投入在企业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利用各大高校和专业科研院所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才在高校建立科研点,针对汽车开发的需要提出研究课题,为汽车开发提供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我国的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着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现象,一些汽车企业注重短期效益,热衷于投资而忽略创新。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真正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如对汽车企业实行自主创新在科研投入、税收征缴、资金融通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并且尝试探索实行经营者自主创新的奖励基金,将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
对 汽车与公路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汽车与公路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