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TD-SCDMA借路GSM拯救联通 G网处境微妙 |
|
http://cn.newmaker.com
4/4/2006 11:30:00 AM
佳工机电网
|
|
一边是TD-SCDMA正在加紧测试与GSM网络的互联互通性,一边依旧是中国联通面临着两网运营的尴尬,在中国3G格局的酝酿中,中国联通的G网处境越发微妙起来。
两网运营尴尬依旧
在中国联通刚刚发布的2005年业绩报告中,中国联通G网用户2005年新增1080.5万户,增幅比2004年下降7.63%。究其原因,这种增幅下降主要是由于预付费用户增幅下降导致的。统计显示,虽然中国联通G网后付费用户同比增幅达到62.24%,但是同期预付费用户同比却下降了34.86%。
“去年中国联通一直在不断加强C网的营销策略,关注的重点是C网有效用户的增长量,因此对G网的市场推介不够,这导致G网中低端手机大量上市后,用户大部分转向了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神州行’。”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行业公司部经理、高级研究员王国平告诉记者。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联通拥有7000多万用户的G网基本上处于一种满负荷运营状态。去年中国联通在GSM业务上的资本开支为108亿元,主要被用于满足用户需求,改善网络覆盖质量和适当扩容,同时在部分重点城市进行GPRS网络升级。投资数额虽然巨大,但对于一个庞大的G网来说,这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此外,中国联通G网还面临着中国移动GPRS数据网络的威胁,目前其G网除了短信业务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数据业务,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这也导致了其用户的流失。”王国平说。
显然,中国联通在2005年一直在尝试让两网同步协调发展,但至今仍然看不到有什么好的途径,可以帮助其真正走出两网并存的困境。在网络覆盖面过宽、投资战线拉得过长的情况下,中国联通还承受着投资资金、运营、两网融合等多个方面的困扰。这种困境也造成了中国联通内部心态上的患得患失以及在市场行为上的顾此失彼。
TD-SCDMA借路,拯救联通?
一方面是两网互搏让中国联通备感头疼,而另一方面,如果TD-SCDMA上马,前期必须要保证与2G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漫游,这必然要借助现有的GSM网络。眼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已经开始了TD-SCDMA下一阶段的大规模测试,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也与大唐移动建立了TD-SCDMA联合实验室,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专门用于检测GSM和TD-SCDMA在网络和应用上的互联互通性,以确保在未来部署。显然,在TD-SCDMA与GSM的握手越来越紧的大环境下,中国联通的G网已经成为3G格局规划的一枚关键棋子。
“从中国联通的角度来看,无论舍弃哪一个网,集中全力发展另外一个网,都可以保证其企业价值得到提升。”光大证券研究所倪勇认为,“而TD-SCDMA运营商如果能拥有自己的GSM网络,对TD-SCDMA发展将非常有利。”
对于中国联通网络分拆后是否能增强竞争实力,倪勇分析了两种不同分拆方案的结果。第一种情形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经营CDMA网络,GSM网络转让于中国电信。按照这种方案,重组后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收入规模预计将分别达到2000亿元、2000亿元和880亿元,中国联通的企业价值将由此增长26.6%。另外一种情形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经营GSM网络,CDMA网络转让于中国电信。按照这种方案,估计重组后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收入规模将分别达到2000亿元、1800亿元和1100亿元,中国联通的企业价值将增长29.2%。
“不管最终哪种情形成为现实,对中国联通来说,企业价值都将得到提升,分拆增值主要来自GSM与CDMA在不同控制权下各自获得良好发展并体现在市场份额的增加上。”倪勇说。
分离实际经营权是上策
但观察中国联通的近期动向,还看不出有分拆网络的迹象。尽管面临两网运营的困境,但中国联通今年年初又宣布投资百亿多元用于G网扩容和优化,这与其准备放弃G网的传言显然是矛盾的。
“中国联通重组是必然的。”易观国际电信分析师崔小龙认为。如果不重组的话,显然国家不可能给中国联通发放两张3G牌照,那么只能有一张网络获准升级。“如果只升级一个网络,让另一个网络保留2G状态,并不是好的选择。一方面其他运营商将不得不重建一个3G网络,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却保留一个2G网络不升级,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对国有资产的浪费呢?”崔小龙说,“因此,不重组恐怕对各方面都不是好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近亿户的G网用户才是中国联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如果卖掉G网,中国联通在资本市场上的业绩将从何体现?考虑到这一点,崔小龙认为,直接分拆中国联通的做法不可取,而成立合资公司优点突出,可能是最理想方案,此外,资本化租赁带来的副作用小,也是可选方案之一。“总之,重组中国联通的思路是:保持中国联通形式上的完整,分离中国联通两张网络的实际经营权。”崔小龙说。
专家观点
In-Stat China研究总监 郑云
支持民族标准和保护既有投资平衡决定3G格局
组织格局决定牌照的发放时间和方式
中国政府要强有力地支持民族标准和培养本土竞争优势,但是同时也要兼顾既有投资的平衡。下一代网络的过度投资很可能会带来国有资产的巨大损失。为避免重复投资和可能发生的过热经济随之带来的风险,政府部门可能考虑发放三张牌照,而不是四张牌照,同时让每个获得3G牌照的运营商都拥有一张既有的2G网络。当然,打造全业务运营商也是政府希望培育坚实的客户基础,财政保障是与国外运营商竞争的一个重点。因此,牌照的发放时间和发放方式依从了这些考虑和原则,而组织格局的确定也取决于这些因素。
