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工机电网 在线工博会 我的佳工网 手机版 English
关键字  
  选择展区 >>
您的位置: 首页 > 电力设备展区 > 发电站设备展厅 > 产品库 > 核电设备 > 新闻 > 正文 产品 会展 人才 帮助 | 注册 登录  
发电站设备
 按行业筛选
 按产品筛选
本产品全部新闻


e展厅 产品库 视频 新闻 技术文章 企业库 下载/样本 求购/论坛
  市场动态 | 技术动态 | 企业新闻 | 图片新闻 | 新闻评论 佳工网行业新闻--给您更宽的视角 发表企业新闻 投稿 
中国自主核电谋求突围 中国技术靠边站
http://cn.newmaker.com 4/7/2006 11:40:00 AM  佳工机电网
欢迎访问e展厅
展厅
1
发电站设备展厅
电力锅炉, 汽轮机, 水轮机, 燃气轮机, 核电设备...
在引进国际三代核电技术悬而未决之际,中国核电界意图借自主创新之东风,参与国内前景巨大的核电工程建设,将中国自主的二代半技术发展到三代,但这种思路还没有得到决策部门的明确支持

“中国技术将要靠边站”

4月3日,在澳大利亚访问的温家宝总理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共同签署了《中澳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核材料转让协定》。

根据协议,中国将在10年内从澳大利亚进口大约2万吨铀矿。之所以要确保铀矿的供应,是因为中国正在启动一个庞大的核电建设计划。

3月22日,国务院通过的《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核电的装机总量将从目前的870万千瓦提高到4000万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4%上升到4%。在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遭遇能源瓶颈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之下,国家首次将清洁的核电纳入整个能源供应大盘。

中国核电工业也因此迎来大发展的机会,这意味着未来15年,平均每年要新建2-3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美元。

然而一场中外核电技术争夺市场的暗战正在上演。

在中国核电市场高达几千亿元这块巨大的蛋糕面前,目前在台面上争夺的是两家外国公司:法国的法码通(3月1日后已更名为阿海珐)和美国的西屋电气公司(现已被东芝收购)。阿海珐的EPR和西屋的AP1000被认为是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第3代压水堆技术。

而中国人自己研发的同级别核电站压水堆技术是CNP1000,属二代半技术。如果按照此前的计划,中国的CNP1000恐怕很难有机会。

有关部门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对浙江三门、广东阳江的4台百万级机组启动国际招标。按计划,中标的国外技术将成为中国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

“这就意味着我们中国的技术将要靠边站,未来中国技术人员要做的就是复制工作。”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名誉院长钱积惠说。

国际技术引进难产

然而国际招标工作的截止时间一拖再拖,业内很多人士开始怀疑招标能否成功。

价格太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一位接近评标专家委员会成员的专家告诉记者,中方在第一次听到报价后,“几乎要炸开了锅”。

除了价格的原因外,法美两家公司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简单说,西屋的技术是在增加安全性的基础上减少系统设备,而阿海珐则是通过增加设备来提高安全性。

中国已建和再建的核电站90%是引进机组,分别来自法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各国提供的反应堆技术路线也各不相同。因此,统一技术路线是《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目前对法美两国技术路线到底选定哪个作为中国未来核电站统一的基础技术,各方仍存在较大分歧。

不过从种种迹象看来,中方决策层似乎更倾向于西屋。法国媒体《回声报》近期透露此中原因时称,阿海珐是因为不愿像西屋所承诺的那样100%的转让技术,所以在竞标中处于劣势。这种说法遭到了阿海珐中国公司否定,“我们承诺免费转让技术,而西屋是收高额转让费的。”阿海珐中国公司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对《南方周末》说。

不仅如此,这位阿海珐人士还透露,西屋在投标前几天,与之捆绑的三家公司中有一家负责工程建设的公司退出,这说明如果按照严格的国际招标程序,西屋当时连投标资格都没有。

“我们的价格比西屋更便宜,技术转让的条件比西屋更好,但最后告诉我们,西屋技术的发展空间更大。”这位阿海珐的负责人说。

与阿海珐不同的是,西屋电气公司技术转让与国产化经理马克拒绝谈论任何与招标有关的话题,他只是不断向记者强调:“西屋的AP1000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压水堆技术。”

