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认证 |
|
| 按行业筛选 |
|
|
| 按产品筛选 |
|
|
| |
本产品全部新闻
|
|
|
|
国际产业转移给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添威胁 |
|
http://cn.newmaker.com
1/19/2006 12:23:00 PM
佳工机电网
|
|
发达国家对一些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和生产成本增加而失去国际竞争力的重化工业产业,如钢铁、化工、汽车、造船等正在陆续实施国际转移。与此同时,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由于高技术的快速性、综合性特点,高技术及产业的国际转移速度将大大加快,与此相适应的各类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种趋势将同我国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趋势相重合,在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起到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十一五"时期,这些问题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威胁我国主导产业体系
国际产业转移将对我国主导产业体系发展构成威胁。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出占我国全部工业产出的1/4甚至更高的比重。
外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比重的共有15个行业,基本都是加工工业,而加工工业是我国产业升级中需要大力发展的行业,国际产业转移也将集中于这些行业,其外资比重将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原材料工业和重大装备领域及服务领域的开放,这些行业的外资比重也有增加的趋势。如何在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我国重化工业进程的同时,防止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这些重点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维护产业发展安全是"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挑战。
从发展民族产业的角度来看,外资进入,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对东道国民族产业及其产业体系的发展是要带来不利影响的。
目前,世界范围内,产业的竞争已由价格优势转为市场规模优势,甚至是垄断竞争优势,而我国产业的发展还不具备规模竞争力优势,如钢铁、汽车、装备等产业。
这些产业的差距将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产业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国际产业加大转移将使我国民族产业及产业体系发展受到外资的市场控制与产业控制的威胁,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依赖外资产业转移,从而丧失产业的独立性。
挤压自主开发技术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引进为主、自主开发为辅的技术体系,对于提高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依靠技术引进是不可能增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我国装备制造业一些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主要从国外引进,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占技术开发经费的比例很高,而在引进国外技术经费中,设计图纸、工艺专利所占费用的比例高达60%以上。同时,技术引进费用又远高于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从而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我国装备业至今仍处于基础技术落后,整体制造水平以机械化为主的阶段,设计手段落后,工艺装备水平低。在产品结构方面,我国装备业存在中低档、一般性的趋同产品多,重大成套设备和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制造能力不足。
再看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国外研究报告已证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是相当有限的。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成套设备都掌握在母公司手中,在东道国主要进行简单加工组装,而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垄断的优势通盘制定产业转移战略,确保其在东道国生产的产品既能保持竞争优势,又给东道国产业设立了较高的进入壁垒,产生"挤出效应"。
在我国汽车产业,外资的进入就是凭借设计技术、营销技术及品牌等技术领先优势控制并占据了我国的国内市场,挤压了创造我国民族自主品牌的能力和空间。因此,引进技术带来的直接结果是,由于我国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与体系建设缓慢,赶不上跨国公司对我国技术市场垄断的速度。跨国公司通过技术及技术市场对我国产业技术的控制日益增强,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日益加大。这既不利于我国产业以技术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也将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同时,更危险的是,跨国公司将置我国自主的产业技术为其下属,达到长期控制我国产业和市场的目的,这对我国经济的自主发展和产业安全将是极为不利的。
阻碍我国企业发展壮大
跨国公司将更多地通过跨国并购方式,加紧对我国生产体系的分割与整合。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行政分割与外资企业之间缺乏市场联系而形成一种二元结构。但随着股权控制的进一步放开,跨国公司对国有企业的购并力度加大,将使"各自为战"的国有企业陷入被动的境地。
我国尽管已形成一批有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国有大企业或企业集团,但由于行政体制分割的制约,它们往往难以自主地决定企业发展的组织规模合理化调整,导致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生产体系,结果是我国的单个企业在同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竞争,我国必然处于劣势地位。这将可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发展失去自主的微观基础。
挑战产业结构升级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主要依靠政府主导,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首先,主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往往缺乏市场竞争环境,导致产业的选择不能形成产业内在的体系化联系,使产业的发展陷入相互分割与分散并存的"孤岛"。
其次,产业技术研发体系要么没有创新动力,要么技术成果的转化往往由于行政体系分割而失去集合效应,同时,技术转让的市场链条被割断,技术形成的巨大效益不能成为科研再投入的来源,科研与生产及市场没有形成有机的良性循环。
最后,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机制一直受到行政干预,企业发展受到制约,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生产体系还没有形成。这些体制与机制的问题将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顺利进行带来巨大障碍,导致我国的产业、技术、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带来的总体不利影响是进一步固化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垂直分工地位,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这将对我国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完成新型工业化,实现总体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十一五"时期有必要统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以保证我国总体赶超发展战略的实现。
|
对 管理咨询/认证 有何见解?请到 管理咨询/认证论坛 畅所欲言吧!
|