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富士步柯达后尘 缩减影像业务 |
|
http://cn.newmaker.com
2/11/2006 10:28:00 AM
中国经营报
|
|
富士公司2006年2月1日公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削减影像解决方案部门的员工5000人,并将数码相机的生产重心向中国转移。
富士公司同时表示,在2006年度将看好信息及文件处理的增长前景,并将加大对新业务领域的研发和设备投资,完成第二次创业。
2月10日富士公司公布,2005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富士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8.3亿美元,营业利润3.6亿美元,税前利润4亿美元,纯利润2.3亿美元。其中,影像类产品因受传统胶卷市场萎缩影响,销售额同比下降5.2%,但因新款机型全球热卖,数码相机销售额同比上升5%。
传统影像到数码产品
对于富士而言,加快影像事业部门结构改造的压力已达到最高点,尤其在它的竞争对手柯尼卡美能达在两个星期之前宣布将停止生产全部相机和胶卷,把业务重点转向盈利的光学和医疗影像业务之后。
在此之前,柯尼卡认为自己在传统胶卷市场有20%的份额,富士占35%,柯达尽管已经缩减生产,仍然占据45%的市场份额。但是柯尼卡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偏离光明前景,整个市场在2005年就已经萎缩了20%。
“最好的方案是缩减彩色胶卷工厂,或者像对手那样退出市场。”J.P摩根的分析师 Hisashi Moriyama认为。
富士否认了彻底退出的说法,尽管在富士2005年的产品销售中,胶卷仅占6%左右。根据计划,富士将在2006年对感光材料事业进行结构优化的改造,具体包括停止部分生产线,在全球范围内削减从事该项业务的员工5000人,大幅减少研发投入,整合冲印网点。随之产生的费用将达到15亿美元。
随着数码相机变得更流行,传统胶片市场在过去的3-5年里迅速下降,这让全球数一数二的两个影像巨头柯达和富士都面临了转型之痛。
1998年后柯达在中国影像市场的业务以每年8%到10%的速度增长,至今已占有了市场份额的70%以上,而富士、柯尼卡等品牌的份额,合起来也不到25%。这使得富士不得不另辟蹊径,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数码产品的推广。富士的数码关联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70%。
而在数码相机领域,富士尽管介入早,却也遭受着本国竞争者索尼、佳能等的狙击。富士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将数码相机的生产重心向中国转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在中国市场成功与否,决定了跨国公司在世界竞争中的胜负。”富士全球总裁兼CEO古森表示。
并非没有征兆,早在两个月之前,古森就曾经宣布,富士计划年产650万台数码相机中,将有三分之二产自中国,富士苏州将取代日本仙台工厂,成为富士数码相机全球第一大生产基地。
不仅是影像巨人
富士早已经不仅仅是影像巨人,它包括影像(照相器材、胶卷、数码相机)、信息(印刷、医疗系统)、文件处理(复印机、打印机)等三大领域,它们分别占2004财年(2004年4月-2005年3月)236亿美元销售额的29%、31%、40%。
2003年开始,富士在印刷、医疗和生物工程方面投资巨大,公司每年技术研发投入高达45亿美元之巨。2006年富士计划投入约18亿美元在平板液晶显示屏材料、医疗影像/生命科学、电子材料、化学药品等高成长性产品。
富士的策略与另一位影像巨人柯达惊人相似。2003年以来,柯达在以数码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下,将业务集中在数码及胶片影像系统、医疗影像、图文影像、显示器和元器件等领域。柯达正欲成为印刷巨人。2003年至2005年6月,柯达历经两年,耗费20亿美金收购了一系列印刷领域的高手企业。
传统影像企业都在面临转型。2003年开始调整的柯达制定了五年计划,而富士预计经过未来一年左右的投资调整和结构改造,完成战略转型。
|
对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 有何见解?请到 家电/照明/健康设备论坛 畅所欲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