然而,就在评标结果一拖再拖的时候,这场被称为“世纪大单”的国际招标更平添变数。2006年2月6日,日本东芝公司以54亿美元高价收购西屋。处于低谷期的中日关系为中国采用西屋技术蒙上阴影。

中国核电界要求自主发展

就在招标结果十分不明朗的前景下,中国核电界开始敦促有关部门尽快上马中国自主技术的核电站。

3月30日在中国核电国产化论坛上,中国核工业集团等众多机构济济一堂,会上传达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必须坚持在引进的同时,给国产的二代改进型技术以及百万千瓦级技术CNP1000更多的工程机会。

中国核工业相关机构认为未来15年新开工约30个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恰好可以给国内的核电技术研发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持续提高。

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江表示,在参考大亚湾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中方自主设计的秦山二期核电站在刚开始的时候未免有一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方,但是几年运行后,中方在即将开工的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中,设计水平有了更大提高。“如果再建几台,我们将完全掌握60万乃至百万千瓦机组的技术设计。”李长江说。

不过核工业体系这种思路如果要得到实施,还必须得到主管大型项目审批的国家发改委的同意。据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发改委目前的思路是集中力量引进3代技术,在引进谈判期间,暂不安排中国自己设计的技术标准的工程上马,等3代技术引进后,就主要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了。

在这种情况下,原核工业部转型而成的中核集团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说服发改委的工作。

“国家到现在还没有明确让已经设计完成的CNP1000上什么工程,什么时候上。”中核集团核电部主任陈桦对《南方周末》说,“我们现在到处在呼吁,我们自己设计的东西你得让他出生。”

在他看来,对第3代技术的引进就引进两个机组就够了,而不需要4个机组。因为引进的目的就是加快中国自己的3代技术的研发。

事实上,这里面暗含的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技术追赶路径:一种是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另一种是在中国已经达到了的研究设计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引进为我所用地吸收。

老一代的科研人员显然都是后一种路径的坚定支持者。“中国核潜艇之父”、81岁的彭士禄对记者说:“所谓‘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就是要以我们自己的研究开发为主,不懂的地方再寻求合作。”

陈桦还提醒记者,尽管此次招标,阿海珐和西屋都提出自认为优惠的技术转让条件,但是一些关键技术,比如设计的源程序,两家公司都明确表示不会转让。而且还限定转让技术只能在中国使用,不能出口。

“我们花了这么多钱还不能出口,那将来我们怎么参与国际竞争啊?”陈桦说。

尽管现在引进谈判扑朔迷离,陈桦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引进成不成功,他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筹划怎么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代技术。

另外,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总共440个左右的核电机组几乎都是二代或二代改进技术。法码通的3代技术EPR刚在芬兰首次落户,而西屋的AP1000至今还没有投入过任何工程。

“为什么要家家户户都是等离子?现在很多传统电视不是还用得很好吗?”陈桦这样反问。

该不该引进国际3代技术

事实上中国现有的核电机组90%以上都是来自引进。俄罗斯在田湾核电站、加拿大在秦山三期核电站都向中国出口了核电设备,但不涵盖技术转让。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在1980年代中期通过引进法国设备和技术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总投资40亿美元,实现了我国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零”的突破。

正是得益于大亚湾的技术转让,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运营和管理的秦山二期核电站(两个60万千瓦核电机组)在2002年投入运行,实现了中国核电国产化的重大跨越。

2002年6月2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在参观秦山二期时说:“核电产业是高技术的战略产业,实践证明,高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拿钱是买不来的。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这是发展核电的必由之路。”

而这与2002年初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前身)2866号文件的精神一致。2866号文件严格遵循中央一再强调的核电产业发展要自主发展的既定方针,而且还明确提出了经各方同意的技术路线:“在自主设计制造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基础上,以我为主,充分吸取国外最先进技术,自主制造百万级核电站。”

该文件让核电界欢欣鼓舞:核电发展的春天终于来了。

然而一年后,有关部门却对即将上马的阳江、三门核电站的4个百万级机组实行国际招标。

对这种思路的转变,目前至少有两种说法。

一种解释来自发改委内部。2003年5月,《核电》杂志刊登了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的文章,该文标题是《中国核电要走一条新路子》。

该文说,对于国务院领导提出的“要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的指示有两种理解,一是要“两步走”,一是要“一步跨越”。

“两步走”强调的是维护“自主知识产权”,利用“已有技术加改进”;“一步跨越”则指我国已拥有的核电设计技术,为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只要选择最有利的方式和合作途径,就能尽快掌握世界先进技术,提高核电自主化水平。