组织格局的划分决定了牌照的发放会按照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中国移动得到WCDMA和TD-SCDMA的牌照;中国电信得到联通的C网运行CDMA2000;中国联通保留G网,运行WCDMA和TD-SCDMA网络;中国网通将会得到TD-SCDMA的牌照。另一种方式是: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后经营WCDMA和TD-SCDMA。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哪种组织格局,TD-SCDMA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技术格局取决于技术的成熟度和接受度
从技术格局来分析,我们首先分析全球技术采纳的现状。截止到2005年底,全球已经有59个WCDMA的运营商,有27个CDMA2000的运营商。这个市场趋向成熟和稳定。那么在中国,WCDMA和CDMA2000的接受度如何呢?TD-SCDMA的地位在哪里?保护国有资产是考虑选用哪种技术作为3G主流技术的首要要素。根据In-Stat的预测,在2010年,WCDMA将占有65%的绝对市场份额,而CDMA2000和TD-SCDMA分别拥有20%和15%的市场份额。
最大化既有2G网络投资不仅是政府部门,也是投资者的考虑要点。3G网络必须要有与2G网络很好的兼容性以保证服务的平滑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讲,WCDMA是中国上3G的最佳选择。为了获取在3G服务上的竞争优势,快速地铺设网络和广泛覆盖变得很重要。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广覆盖可以领先获得用户和市场份额,从而支持深度覆盖,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应用。WCDMA确实是个绝佳的选择。从生态体系来分析,与其他技术标准相比较,WCDMA在全球获得最大的支持。在这个产业链上,更多的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在参与运营,这意味着竞争会带来价格的下降和质量的提升。如果中国运营商选择WCDMA,具有明显的经济利益。
同时,为了保护民族标准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中国政府为TD-SCDMA的发展努力争取时间。在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选择了WCDMA和CDMA2000,选择TD-SCDMA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有在中国才有TD-SCDMA的生存空间,在中国被采纳的程度取决于手机的供应、多标准兼容和漫游的问题。
易观国际电信分析师 崔小龙
电信重组是划分3G格局最主要因素
易观认为,电信重组方案是决定中国3G格局的最主要因素,它由非市场的力量主导,将直接划分出初步的竞争格局。易观期望这是一个公平的重组方案,否则将不能产生出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宏观效益。
此外,易观认为3G时代的竞争格局应以三大重要特点为前提。
3G发展初期话音业务大打价格战,ARPU值加速下滑
易观认为,3G牌照下发后,会引发新一轮的话音业务价格战。首先,从欧洲3G的经验看,3G初期发展普遍引发话音资费下跌。运营商期望以此来吸引用户,提高3G数据业务使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其次,市场竞争者从两家变为三家或四家,竞争的加剧也会导致资费下滑。再次,如果联通的CDMA网络独立出来单独运营,其目前仅40%的实装率将成为降价的最大动力。最后,由于技术进步和国内设备商的崛起,3G设备的成本会比当初建设2G时低,建成后的运营成本也比2G低,这为低资费提供了成本保障。因此,3G发展初期ARPU值可能并不能如愿实现增长,反而会加速下滑,几年后随着数据业务开始起飞,ARPU值才会增长,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
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有能力挑战中国移动的市场霸主地位
应该说,在未来的3G时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有潜力挑战中国移动的市场霸主地位。但潜力不是事实,这里面的变数是很大的。实际情况主要取决于运营商的内部机制和制度。
中国电信曾是中国移动的母公司,因此从管理机制和战略观上说,中国电信不会比中国移动差,中国电信欠缺的仅仅是经验而已。因此,易观认为,中国电信将是中国移动最有力的挑战者。中国联通因为重组以及最高管理层的走马换将,也有较大的潜力。目前中国移动高达68%的市场份额,在3G时代将有可能下滑到45%左右,而中国电信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30%(这是以移动获得WCDMA牌照、中国联通获得CDMA2000牌照、中国电信获得TD-SCDMA牌照,6年以后的市场份额预测)。
铁通、卫通可在未来市场立足
在市场上广泛流传的电信“六合三”方案中,铁通和卫通将被中国联通或者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兼并。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解决铁通和卫通的发展问题,避免将来过度竞争时倒闭造成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复投资。铁通和卫通如果战略得当,专注于缝隙市场(如3G集群系统),也是可以在未来的电信市场立足的。他们在缝隙市场的特色服务和创新,可以促进主流运营商不断改进服务和管理水平,对整个电信业发展是有好处的。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 绎明宇
3G应用普及速度对格局影响更突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06年中国政府将开始发放3G牌照,并极有可能先发TD-SCDMA的牌照,估计在2007年后期各类3G网络基本建成后,3G业务将开始陆续得以应用。其时,由于中国无线通信市场上有GSM/GPRS、CDMA(部分地区将无法同时升级为3G网络)、PHS(小灵通业务在中国被纳入固网业务,但在最早应用的日本则一直视为移动通信业务)、SCDMA/CDMA450(大灵通)、WCDMA/HSDPA、TD-SCDMA、CDMA2000 EV-DO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所以未来的市场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局面。
