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排灌/植保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建设新农村 农业机械担重任 |
|
http://cn.newmaker.com
3/23/2006 12:27:00 PM
农业部农机化司
|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必将要求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新的更快的发展。
新的历史机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经济结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第一产业GDP比重下降到12.4%;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43%;国家财力有了很大增强,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为建设新农村创造了条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支持“三农”力度的加大,对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了11亿元的购机补贴专项资金,吸引农民投入50多亿元自筹资金购置先进适用、质量优良的大中型农机具20多万台,带动了农机市场的购销两旺和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中央购机补贴资金总量达到6亿元,实施范围将扩大到1000多个县和农场,各级政府也加大了购机补贴的资金规模,这意味着农民受益面将大幅度增加,农机市场会更加红火。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各级政府必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力度,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农业机械化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依法促进的新阶段,全社会营造了重视、关心和支持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备了农民普遍使用农业机械作业的经济基础;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基本成熟,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技术条件;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和素质的下降,对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要求日益迫切,激发了农机化发展的强大市场需求;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的创立,初步探索出了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路子。当前,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机作业市场日臻成熟,我国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社会氛围、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发展机制等条件已经具备,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的历史重任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在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农机化工作和农机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机械是实施和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的载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农机化部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高举“兴机富民”旗帜,深入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本增效为核心,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机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和农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管理和服务手段,努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实现农业机械化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
|
对 施肥/排灌/植保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施肥/排灌/植保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