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认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自主创新应该是一种“本能” |
|
http://cn.newmaker.com
2/27/2006 1:47:00 PM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刘杰
|
|
虽然“创新”(Innovation)一词是1911年的熊彼特(J.A.Schumpter)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在1934年被翻译为英文版时首次提出的,但是创新活动却是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存及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近年来,尤其是今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以后,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各类团体以至许多普通人最常用的词汇之一。为什么要在“创新”的前面加上“自主”(Independent)呢?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尽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地引进了国外的先进产品、技术直至商业模式等,然而在发展的关键要素与核心要素等方面,自主创新的东西却屈指可数。这样就使得我国进一步的腾飞受制于人,或者说遇到了一面“天花板”,这一点从DVD专利、CDMA许可费等事件上便可管窥端倪。
导致我国这种现实状况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是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不够强?还是国家教育体系存在问题?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还是科技研发队伍能力不强?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导致问题出现的现象而已,其根源还是在与创新有关的制度和体制。因为只有制度和体制才能使得无效的实践长期存在并扩散开来。
管理大师Jim Collins认为,在人类历史上,一些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其实不是技术或产品,而是社会发明,作为20世纪的产物,现代公司也属于此类发明。由此,可以进一步联想到,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意义上最重大的创新并不是集成电路,也不是基因工程药物,而是一定制度和体制下的现代公司,像GE、Intel、Pfizer、Microsoft等等,如果没有这些公司,发达国家的创新就不会有那么多。
为什么我国的企业并没有更多的自主创新成就呢?也许有人认为由于中国市场广阔,在产品更为简单、工艺流程不是主要问题、竞争不太激烈、对外并未完全开放的年代,加之我国存在地区市场梯度,因此,企业只要生产了新的产品,一定就会有顾客购买的,所以一般的企业创新压力就不大,一个产品可以卖上十年、二十年。仔细分析这种创新无压力现象,其根源还是在相关的制度和体制上。
也许又有人认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入世后市场不断地开放,国际竞争者对我国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WTO框架中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把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极大地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我国企业发展的约束力已经凸现,加之国家又大力提倡自主创新,那么我国企业就会有压力创新了。然而,创新的压力和创新的动力并不是一回事,虽然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然而没有合适的制度和体制保障,企业会选择其他许多途径释放压力,不是一定会转化为创新的动力的。
创新的直接动力应该来自对利益的追求,而对利益的追求也是人(包括法人)的一种“本能”。因此,与创新相关的制度和体制建设应该从国家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设计各类创新主体的利益机制,使得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等相关对象的创新行为成为像人要吃饭一样的本能行动。例如,美国在1981年出台的《经济复兴税法》就规定:企业可将研究开发支出直接作为可扣除费用予以抵扣,而不作为资本性支出;当年研究开发支出超过前3年平均值的,对其增加部分予以25%的税收抵免;若企业当年未盈利,或无应纳所得税额,则允许减免额和费用扣除向前结转3年,向后结转7年,其中费用扣除顺延最长可达15年。在我国,如果也有这样一条企业为创新而进行的投入可以得到税收的减免或返还政策,并且执行简便,那么这条政策执行的结果肯定比单纯的宣传本身要有效得多。
政策是受到制度和体制制约的,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本能最终还是要由与创新相关的制度和体制来催生和保障的。也许有人会认为从创新需求主体的具体需求出发进行创新只是创新模式的一种,另外还有技术推动、技术与需求交互作用等多种模式。这里无意对这些不同模式进行学术视角的比较,实践证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单纯靠技术推动的创新并不多见,而且不仅科技体系内的科学基金、各种研发计划等投入的产出颇受质疑,而且就连院士制度也受到了一些诟病。所以,在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就应该从创新需求主体真实存在的本能需求出发来设计我国的有关创新制度和体制,在这种制度和体制下,创新就会成为各类创新主体追逐利益的本能行为,自主创新自然会成为全社会的行动。
|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