另外,在中国电信业务市场上,由于四大运营商所处的条件不同(中国移动有单一GSM/GPRS网络;中国联通有GSM和CDMA/CDMA1X两张网络;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没有可升级的2G移动通信网络),所以还有可能涉及电信重组的可能性。但从3G对中国电信市场的影响角度来看,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应是3G业务的应用普及速度。这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成了未来3G时代中国电信市场格局的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3G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主体业务。由于3G业务本身就是对2G业务的升级,因而从理论上来说3G业务取代2G业务是必然的趋势。如果3G应用得以快速普及(尤其是移动增值业务在对智能家居生活和行业增值应用等方面的得以突破),则都促使现有的2G/2.5G网络很快地升级为3G网络。这时,结合了2G移动语音优势和固网宽带优势的3G业务将从时尚上升为普及,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进入一个新高点。尤其是TD-SCDMA是中国提出的3G标准,其3G网络建设和业务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并进而带动整个3G业务市场的繁荣发展。这种可能性也是目前所有3G业务鼓吹者的主要依据。
第二种可能性是,3G业务长时间内处于低普及状态而难以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这种结果就是国家(以电信运营商的形式)几千亿元资金投入后,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回报,而且随着超3G/4G技术的成熟,又不得不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网络升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这种可能性正是部分电信专家反对3G网络建设的重要原因。
第三种可能性是,介于以上两种极端情况之间,3G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达不到预期效果,只在时尚青年为代表的部分人群中得到普及。由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模式是介于日韩和欧洲之间,因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出现了3G业务主要在小部分人群中普及的局面,这种运作模式不确定性将导致3G业务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另外,中国3G市场上还增加了一个TD-SCDMA的问题,其初期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中必然会因缺乏规模效益而带来的运营成本和终端成本较高等问题,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再加上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基于TD-SCDMA的3G网络成功的可能性不能说不大。从目前国内外运营商发展历史及现实的经验和条件来看,第三种可能性要远大于前两种。
摩托罗拉中国研发中心增至17家
-本报记者 赵霞
中国通信市场的迅速发展,带动跨国通信巨头在华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步伐明显提速。3月24日,摩托罗拉公司宣布,其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17个研发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摩托罗拉公司亚太区总裁梁念坚称,杭州研发中心旨在为中国运营商“提供更直接的网络技术研发支持”,并通过培养本地化人才和自主创新促进中国通信业的发展。
据介绍,该研发中心将针对摩托罗拉网络及企业通讯事业部的技术和产品,开展相应的软硬件开发、测试及发布,并最终将它们整合为能提供给其客户的商用产品。此外,该研发中心还将为下一代网络技术提供广泛的研发支持。“通过制定无缝移动战略,我们将帮助中国的运营商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并以差异化的服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梁念坚说。而自1993年在华设立第一家研发中心起,目前,摩托罗拉已经在中国建立了16家研发中心,总投资超过5亿美元,研发人员总数超过2000人。
摩托罗拉杭州研发中心位于浙江省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记者从浙江省有关领导处获悉,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是浙江省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天堂硅谷”的主战场,总规划面积为85.64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吸引了各类企业2500多家。“摩托罗拉选择杭州建立研发中心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梁念坚称,“因为浙江80%的高科技人才集中在杭州,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高新开发区。”新成立的摩托罗拉杭州研发中心计划在2006年招募数百名工程师,随后还将不断扩大规模。
来自商务部的信息表明,近年来,微软、IBM、摩托罗拉、西门子、北电网络等跨国企业都纷纷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在华设立了研发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外商投资研发中心约750余家,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技术密集型行业。伴随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规模的逐渐扩大,它们也开始和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加强合作,技术溢出效应逐步显现。由于此类合作的研发成果绝大部分由合作双方共享产权,不但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水平,提高消化、吸收、创新能力,扩大自有知识产权,同时有利于研发成果的产业化。
|
对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 有何见解?请到 电子/通讯/办公文具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