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械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下半年纺机市场有望趋暖 |
|
http://cn.newmaker.com
8/1/2004 9:55:00 PM
佳工机电网
|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今年以来,纺织投资增长依然势头不减,一季度,纺织工业完成投资169亿元,增长了98.2%,其中纺织业103.2亿元,增长了1倍。
宁波韵升集团(600366.SH)联合两家香港公司投资的山东德源纱厂已经开工建设。德源纱厂由宁波韵声精机公司(宁波韵升集团控股股东)、香港集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邦达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计划总投资100亿港元,设计规模为300万锭,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紧密纺生产基地。据接近德源纱厂的人士透露,他们可能不会300万锭全上紧密纺,之所以喊出紧密纺的口号,主要是为了容易获批,因为国家已经基本不再允许新上普通环锭,而作为产业升级的紧密纺却是鼓励的。但紧密纺生产线价格非常昂贵(每锭近300美元,约为国产细纱机的7倍),目前世界上使用中的紧密纺纱设备只有50万锭,国内近几年来先后有新疆溢达、山东鲁泰、无锡一棉、余姚华联公司及安徽华茂纺织公司等企业先后引进紧密纺纱设备,但其总数也不超过30万锭。
积极在棉纺织行业跑马圈地的不只是德源一家。以同在山东的中国第一棉纺织企业魏桥集团为例,去年尚对外称拥有100多万锭的规模,但是新上的100万锭也即将投产,知情者透露现在其规模已经达到了300万锭。据估计,今年山东全省棉纺能力在1200万锭,在建200万-300万锭,总量占全国1/4以上。
这种高涨的投资热情缘于一个基本事实:从2005年1月1日起,WTO纺织品服装协议(ATC)正式终止,全球纺织品配额将全部取消,这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纺织品可以自由出口,所需棉花的进口也将没有配额限制。
去年年中,国家发改委曾经组织了一次对全国纺织行业的巡查,但最终也没有得出纺织业是否过热的结论,几乎没有对行业产生任何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纺织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一部分是市场需求刺激的结果,这与早期纺织工业出现过的不顾客观需求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近两年新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上先进设备、新技术,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顺应了市场需求扩大和产业升级的客观需要。中国棉纺织协会理事长徐文英分析认为,纺织业现在需要的是产业升级,不是利用行政手段控制总量,应该在升级的基础上扩大规模。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此前在一份《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发展情况和政策建议》中也指出,国家对棉纺行业的有关政策,已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棉纺行业的产业升级:一是棉纺细纱机生产企业由于实行“两证”制度,使纺机的生产负荷严重不足,没有研发新型纺纱设备的内在动力,减少了对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投入,造成我国的棉纺设备生产没能及时跟踪国际先进水平。
二是由于实行限制细纱机进口的政策,造成了我国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大中型棉纺企业无法依据市场情况适时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产业升级受到影响。三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的扩大,对棉花市场的需求加大,不少棉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悄悄扩张,采用非重点和非定点纺机厂生产的甚至用不规范的零部件拼装的中低档纺纱设备,使我国棉纺生产能力出现了低水平扩能。
堵不如疏
国家发改委纺织处的一位人士透露,新的纺织业政策即将出台,新政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明确放弃行政性总量控制手段,鼓励企业上马高技术含量的项目,以后将取消国内细纱机准购证制度和气流纺纱机进口核准制度,放开细纱机进口限制。其次,大力支持棉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国际先进的棉纺织设备、关键零部件应享受进口关税减免政策。
据了解,国家更倾向于支持原有纺织项目的改造,这样既不会带来就业压力,也不会给银行原有的贷款造成威胁。对于民间资本,政府将采取中立政策,只要是用他们自己的钱或按规则从银行贷款,属于市场行为,我们不会干涉,不过我们会向相关银行说明其中藏着的风险。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今年一季度,国内银行面向纺织业发放的贷款比同期减少了100亿元左右。
|
对 纺纱机械 有何见解?请到 纺纱机械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