作者认为,“即使将要建成的秦山二期2×60万千瓦核电站,也是参考大亚湾核电站‘照猫画虎’,在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以及防火设计等方面,与国际新的核安全标准还存在差距。”

文章认为,“只要冷静、客观地比较当今世界核电先进技术和国内的差距,那么选择‘采用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的‘一步跨越’的主张,必将成为我国核电界的共同心声。”

另一种解释来自业界观察家。他们认为原因之一是国防科工委最终未能使中核集团和广核集团在百万级的设计方案上取得一致意见。

本来双方都同意要以建成的岭澳百万级压水堆作为参考电站,基于秦山国产60万千瓦成功的自主设计和自主建造模式和实验。惟一没有统一的是堆芯设计要不要改,更具体地说,就是“燃料棒的数量”问题。观察家认为,就是这个“技术细化问题”,最后让决策转向。

“这一问题本来完全可以交给有权威性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们来解决。”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名誉院长钱积惠说。

核电自主创新为何如此艰难

当有关部门决定中国的核电发展要以引进项目作为自主化依托项目的时候,当时科技部办公厅副主任梅永红撰文提醒说:“不能让中国的核电工业重蹈汽车工业的路子。”

“我现在要说的是,我们反复强调要搞自主创新,丝毫不是排斥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梅永红说,“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在技术发展上,是不是已陷入到要发展只能引进技术这样一种宿命?更何况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核心技术是引不进来的,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领域不可能指望别人。”

中核集团核电部主任陈桦也承认,改革开放的环境让引进更方便,反而使国内很多时候不愿意做艰苦的创新努力。

他举了他太太的例子,她是核电站设备阀门的设计师。她所在的设计组呕心呖血反复调试了3年,才终于做出来了一个成功的阀门。但他们得到的回报非常少。第一,不能出国,而如果是引进设备,则可以出国采购或监造;第二,没人说好,工厂不说好,业主也不说好,有关部门也不说好,因为刚开始调试的时候总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三,钱也没有多赚;从此这个设计小组就丧失自己研发的积极性。

“当一个国家的设计人员没有创造激情的时候,这个国家的自主创新就完了。”陈桦说,“因为创新不是靠官员,而是要靠基层的研究开发人员。如果一个孩子,一摔就说,一摔就说,那他永远也长不大。”

因此,尽管国家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是要真正落实还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不仅涉及到有关部门对自己设计产品的态度,而且还有待诸如政府采购政策、税收政策等多项政策的配套。而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现任科技部政策法规和体制改革司主管副司长的梅永红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经过了广泛的讨论,各有关部门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这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我们国家一定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我们过二十年再来看。”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发表评论】【新闻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更多有关核电设备的新闻: more
·日本将出现第一个使用MOX燃料的核电厂 4/6/2006
·[图]日本首个从核燃料提取铀和钚的核电站开始试运营 4/4/2006
·中澳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4/3/2006
·中国核电空心化之忧 4/1/2006
·我国核工业由适度发展转向积极发展 3/31/2006
·俄希望能够为中国建造更多核电站 3/24/2006
·核电中长期规划出台 目标锁定自主化体系 3/24/2006
·国际先进的能源技术一瞥 3/23/2006
·我国自主完成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初步设计 3/22/2006
·澳矿企欲扩铀矿产能 期待中国大订单 3/17/2006
更多有关发电站设备的新闻:
·日本将出现第一个使用MOX燃料的核电厂 4/6/2006
·05年济南锅炉集团产销创历史最好水平 4/4/2006
·中澳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4/3/2006
·中国核电空心化之忧 4/1/2006
·面向大型汽轮机叶片加工的数控装备通过验收 4/1/2006
·哈电“十一五”开局年欲完成利润11亿元 3/31/2006
·我国核工业由适度发展转向积极发展 3/31/2006
·整体收购G海立 上海电气备战世界500强 3/28/2006
·上海电气中标全球最大瓦斯发电项目 3/25/2006
·俄希望能够为中国建造更多核电站 3/24/2006
查看与本新闻相关目录:
·电力设备展区 > 发电站设备展厅 > 核电设备 > 发电站设备新闻

对 发电站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发电站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网站简介 | 企业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English | Showsbee | 会员登录  
© 1999-2024 newmaker.com. 佳工机电网·嘉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